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
7月4日,我局发出《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教育类移动应用“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整治治理”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校指定专人负责教育类移动应用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核查,经查,全市各中小学未发现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情况。
根据市公安局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22广州市民生实事“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整治治理”的下半年工作要求,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师生的信息安全和个人利益,现进一步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畅通投诉渠道
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整治治理工作,事关广大师生切身利益,根据市公安局要求,请各区教育局、各学校在多媒体平台,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上,公布“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举报投诉渠道,并向师生家长广泛宣传:
1.APP专项治理工作组网页:https://www.pipchina.cn/h5/。
2.微信公众号:“App个人信息举报”“12321受理中心”。
3.市教育局热线电话:020-22083640。
二、加强宣传教育
进一步加强关于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的宣传与教育,以教师继续教育、班会课、家长学校等形式,组织师生家长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广东省公共数据脱敏规范》等政策解读与讲解,提高师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遏制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行为。
三、完善教育类移动应用准入退出机制
我局已与省教育厅建立“教育类移动应用”准入和下架联动机制,凡新注册的教育类移动应用要进行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的审查,对已经备案的移动应用加强监控。请各单位加强监控,凡发现有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的情况,立即向我局报告,以便及时调查核实,必要时启动退出机制。
四、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对于各区教育局、各学校管理和使用的储存有师生个人信息的重要信息系统,需建立管理员交接机制,确保重要信息系统有人管理、有人负责、有人维护,避免因人员变动和管理调整而出现无人管理、信息泄漏、账号丢失等情况。各单位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摸清家底,认清风险,感知态势,找出漏洞,通报结果,督促整改;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将师生个人信息的风险降到最低。
广州市教育局
2022年7月29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广州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