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其他 > 规划计划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1年广州教育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2-03-18 15:20:32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穗教发〔2022〕9号

市属各高校,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单位:

  现将《2021年广州教育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州市教育局

  2022年3月17日

  (联系人:殷振林,联系电话:22083625)


  2021年广州教育工作总结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着力构建“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教育广州新体系,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功入选“双减”工作国家试点城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国家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地区、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首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优秀单位,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突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4次、学习议题130个。通过专题辅导、组织培训等方式,教育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历史文化建筑和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加强红色教育,推进校园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落实中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

  (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广州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优势,在全市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广泛开展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深化红色教育“百千万行动”,开展宣讲4221场次、红色故事演讲7413场次,参与师生190余万人次,教育引导全体青少年学生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聚焦教育领域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29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刊登我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校园疫情防控、平安高考、“午休平躺睡”等工作举措被教育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转发推广。

  (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思政讲习堂》品牌,实施学校思政课“三百”工程。积极构建“大党建+大思政”格局,连续3年邀请市委常委到基层学校讲授思政课,落实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上“思政第一课”制度,率先成立市一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校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前半年完成中央和省委部署的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岗位和编制“双到位”配备任务。

  (四)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统筹,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教育系统“大党建”格局。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市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实现100%,提前两年完成省委教育工委部署要求。加强“头雁队伍”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在持续巩固民办中小学校党组织覆盖率100%的基础上,实现有党员民办幼儿园党组织覆盖率100%、党建内容进学校章程100%、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制度100%。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围绕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完善知事识人体系,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注重从源头上发现、储备、培养干部,掌握教育系统一批优秀干部情况。持续选优配强局属单位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队伍,干部队伍老中青梯次配备初步形成。实施年轻干部能力提升计划,举办干部“七种能力”培训示范班,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加强系统年轻干部跟岗锻炼,形成发现、培养、锻炼全链条培养机制。

  (六)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真改实改、全面整改,认真完成十一届市委第十轮巡察整改工作,已完成整改47个、基本完成整改3个,整体完成率为100%。整改成果受十一届市委第十五轮专项巡察组肯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和中小学校教育乱收费专项整治,做好市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四个领域腐败风险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对非学历教育、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校办企业和附属医院等4个领域共130个风险点进行自查自纠和实地核查。

  二、坚持综合施策,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一)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及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突出抓好课堂教学、讲座论坛、学生社团、涉外工作、网络管理等工作,严格审核网络课堂教育内容。开展教育系统反邪教工作,创建无邪教校园,开展反恐专项检查督导。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全流程全覆盖审核机制,组织全学段线上课程审核人员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开展高校意识形态专项督导,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妥善处置重大突发舆情。2021年高考宣传舆情工作获评《广州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能力排行榜》年度网络传播精品案例第一名。

  (二)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一是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牵头组建市教育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建立市—区—校三级联动教育防控工作体系,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狠抓关键环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完善“四案一指引”。加强校医配备,全市中小学共配备校医2470人,校医配备率、配备合格率均达100%。全力推进在穗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师生疫苗接种工作,筑牢校园健康防护屏障,指导涉疫学校做好“5•21”等应急处置。三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下的招生考试攻坚战。精心筹划,严密组织中、高考工作,没有一名中、高考考生因疫缺考、因考染疫,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抓好研考、自考、教师资格考试等大型考试疫情防控工作。全年共完成国家学历教育统一考试、省市教育统一考试、教育类社会考试37场次,共计服务考生约260.7万人次,627.5万科次,比2020年增加100.7万人次,高标准实现“健康、平安、暖心”的考试目标。四是强化督导检查。全年开展市级督查检查共11批次,抽查在穗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共663所(次)。在2021年春、秋季开学检查中,分别督查检查学校(含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5015所(次)、4036所(次)。每月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飞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持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以“强化校园安全”列入2021年市十大民生实事为契机,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安全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封闭式管理、专职保安配备、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监控联网等33项指标100%达标,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广东省教育厅宣传推广我市经验做法。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完成30.4万名接触学生工作人员背景审查。集中开展4轮涉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做好预防学生溺水、中小学生欺凌防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灾害事故防范应对、上下学交通安全及群众信访等专项工作。

