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中职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局属中等职业学校、市职教学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我省职业院校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职业院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全市中职学校开展2023年“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
二、组织机构
本次活动由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承办,广州市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协办。
三、活动对象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民办)在校生。
四、活动内容
(一)“职教生心中党的二十大”活动
各学校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全年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师生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识,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树立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奋斗理想。
1.书记校长领学。书记、校长继续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走进课堂为学生讲专题思政课的工作要求。
2.专题活动联学。继续开展好“党的二十大代表进校园”“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等主题党(团)日、团组织生活会、班会、报告会、座谈会、实践活动,用好教育部等八部门指导建设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以党史为重点推进“四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3.风采展示促学。结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广泛开展主题演讲、征文、展演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想感悟。指导推动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参与“写给2035年的我”“未来工匠说”等活动,结合所学专业展望美好前景,明确努力方向。
(二)“未来工匠”读书行动
深入推进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落实行动实施方案各项要求,用好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引导激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提升阅读素养、科学素养,培养思维能力,培育读书标兵,打造书香班级,建设书香校园。
1.领悟谆谆教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精神,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以《习近平的读书故事》《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等篇目为必读重点,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之道,养成终身阅读良好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修身养志、增长才干。
2.师生共读共享。坚持价值引领,书记、校长当好领读者,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推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优质书籍,推动建立“书记校长带头、教师示范、学生参与”的共读机制。组织举办校园读书节、读书周、主题读书月、主题班会等活动,开展读书心得报告会、“我最喜欢的书”“我最喜欢的金句”、主题征文、手抄报展示、“最美朗读者”等征集推介活动,一校一策打造读书活动品牌。
3.榜样引领带动。邀请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等榜样人物进校园,交流分享对自己成长成才影响最深刻的一本书,倡导学生共同阅读,用榜样人物、身边的优秀朋辈引领带动学生,进一步激发读书热情。
(三)“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活动
巩固2022年以来有关活动成果,持续引导学生读党报党刊、学原文原著,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1.跟读跟学。继续用好“主编带你读党报”视频,作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资源,结合晨读、“课前五分钟”、班会等教育活动,组织学生收听收看、跟读跟学,积极参与留言、答题、主题征集等互动活动。
2.师生共学。调动发挥班主任、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指导有基础的学生,师生共读《人民日报》有关篇目原文,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交流互学。组织开展读报、演讲、专题展示、留言投稿等多种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师生同读、同思、同讲,交流阅读《人民日报》的心得体会。
(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突出活动育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职教学子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1.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通过报告会、微视频、海报设计、礼仪表演、诵读、演讲、戏剧、美德实践典型展示、交流活动等,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2.诵唱写讲中华经典。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组织学生阅读、诵读、演唱、赏析、书写、篆刻中华经典,积极参与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用好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3.传承非遗铸就匠心。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主题,以“学非遗、传非遗、展非遗”为重点,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创作展现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作品,开展系列展示,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参与非遗学习、保护、传承和宣传的积极性。
(五)“文明风采”活动
围绕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选取师生认可度高、参与广泛、针对性强、职教特色突出的活动形式,创新开展本校“文明风采”活动,重点加强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落实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有关要求;加强法治教育、国家安全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禁赌禁毒教育、数字素养教育、科学精神培养教育、生态教育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学雷锋活动、校园抗艾防艾行动、中国农民丰收节、第四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提升实践育人成效;持续在学生中深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学习签署践行活动;创新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创新形式开展各民族学生共同参加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活动要求
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本次系列教育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成长,在学校整体组织开展上述五大活动基础上,面向中职学生继续推出“铸魂·筑梦·匠心·出彩”主题文明风采活动。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铸魂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征文活动
