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教育系统动态

穗派名师|师资培训“全科覆盖” “五育并举”为国育才

  • 发布时间:2021-11-10 10:24:22
  • 来源: 广州日报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师资培训“全科覆盖” “五育并举”为国育才

  ——广州累计组织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超70万人次

  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在教育教学中破除“唯智”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五育并举,加强学生在体育健康、审美素养、劳动观念等方面的引导,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尊重,促进学生素质的多元发展。在实施“五育并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是否科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实施效果如何,学生成长质量怎样……要想这些问题得到最优解,起决定作用的是师资。近年来,广州市累计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教育及育德意识、育德能力培训超70万人次,参加市级专项培训的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教育等学科教师累计798人,远程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评定思政、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教育等相关学科工作室主持人共67人。在这个过程中,广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助力学校“五育并举”质量的提升。

  立德树人浸润心灵

3.jpg

李银芳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抓好教师师德师风培养,并注重培养一批“关键人”:面向广州市教育专家、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开展师德师风“种大树”培训,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从化区北星小学校长李银芳便是其中一棵“大树”。作为校长,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常常教育老师们以“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两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一共获得了五十六项的集体奖励或荣誉称号。作为老师,她在二十四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探索,将“情感教学”引入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效率。李银芳的每一节课堂激情四射,处处充满着思想、情操、品格、意志等情感分子。她的论文《激情洋溢  情感饱满——我的教学风格》被收录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名师典型案例的多维解读》一书中。

  “学科课程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而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对于如何将立德树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李银芳说。为此,她指导各科老师在课程中努力挖掘德育元素,将德育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浸润爱国心灵,塑造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在北星小学,每天大课间出操、放学排队时,都会响起朗朗吟诵声。近年来,该校学生经典美文诵读每年都分别在广州市、从化区荣获一、二等奖,有效激励了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提高爱国修养和美好情操。

  打造体育美育“广州模式”

  近年来,广州市着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相匹配、具有广州特色的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品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体育科组长何华兴是一名“研究型”的体育老师,教学中他善于观察、思考、探索,努力打造有趣、灵动、高效的体育课堂。他认为,体育教学能否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课堂学练中体验和享受到乐趣。为此,他提出乐动体育的教学主张,开展乐动体育教学探索。在体育教学中,他总是在“乐”上花心思,在“动”中求实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趣味性、对抗性、挑战性的学练情境,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在学练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他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追求。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学生主动学练、身心投入、乐此不疲、乐动相融,课后学生“流年忘返”。作为体育科组长、广州市特约教研员,他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积极指导区域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引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参加“名教师”培训以来,主持市、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篮球传切配合》《篮球交叉步突破》《田径》多个教学课例在市、区级评比中获一等奖。

4.jpg

何华兴

  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音乐正高级老师江玉澜是广州市“百千万”教育专家培养对象。通过培训,她的音乐教育格局走向了“大教育”。她的音乐课堂时而听曲吟诗,时而赏画放歌,一切尽在她的指尖和眉梢。学生在音乐课上学会了自然微笑,学会了眼睛说话,一个“聪”字更是让学生明白听觉艺术的内涵。在她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觉得遇见了最好的自己,每一个孩子都觉自己是她的得意门生和掌上明珠。调皮的男生成了优雅的绅士,羞怯的女生立马变得开朗大方。在音乐教学中,江玉澜注重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通过灵动的教学过程,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使其向善、向美。在她看来,作为美育中的重要一翼,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音乐课,不少语数英老师头疼的“个性化”学生,在音乐课上却成了最配合、积极的孩子。

5.jpg

江玉澜

  为劳动教育注入创新“因子”

  近年来,广州市把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建立“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广州高水平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中,不乏劳动教育教师的身影。广州市海珠区基立道小学副校长黎超莹便是其中之一。2015年,还在南洲路小学的她就开始了非遗与劳动结合的实践:以劳动教育为切口,以中草药的驱蚊包制作为引子,通过对中草药的种植、辨认、晒制、研磨、称重、调剂、入药、缝制等多个劳动工序,使学生从实践、体验和感悟中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与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获得了省优秀劳动教育成果奖与市劳动教育成果一等奖。担任基立道副校长后,她又致力于在学校推广广式手工制作的非遗课程。“我们学校就在海珠桥脚,过去这里住了许多手艺人,我们的学生有不少都是他们的后人。为此,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在不同年级开设了乞巧、榄雕、广彩、广绣、红木家具、编织等课程,让孩子们能够欣赏和掌握非遗手作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广州历史,在劳动中发现岭南文化的美。”在基立道小学,还有别开生面的以“劳动+运动”为形式的“动动运动会”,让孩子们接力完成跑步、仰卧起坐等运动项目以及折叠衣服、飞针引线、巧绑鞋带、连续穿匙、速剥蒜头等15个生活技能。“因为是班级比赛,孩子们都要练,自然就掌握了这些生活技能。对于这种形式,他们都很喜欢。”黎超莹说。

6.jpg

黎超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