  三、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一)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约4.7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学位约6.36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3.43%、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8.18%。二是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已首批招生,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和永平校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启动建设,广雅中学花都校区高中部、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启动招生,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和从化校区已完成立项,正在推进项目设计。新增教育集团25个,获评省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21个,示范性高中学位占比超过85%。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安置率已达99%,番禺区获评省级随班就读示范区,全市获评特殊教育示范学校、优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省级示范项目11个,省级特殊教育精品课程7门。继续办好专门教育,依托广州市新穗学校,做好不良行为学生教育矫治工作。三是抓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市学校获得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银、铜牌44枚,市第二中学获得市属学校首枚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金牌,被清华大学确认为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获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省级示范区,4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校。四是加强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和推广应用。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遴选出5个示范区支撑区和39所支撑校(参与校),推动优秀成果在我市落地见效。组织申报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省教育厅公示拟获奖4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二等奖21项。获立项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项目15项。

  (二)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一是加强内涵建设。狠抓高水平职业学校及专业群建设,推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市属高职院校共建设省高水平专业群31个;10所学校入选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建设省高水平专业群20个。新增省重点中职学校5所。以“优秀”等次顺利通过“创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项目验收。二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增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新增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思政示范课程2门、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2个;组织申报2021年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省教育公示拟获奖31项。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28个项目纳入《广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城市试点方案》产教融合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市、区属职业院校新成立职教集团(联盟)8个,累计成立28个,实现市属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新增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各1个。四是提升技能竞赛水平。首次承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1项,中高职学生获国赛一等奖3个、省赛一等奖141个。五是大力提升老年教育与社区教育水平。开设智慧助老相关课程班210个,开设“广州老年大学堂”,线上线下服务63万余人次。

  (三)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一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印发实施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2021—202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两校成功入选广东省2021—2025年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新增ESI排名前1%的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ESI学科排名大幅提升。二是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推进正式设立申报工作,校园主体工程已全面封顶,预计2022年5月交付使用。推进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建设。三是推进高校筹建和设置工作。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并通过教育部备案,于2021年9月顺利开学;广州交通大学筹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校园用地已基本完成征拆。四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市属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稳定,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升。市属高校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4项,银奖10项。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坚持“三全育人”。构建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二是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开足开齐体育课、落实每天校内一小时体育锻炼和体育大课间活动。获全国学生运动会2金1银2铜、“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高中男子组冠亚季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工作,受邀参加教育部新闻通气会和专题研讨活动。三是强化美育熏陶。举办第六届“羊城美育节,在广东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78个作品获得一等奖,15个作品推荐进入全国赛,数量均排全省第一;全省首届美育教师基本功大赛我市参赛教师全员获奖。四是推进劳动教育。推广使用广州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100%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研员,创建认定劳动教育试点学校、特色学校、基地学校和教育基地,搭建“劳动实践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完成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民生实事工作。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改革创新走在前列。五是加强智慧教育。建设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线上课程资源包3209个,与线下教学同步开设“广州共享课堂”。《人工智能》教材作为全国首部通过省级审核通过的人工智能地方教材,3个案例获评教育部等六部委发布的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地区典型案例;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冠军1项、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萌芽赛道最高奖——创新潜力奖5项;累计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748所。六是深化国防教育。在国防教育典型案例评选中,3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一等奖,并推荐教育部表彰。

  (五)全面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积极引进合作办学项目。新增市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所、基础教育阶段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3所,开办全国首家由知名高校指导创办的港澳子弟学校,7区11校开设港澳子弟班44个。二是积极拓展国际和港澳台朋友圈。首次在全市缔结普通中小学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姊妹学校36对。新增缔结穗港澳姊妹学校(园)32对,共303对;新增国际姊妹学校17对,共105对。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新增4个国家5所大学,成员大学达18所。三是加强规范引领。评定首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培育创建单位20所。加强外籍教师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服务与管理,全覆盖完成在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年检工作。

  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系统推进教育治理

  (一)加强规划引领和教育教学改革。印发实施教育现代化2035和教育“十四五”规划以及六个分规划,编制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建设专项规划、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智慧化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并纳入中考计分,提高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比例。中考改革试点、高考改革平稳落地。

  (二)深入推进“双减”试点。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11个区全部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纪委监委监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全面做强学校育人主阵地。以“三提两优一减”(“三提”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两优”即优化校内课后服务和作息安排、创设午休平躺睡条件;“一减”即减少考试次数)为主要举措,全面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实现作业管理制度和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截至2022年1月4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参与学生人数占应开展课后服务学生总数85.2%。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午休“平躺睡”,全市午休能“平躺睡”的学生人数占参加午休托管学生总数80.3%,较学期初增长2.02倍。三是从严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出台《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等16份政策文件及若干措施。建立“审批、监管、处罚、退出”闭环管理机制,全市1153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实现机构总量、培训课时、参培人数、招生规模和预收费“五个极大减少”,且减少比例均超过98%。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持证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出台学科类培训政府指导价三项工作均提前完成。“双减”工作四个案例获全国推广,“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项目”入选2020—2021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征集评选活动“优秀普法项目”,“双减”工作获评省党史学习教育典型案例。