1.内容要求
以征文或书信方式,结合实际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所思所感所悟。可围绕但不限于“我心中党的二十大”“写给2035的我”等主题。
2.格式要求
标题小二黑体、正文小三号仿宋体和行距固定值26磅,作品要求注明作者所在学校、作者姓名及指导老师基本信息。
3.其他要求
①作品原创,标题自拟;内容健康向上,字数2500字以内;
②每项作品可填报指导教师2名,集体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
③每校限报15项。
(二)筑梦类:“未来工匠说”演讲活动
1.内容要求
选取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劳动模范、行业能手或本校优秀毕业生代表等为榜样,阐释自己学习榜样人物典型事迹的感受感悟,并结合所学专业对自身未来发展作相应职业规划。
2.格式要求
作品为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时长不超过5分钟,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可配背景及背景音乐,提倡标注字幕。
3.其他要求
①作品原创,主标题自拟;
②每项作品可填报指导教师2名,集体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
③每校限报15项。
(三)匠心类:“悦读育匠心”微视频
1.内容要求
体现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未来工匠”读书行动、“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诵唱写讲中华经典等活动,展示当代中职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良好阅读素养和风采。可围绕但不限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读书之道”“我最喜欢的书”“我最喜欢的金句”“最美朗读者”“相约党报”“相约经典”“榜样领读”等。
2.格式要求
微视频作品为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时长不超过5分钟,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可配背景及背景音乐,提倡标注字幕。微视频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演讲式、讨论课式、采访式、微电影式、纪录短片式或公益广告式等形式。
3.其他要求
①作品原创,标题自拟;
②每项作品可填报指导教师2名,集体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
③每校限报15项。
(四)出彩类:才艺展示活动
1.内容要求
作品须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线,体现学生在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学习签署践行活动、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校园抗艾防艾行动、劳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观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赌禁毒教育、数字素养教育、中国农民丰收节、应急管理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产生的优秀成果。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要重点组织学生参与“学非遗、传非遗、展非遗”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创作展现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作品。
2.格式要求
可提交展览作品或展演节目(任选其一)。
其中展览类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书法、海报设计、绘画、雕塑、手工艺品、非遗作品等,仅须报送实物图片且和介绍视频即可(MP4格式,不超过3分钟)。
展演类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礼仪表演、戏剧、歌舞、器乐、曲艺、朗诵、小品、美德实践典型展示等,作品为MP4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920px×1080px,时长不超过8分钟,视频大小不超过800M。
3.其他要求
①展览每项作品可填报指导教师2名,作品作者不超过2人;
②群体性展演作品可填报指导教师2人,作品作者不超12人;
③每校展览、展演各15项,共计30项。
五、活动奖励办法
市级评选获奖者由市教育局颁发证书,设置以下奖项:
(一)优秀学生作品奖。从报送的“文明风采”学生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15%)、二等奖(25%)、三等奖(40%)。
(二)优秀典型案例奖。从报送的典型案例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项。从学校组织开展“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和“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两大活动中,选取某一特色品牌做法或活动进行高度凝练,形成典型案例材料,3000字以内,每校限报2项。材料格式为:标题小二黑体、正文小三号仿宋体和行距固定值26磅,材料须有主标题。
(三)优秀指导教师奖。根据各校整体获奖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评选若干优秀指导教师。
(四)优秀特色视频奖。从报送的学校特色活动微视频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项。视频时长2分钟以内,MP4格式封装。作品要重点突出本校在组织开展“职教生心中党的二十大”、“未来工匠”读书行动、“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等活动中的特色做法,每校限报10个。
六、材料报送要求
(一)报送时间和要求
学校统一报送作品,不直接接收个人参赛作品。学校统一将作品于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前统一报送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长福路173号。联系人:黄巍,联系电话:87058190,15889961207)。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二)注意事项
1. 除优秀典型案例、优秀特色视频外,报送的所有作品必须为在校中职学生作品。
2.每位学生最多可报送2件参赛作品,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件作品。为公平起见,超出以上限定的作品,视为学生或指导老师丧失资格,涉及作品不予评选。每个活动项目择优报送不超过15件作品,超量的作品,默认序号15以后的作品不予评选。
3.上交作品的电子版文件名命名格式统一为:作品序号-项目-作品名(学校全称:作者),如:1.征文活动-我的家乡的党史故事(X学校:张X)。各校上交作品的电子版,应按四个活动项目分别建立文件夹,并根据分类项目的作品数量标记好作品的序号,如(一)征文作品。内含:作品1,作品2,作品3……。未按照要求报送的将不予评选。
4.邮寄作品时,附上学校活动统计表纸质版(附件,学校盖章),同时将有关的电子版拷进U盘一并上交。各校邮寄的U盘需做好标记(标明学校名称等详细信息),待展示活动结束后,自行领回。
5.所有作品必须原创,不得弄虚作假、重复上报,明确无知识产权纠纷,严禁抄袭他人作品。主办单位对获奖作品享有包括但不限于书籍、报刊、杂志、影视、网络等相关媒体出版、发表的著作使用权,对被采用的作品不再另行支付稿酬。
七、工作要求
(一)各校在工作推进中要做到有方案、有指导、有经费,并有专人负责,面向师生征集活动项目,根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可行性等进行审核推荐,打造一批能够讲好职教故事,展示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爱国热情、奋进风采的活动成果。
(二)各学校要加强对主题教育的指导,围绕主题,选准角度,精心策划,积极创新教育载体与方式方法,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做好主题活动的宣传和成果展示工作,促进社会公众了解和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附件:广州市中职学校2023年“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统计表
广州市教育局
2023年9月27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