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教育要闻

“双减”下的家庭教育问答③丨作业少了补课没了 孩子成绩会掉队吗?

  • 发布时间:2021-11-15 15:05:22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广大师生、家长有人感到困惑,有人觉得无助,更多人表示焦虑。“广州教育”重磅推出“双减”下的家庭教育Q&A专题,由师生家长提出自己最关心的“双减”相关热点问题,来自广州各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将为他们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本期的关键词:“成绩”

  不少家长表示“双减”后家庭书面作业明显减少,担心孩子学习知识没得到巩固;考试也少了,成绩不公布只告知排名,压根不知道孩子学得怎么样。有的家长由于过去长期存在对校外培训的依赖,如今孩子参加校外培训少了,参加课后服务多了,家长就出现了新的焦虑,担心孩子学业成绩。让我们看看家庭教育名师如何指点迷津——

  现在国家实施“双减”政策,我作为家长是支持的,因为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孩子有了活动的时间,睡眠的时间也增加了,这是好事情。但是我也有顾虑:作业少了,教育机构也没有了语数英的培训班,万一我的孩子学业成绩下降或者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广州市谭遇芳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双减”政策,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政策明确要求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高校内课后服务水平。学校通过加强学科教研,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实施个性化作业布置,精简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尽管在作业量及完成作业时间有所控制,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下降,做到减量不减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须定期接受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督导检查。

  广州市黎颖桃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作“顺势而为”,我们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人生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对孩子来说,什么是“势”?国家未来几十年,都会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强调人才的多元化发展,这就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势”。这些通过现有的辅导班,填鸭式喂养、死读书、死刷题,是远远达不到的,因为它需要孩子知识面很广,能学会思考,还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多去尝试和创新。而教育改革,就是希望孩子从书山题海中跳出来,多一些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体育、画画、机器人、编程……让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能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孩子的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成绩不好肯定不是单靠报辅导班就能解决的。学习是一个内驱动的事情,靠外力的驱使,基本上很难有突破。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把更多的时间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面去,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

  诸多案例告诉我们,父母的焦虑、恐惧和担心,才是造成孩子这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将教育的重点从注重分数转向注重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家长除了陪伴孩子学习,更应教会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同时还应多点时间陪伴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健体魄,更能让孩子学会自律和坚持,有利于孩子在学习上更加主动。

  广州市赖海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孩子获得学业好成绩,是综合素质培养结果,而不是培养人的唯一结果。能直接传授的是“知识”,而让孩子由内而外“悟”出的才是“智慧”。而“悟”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土壤,更加需要老师家长的耐心引导。焦虑着急产生的“揠苗助长”并不能引导孩子获得智慧。孩子获得“顿悟”获得智慧,需要花时间沉浸和积累,让他专注,而不是要他做很多的事情不断地催促。让孩子慢下来,沉浸其中,掌握自己的节奏,获得学习的方法,产生对万物的兴趣,这是获得智慧的必经之路,也是尊重孩子遵循教育规律的重要部分。做到了,好成绩只是附属产品。

  家长掌握孩子成长规律,学习正确和孩子沟通的方法,至关重要。例如“倾听”,家长不带评判、不指责、不急于给予提出解决方法,抛开一起杂念,专注倾听孩子;专心地和孩子产生联结,产生和孩子置身处地的同在,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这些都需要放下焦躁的心,慢下来,花时间去进行。能够花时间,愿意真正走进孩子内心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有效陪伴。孩子感觉好,内在有正能量,各方面才能做得好,包括学业成绩。

  家长不是要想办法让孩子去学校或补课机构,学习更多的知识,最终走进名校,才是合格家长吗?现在不提倡补课了,家长也陷入迷茫。

  广州市巢秀珍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希望家长首先要明白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田里的每株植物生长周期不一样,形态也各异,而工业产品只有一个标准。正因为百花开放,世界才如此美妙,正因为百业俱兴,生活才如此便利。试想想,若你看到大街上的人都是一个表情,那会有多可怕。

