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减的是什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为的是什么——把休息的权利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五育并举的初心。家长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孩子言传身教的老师,履行好法定监护职责至关重要。但是,伴随“双减”新政落地的,还有转型期家长和广大师生的迷茫无助。“双减”政策减负的同时,提质是关键,需要家校社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全市各家庭教育工作室积极行动,开展了各类研讨、培训、讲座、线上沙龙等活动,落实好“双减”政策。
谭遇芳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在广州市协和小学举行“双减”政策下家校教育工作专题研讨会。研讨会采用直播方式进行,在广州的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线下参与活动,河源、贵州等地成员和学员以线上形式参加。会议邀请了南沙区冯马小学校长何森农、海珠区实验小学主任冯敏芳、花都区新华街第四小学主任张敏贤进行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家校共育经验分享。
工作室主持人谭遇芳副校长讲话
广州市叶和丽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闻声而动,组织开展小范围的研讨,听取大家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和意见。暑假期间,工作室就孩子在家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专注力不够、学习粗心等问题,推出家庭教育小视频,分享给工作室成员、学员所在的学校和社区,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暑假结束,工作室结合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解读,并在开学初的教师培训会上,开展主题讲座。
广州市黄文娟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联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直面双减•探寻幼小衔接双向新路径”活动,以“幼小衔接”为切入点,多方位促进“双减”政策落地,发起“‘双减’1+N”行动,为学生家长、社区群众提供“双减”政策及教育咨询、派发“双减”政策宣传手册,提供“双减”背景墙及拍照道具,为家长、学生定格温馨“双减”亲子时光。活动有效缓解了“双减”政策后家长存在的“教育焦虑”,营造了“双减”氛围,以家园共育,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广州市黎颖桃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迅速行动起来,以云端研讨会、线上家长会、家委座谈会、沙龙、微课、主题活动、家访等形式组织教师、家长解读“双减”政策,转变教育观念,先后在“荔湾家庭教育名师天地”公众号推出6篇相关推文,全力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为“双减”政策下的家长释疑解惑。荔湾区乐贤坊小学李凯怡工作坊在9月组织《“双减”发力,家校携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荔湾区詹天佑小学陈敏工作坊在9月组织召开“双减政策解读”线下教师会和线上家长会;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张卫娟工作坊在9月组织实地家访,了解“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情况。
荔湾区乐贤坊小学李凯怡工作坊在9月3日组织《“双减”发力,家校携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张婥恩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双减”共育活动,在铁一小学举行了以“家校共育 幸福合力”为主题的线上家长会,校长张婥恩在分班家长会之前与各位家长共勉了“双减”的话题,张校长探讨了“双减”是什么、“双减”减什么,介绍了铁一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更好地促进了家长们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催化了更高效的家校共育。张婥恩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还从“作业设计”为抓手,引导家庭开展有意义的亲子活动,构建教育的良好生态,减少作业负担,增加亲子情感;利用家委会这一渠道,把“双减”精神贯彻到家长,家委会将在家校合作共育的建设上发挥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要求从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各大工作室将继续站在“双减”工作的前沿,开展更加务实高效的家庭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