  (三)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一是制定实施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分工方案。统筹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方式改革,明确重点工作任务22项,提出具体改革措施55项。二是积极申报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入选广东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4所院校入选试点校,46个项目入选试点项目。三是扩大教育评价的辐射作用。我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评价助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等2个案例入选广东省首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共入选10个案例)。四是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

  (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一是加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统筹。制定我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二是大力推进“公参民”规范工作。全市75所“公参民”学校,已完成规范9所、完成更名42所、签订脱钩协议11所。三是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含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占比达85.6%。四是优化学位供给。编制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建设专项规划,通过新改扩建等方式加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五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完成全市民办学校办学条件、举办者资金来源核查规范工作。完成全市66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清理规范工作。完成2360所民办学校的年检工作。

  (五)全面落实教育督导职能。一是完善运行机制。推进“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建设,制定《广州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完善教育督导运行机制。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印发《广州市督学聘任管理办法》,完成第七届市政府督学换届工作,聘任市政府督学131名、特约教育督导员15名。三是落实督导职能。扎实做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专项督导、省教育强镇复评。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推动示范性普通高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规范化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标,规范化幼儿园占比97%。开展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六)大力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专项整治。二是强化教师培育。健全1+6+11+N四级联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实施中小学教师“三类四阶段”和中职学校教师“两类四阶段”进阶式培训,开展基础教育五大高水平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和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认定506名市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级名校(园)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中小学教师累计荣获实验教学类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81项,省级奖项获奖数全省第一。三是引进高素质人才。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16名,赴京沪等地开展校园招聘,成功签约优秀毕业生139人。四是加强专业教师配备。全市1000人以上的中学、1200人以上的小学已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五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60名优秀教师、2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40个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市政府表彰。新增中小学特级教师45名,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44名。王隽枫入选全国“2021最美教师”,吴晖晖家庭获全国“教育世家”,赖宣治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

  (七)全面加强教育保障。一是推进教育领域市级与区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健全我市教育经费保障体系,2021年市教育局部门预算批复收入115.21亿元、同比增长26.01%,其中市对区教育转移支付34.72亿元、同比增长42.48%。二是扎实推进教育资助。健全广州市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21年市财政共下达学生资助资金2.35亿元,受助学生约31万人次,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大力开展助学贷款宣传,共签订贷款合同2000余份,贷款金额逾2000万元。三是推进教育帮扶工作。健全“市对市、区对县、校对校”对口协作方式,筹集投入1245万元用于改善各地教育设备设施,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达1500余万元;突出人才智力支持,组织集中培训18期、培训教师4163名,接收1085名教师来穗跟岗学习,选派427名教师赴协作地支教帮扶,安排1184所学校与各地1555所学校结对共建,多渠道帮扶提升当地办学水平。四是推进依法治校。实施《广州市幼儿园条例》,《广州市学校安全条例》通过市人大审议,《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条例》列入2022年立法正式项目,《广州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列入2022年政府规章制定计划。新增广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79所。组织“宪法晨读”活动,获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季军。五是提升教育政务服务质量。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材料由198项减少至111项,压减率44%。网上政务服务“一门一窗”率达100%,“可网办率”达到100%,“办事最多跑一次率”达到100%,“区域通办率”达到100%,“办理时限压缩率”达到95.37%。推进广州市教师资格证照电子化应用,完成教师资格认定许可9879件。

  同时,严格做好机要保密工作,认真做好统战、档案、史志年鉴和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信息等工作。推动教育工会工作规范化,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指导,加强局属各类学会、校友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管理。大力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召开全市语言文字会议,开展第24届全国推普周活动。认真做好机关后勤、关心下一代、语言文字、军队转业干部及随军家属安置等工作。

  在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依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突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相匹配。

  2022年广州教育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城市”的近期定位和“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标杆城市”的远期定位,着力构建“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政治要件,作为“第一议题”,健全对标对表、校准偏差、狠抓落实长效机制,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采取“高校+中小学”结对模式,开发中小学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系列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加强思政课教师分层培养培训。完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完善德育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增强历史自信,深化新时代红色教育。

  优化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推进优化教育系统党建管理体制,加强对市属高校、各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统筹指导。推动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应建尽建,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各基层学校落地见效。