  其次要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人。很多家长都会说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忽略了孩子本来的特质,他想做什么,理想是什么,长大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由他这个独立个体来决定的。作为家长,就是尊重,就是助力,就是喝彩,就是给予成长的营养。

  最后,要明白家长的自我成长才是更重要的。最好的教育是成为孩子的榜样,这个榜样可以是奋斗的,可以是励志的,可以是乐观的,可以是善良的,可以是助人的,也可以是普通的。最怕孩子说“我以后一定不要和爸爸或者妈妈一样”。做个学习型的家长,成长型的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未来更有意义。

  广州市黄文娟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孩子的培养在于综合的发展。以往铺天盖地的补习,宣导补课的氛围,孩子当下的成绩是有了,但并没有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辅导一断,孩子的成绩立马下滑,我们需要这样的结果吗?相比之下,我相信,大家更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开心学习的,主动学习的,而不是被动学习的。

  “双减”政策是教育部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才施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发展,我们提倡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非一味追求成绩,只关注智育,必然导致其他方面发展不均衡,只有均衡的发展,才能稳步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孩子。

  广州市张婥恩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很多家长对分数的关注度,远超对孩子本身的关注度。作业减少、校外培训减少,家长之所以不安,就是担心成绩下降。其实,成绩下降和作业、辅导班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很多辅导班之所以能给孩子提分,是机械重复、机械记忆的结果,但确实有短期效果。一旦作业少了、辅导班不上了,短期之内影响成绩,存在这种可能。但长期来看,则未必。辅导班的提分效果,本身就有一定的“保质期”,是一种短期效应,长期来看,效果会打折扣。不上辅导班了,短期效果没了;但如果提高效率、提升质量,长远效果会好于作业负担重、辅导班多的时候。一定有一个磨合期。“双减”政策相关文件说“减负一年见效”,这个磨合期恐怕也得半年到一年。方式的转变,必然有个适应期;适应期内,成绩可能下降,但长远来看,更合理、更科学、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成绩一定会提高。

  广州市周丽霞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课外拓展虽然学习内容上有拓展,训练量有提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孩子的学习水平,但实际上这种学习方式是学校学习方式的重复。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因素比较多,学习方式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减少了课外培训,只是减少了训练量,学习方式并没有本质上改变。如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强制性课外辅导更有效,更有利于学习水平的提升。从学校的经验出发,缺乏自主性学习,学业成绩很难提高。相反,“双减”后作业减少,训练量减少,多出的时间,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阅读、运动、社团活动、家庭活动……从智力发展角度而言,复杂、多样的问题解决情境和学习方式更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另外,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青春期主要是建立自我同一感的时期。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建立同一感,最适宜的方式,是为寻找生活的价值和目标而搜集信息,尝试各种活动。所以,“双减”带来的空余时间,为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提供了契机,为孩子探索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提供了自我尝试、自我选择的机会。这一点或许是“双减”带来最大的意义,也是目前从基础教育走向高等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广州市黄润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一段时间以来,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面广量大的无资质培训机构,他们无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应试为导向、以提分为目的,采取了抢先学、超纲教、反复练等方式,面向在校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过度开展升学和考试学科知识培训活动。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加剧了全社会教育焦虑感,也一定程度冲击了素质教育、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双减”政策提出,要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教师要提高作业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且在校内要加强指导作业的完成。由此看来,如果学校教育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在校内就能学好,又怎么会需要另外的培训呢?

  孩子学有余力,我还是想给孩子报一些课外补习机构,孩子自己也有意愿想参加,在政策允许的时间内,我们可以给孩子报班吗?

  广州市郑蕙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意愿。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而又民主的家庭氛围,可以共同讨论决策,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对于补习班、奥数班之类的,兴趣是选择的唯一标准。比如学奥数确实对数学思维有很大提高,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当然,这是在喜欢的前提下。若勉强孩子,轻则浪费时间、精力、钱财,重则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就是影响,要在家庭中营造浓厚的热爱学习的氛围。

  三是要学会鼓励,要为孩子成长赋能。比如可以常用鼓励的三种语言“我注意到……”“谢谢你……”“我相信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