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通知公告

“老师下题海,学生荡轻舟”:名专家名校长纵论“双减”

  • 发布时间:2021-11-15 14:56:56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双减”政策落地已过百日,如何真正减负提质,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孩子身心发展,消除家长焦虑?

  今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21年校长论坛在广报中心举行。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及多位名专家、知名校长齐聚一堂,为推进“双减”建言献策,分享经验做法。 

IMG_4699(20211113-165428).JPG

  打好持久战,做好“减”“加”“引”

  广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学明表示,广州作为全国推进“双减”工作试点城市之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1.要在“减”上真探索:学生作业减量、提质、增效,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从作业检查走向作业监控,“教师下题海,学生荡轻舟”。发挥考试指挥棒导向作用,“反套路”“反刷题”“反死记硬背”,让真搞课改、真正实施“双减”的学校、教师带出来的学生考得更好。完善绿色评价机制,关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发现性评价,充分发挥成长档案袋的评价功能,把综合素质评定做细、做实,让综合素质评定在中招升学中真起作用。

  2.要在“加”上真发力:关注“课程、课堂、课后”。强化课程设计和课堂主阵地。转变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千方百计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在加强教师教法指导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学会学习,增加韧劲,从关注孩子一时转变为关注孩子一世。强化课后服务效果。遵循公益普惠原则,积极探索优化校外优质资源引进机制,有效实施课后服务各项育人活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3.要在“引”字上真用功:借助《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东风,发挥好家长学校作用,让家长教育理性回归,把学校学习作为孩子“主食、正餐”,参加社会学科培训只是“偶尔的加餐”,注重孩子的快乐、幸福及全面发展。引导父母关注陪伴孩子质量,教会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艺术沟通;丰富家庭生活,提升孩子在家幸福指数。

  减负、提质、增效要系统设计

  现场共有四位嘉宾就“双减”

  进行了主题发言

  分享真知灼见

  IMG_4676(20211113-142310).JPG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名誉校长吴颖民认为,减负是中国基础教育转型升级的长期任务,提质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永恒主题,增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设计,在改善供给、强化管理、引导需求几方面下功夫,各负其责,全面推进,方能达成预期成效。

  IMG_4685(20211113-142342).JPG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主任杨晓霞教授指出,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把教育窄化智育、把智育窄化为教学,把教学窄化为升学率和考试分数,对于孩子的价值取向、情感发展等方面关心得不够。“双减”政策实施的意义在于把大家从这种狭隘的价值观当中拉出来,重新审视教育对于一个人发展的意义、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因此,需要做除法,去除工具人的思维、去除功利教育的思维。

  IMG_4679(20211113-142311).JPG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方晓波重点谈到了广州在优化作业设计上的考虑,并提出“四个不”:作业不是考试题,而是一个练习的过程;作业不是终结器,是有弹性和有温度的,不是固化的,好的作业一定是分层进阶的;作业不是“超纲术”,学生面对大量的考试题,到了晚上12点一直做不完,效果肯定不好,所以作业必须做到点、面、域分解;作业不是“纸上兵”,是有情景设计的,要解决问题。

  IMG_4682(20211113-142335).JPG

  面对“双减”后部分家长的困惑,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良华表示,要治标也要治本。对此,他提出了三个“自”,即培养孩子自信、自学、自食其力。“先让孩子自信、有尊严,再让孩子学会自学,再到生活中能够自食其力,如此一来,孩子就能足够强大。”刘良华说。

  建议:要给孩子的成长留白

  在圆桌会上,校长们针对家长们关心的问题,给出了他们的见解和建议。“双减”后,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作业量减少,也没有测验,很担心期末测试像“开盲盒”。对此,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执行校长程惠云说:“教育焦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要用教育本质规律去建构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体系。从家庭来方面来说,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放松、安全、积极的生活环境,这是家庭最大的功能。从学校方面来说,要尽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IMG_4699(20211113-165428).JPG

  关于“分层教育”,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校长丁之境介绍,该校的做法是依据每名孩子的自身特点,还有他们的发展需求,给他们提供最大化发展的机会。“我们认为这才是教育公平的实质。我们的老师一直在不断探索,怎样给不同禀赋的孩子提供一个最大化发展的教育模式。”丁之境说。在他看来,学习任务可以跟随学生的差异,进行自然分化,再引导孩子根据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个性化学习。

  面对“双减”,不少家长担心书面作业少了,孩子成绩会下降,对此,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校长彭娅分享了教育小故事:前两天,一位家长高兴地告诉彭娅,孩子在“双减”后成绩提高了。少了过重的校外培训机构负担和过多的作业负担后,孩子成长有了留白的空间和更多思考的时间。因为不提前学,每天回到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是新的,兴趣就非常浓厚,自主学习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课堂学习的收获反而更大,学习习惯也变得更好。

  “我们为学生减去重复、无效、反成长规律的负担,但合理的负担不能减。”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校长柯中明表示,“双减”后,学校已为作业做了减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减负的“减”是科学的“减”,合理的学习负担,有助于让学生保持刻苦学习的态度。“家长、老师要致力于把孩子的学习负担变为学习动力,变为学习使命,变为成长目标。”柯中明指明了“变”的路径,即学生喜欢做的,就不是负担。

  广东华侨中学副校长何庆辉指出,有研究显示,对于不少孩子来说,补习越多,学习成绩反而呈下降趋势。同时,学生学业负担感受很重的话,会增加孩子的心理消极体验。如果学生学业负担感受不重,适当参加补习,才是有效果的。他认为,“孩子既要在课外补习,又要学习校内知识,学习就会备感压力。有报告显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抑郁检出率逐次增加。这些应该让家长有所触动——不要关注一时的成绩,要关注孩子一生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