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0007482620J/2021-00966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1-10-29
名称: 破解“唯分数”顽疾,阳光评价赋能广州教育!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0-2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破解“唯分数”顽疾,阳光评价赋能广州教育!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次数:-

  破解“唯分数”顽疾,阳光评价赋能广州教育!

  ——广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入围广东省教育厅第一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17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涵盖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改革用人评价等方面,其中,广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功入围。

  早在2013年,广州市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全面启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广州市教育局加强组织指导,着力在这一特大型城市破解“唯分数”顽疾,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向智慧评价的升级转型,为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提供新视角,为政府完善教育决策提供新支撑,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供鲜活案例,形成了教育评价广州方案。

  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名单(第一批)

1.jpg

  01

  构建评价体系 破除“唯分数”顽疾

  长期以来,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成为顽疾,导致学生全面发展不均衡、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到位。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化解家长的焦虑、实现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必须坚决破除“唯分数”顽疾。

2.jpg

  广州市破除顽疾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理念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技术创新。解决指标单一、观测点模糊、工具单一、常模缺失、方法落后、报告单薄、结果运用简单等难题。从评价实测、科学统计、结果运用三方面形成教育治理的闭环逻辑。按照以上思路,广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历经研发体系→创新应用→升级转型三阶段,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品牌。

  1

  研发体系阶段(2014-2016年)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科学的质量观,构建包括6方面22项指标的评价体系,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方面,从无到有初步建立起阳光评价“六个一”: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一套科学专业的测评工具、一支专兼评价队伍、一个协同推进机制、一个新的教育质量观。

  2

  创新应用阶段(2017-2018年)

  修订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了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工具。注重增值性评价,综合应用多重科学分析等方法,更精准全面的描述和诊断评价对象。全面深化评价改革,采用“一套指标两种用途”,对同一学生群体持续追踪三年,严格区别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评价。

  3

  转型升级阶段(2019年以来)

  将综合素质评价升级转型为智慧阳光评价,支撑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新增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劳动素养等关键性指标。将阅读、数学和科学作为重点测试学科。其中阅读与科学基于PISA模型CAPE测试。测试全面覆盖11个区,还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

  02

  实现评价转型 创新成果丰硕历经近8年的改革实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评价转型,从单一的学科学业评价走向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

  成果一

  研制并发布了

  区域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全程组织区域评价改革,研制《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保持学业质量评价研究与实施的独特性和前沿性;评价体系涵盖品德与社会化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学习潜能、学业负担状况、对学校的认同六个方面,体现了广州教育特色。

  成果二

  开发综合性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

  实现科学评价

  采用“学业测试+问卷调查+非学业量表”进行综合评价。学业测试探讨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相关因素,非学业测试从多方面了解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各项关键指标视为学生发展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增加劳动评价指标、拓展湾区测试、借鉴PISA测试,阳光评价转型升级为智慧阳光评价。

  成果三

  建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实现科学追踪

  每年发布智慧阳光评价测评报告,引导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和家长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关注学生学业、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校际和区域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年度报告制度丰富了教育质量的表达形式,拓展了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视野,为学校、区域教育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新视角,为追踪并评价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积累了数据常模。

  成果四

  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

  科学诊断与有效指导

  研制义务教育阶段过程性学习资料《阳光学业评价丛书》,并实现学习资源电子化。丛书与学生学习同步,体现了学教评的一致性,有助于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检测学习效果,与评价标准功能符合。这一系列化学习资源运用推广模式被确认为广州市科技成果。

  成果五

  实现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发展的

  科学指引

  每年发布学生综合素质个体报告,一套指标两种用途,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测评。评价结果与教学结合,与家校共育结合,淡化学生个体的横向比较,着重反映学生的进步指数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让教育评价的顶层设计落到学生个体应用层面,联动教育各环节共同促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闭环运用。

  成果六

  运用大数据形成教育综合评价

  区域推进的智能赋能

  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依托大数据的教育质量评价技术支持。具备了数据上传、后台管理、抽样与数据采集、自动化报告等功能,实现报告生成和结果运用的协同创新。评价组织机构与参评学校共同研究评价数据,依据数据并且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科学归因,评价对象由评价的消费者转变为评价的贡献者,建立了新的评价文化。

3.jpg

  广州市教育局以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针,加强破除“唯分数”顽疾的改革设计,形成了区域层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写入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成为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2021年5月,智慧阳光评价成为广东省综合评价改革示范项目,在广州市全覆盖应用,还在全省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