  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统筹规划,动态掌握局系统优秀干部情况,加强局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统筹性和规划性。强化实践历练,坚持选送一批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基层一线岗位墩苗历练,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优化系统干部跟岗锻炼机制,在实践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坚持人岗相适,围绕广州教育“十四五”发展需要,选任一批党性强、高素质、懂教育、善管理的优秀干部,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加强党外干部培养使用,成立广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教育系统分会。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以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精心策划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宣传广州教育工作成效、亮点特色。

  二、深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遵循规律、充满活力、公平优质、开放包容的基础教育体制机制,实现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继续扶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完善普惠性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巩固学前教育“5085”成果。实施《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编制基础教育公办学位建设专项规划,通过新改扩建等方式加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促进集团化办学规范管理和提升质量。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省级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巩固义务教育适龄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的目标,继续实施特殊学生15年免费教育,继续办好专门教育。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具有广州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推进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大力支持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境内外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职普融通,建设集职业启蒙、科普认知、实践体验、劳动技能训练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体验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平台)建设,推进专业布局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广州科教城建设。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按照差异化、特色化、高水平的发展思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增强高等教育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深化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广州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持续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建工作,推动早日获批正式设立并招生。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在穗省部属高校发展,继续推进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持续推进“五育”并举。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推进智慧阅读、人工智能全市普及,推广“广州共享课堂”课程资源,开展市教育数据治理,推动广州智能教育治理教研、师训、融合创新、学生发展四大中心建设。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和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工作,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推进落实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增强美育熏陶。推进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工作,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素养。推进学校国防教育。

  打造高水平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持续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完善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体系,着力构建更具示范引领性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印发广州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指导意见,推动制订广州市国际学校发展、广州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相关配套文件。推进涉外办学能力提升工程、职业院校境外办学示范工程、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建设工程等三大工程,指导支持市属高校和普通高中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外“鲁班工坊”项目等。推动国际友城姊妹学校和穗港澳姊妹学校缔结工作。持续打造国际及港澳台教育品牌交流活动。支持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吸纳更多国际友城大学加盟,深化交流合作。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决推进“破五唯”,加强统筹、协调、督办,全面推进广州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快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协调推进《广州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分工方案》落实,推进试点市工作,督促落实任务清单出成效。

  扎实推进“双减”试点工作。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加强统筹,推动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各司其职,落实各区属地责任,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功能,提升作业设计与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活动资源,扩大午休“平躺睡”服务面,打造更加优质的课后服务。完善校外培训法律制度设计,完成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条例送审工作,出台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健全体育、文化艺术、科技非学科类机构全覆盖和人员、内容、预收费全链条的“两全”监管机制。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加大违规培训行为查处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缓解家长和学生焦虑。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确保“双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统筹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积极稳慎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加快优化义务教育结构,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基本完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主要任务,包括“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工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到85%以上。开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测;全面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党建工作。

  强化督导评估。继续把“双减”“两个只增不减”和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情况作为评价重点。推动落实《广州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扎实做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迎检和整改、教育重点工作专项督导、省教育强镇复评等督政工作,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组织实施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艺术、英语学习质量监测,强化监测结果运用。

  四、全力巩固校园安全

  狠抓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全面梳理政治安全风险隐患,健全定期会商研判、定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管理,防范各类风险渗透破坏,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

  持续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健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制度,提前预警应对疫情防控风险点,紧绷疫情防控安全弦,加强师生健康管理,强化督查督办,规范应急处置,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工作,推进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实现全市学校校园应急避险和安全防范疏散演练达标。抓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防范化解。完善《广州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教学纲要》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大力加强教育教学保障

  加强教育经费和装备保障。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目标,统筹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需求及各项重点项目投入,充分发挥教育财务支撑、助力和引导作用。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以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为抓手,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奖助学金等资金的核定、发放工作。推进新时代中小学教育装备提升工程。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构建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推进师德基地建设工作。继续实施“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推动各区落实“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建强1+6+11+N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三类四阶段”和中职教师“两类四阶段”进阶式培训,开展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做好中职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深化教师资格认定“放管服”管理改革。修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完善市教育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继续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加强政策规范指引,落实各类教师待遇。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成果培育工作。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

  深入推进依法治教。推进《广州市学校安全条例》《广州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启动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管理文件的修订工作,推进依法行政。放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者市场准入,允许内资企业和中国公民等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探索优化兼营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教育支援帮扶。加强人才智力支持,持续推进组团帮扶,做强职教合作,注重信息化帮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挺纪在前,深化运作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统筹推进整改任务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做到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全面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严格落实历史建筑及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坚决整治“四风”问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2年3月17日印发

相关稿件: 一图|2022,广州教育这样干!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为今年工作划重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