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4070号提案的答复
A类
王鸣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重视和加强我市在校学生艾滋病防控”的提案(第4070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市卫生计生委、团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主要情况
(一)我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把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及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
(二)我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开展严格执行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育方式有传统授课、参与式教学和同伴教育等。教育内容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观念、性道德和艾滋病防控教育等。除了课堂教学形式外,针对一些无法靠课堂教学解决、涉及隐私的有关问题,鼓励学校通过心理咨询室、卫生室或保健室向学生提供个别咨询,对不同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引导。
近年,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中小学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比如,采用漫画、同伴教育等一些易于被中小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动漫形式,制作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Flash动画,深入浅出地介绍青春期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控等方面的健康知识,目前已经完成《青春期保健男生》《青春期保健女生》《青春期自我保护》《中学生防艾》等4组Flash动画的制作,发布在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网站。
(三)为解决健康教育材料缺乏的问题,我局通过征集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相关材料,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汇编整理成《中小学健康教育资源库系列丛书——青春期健康教育》,针对目标人群提供具体教学方法,有利于学校实际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
(四)为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师资水平,我局每年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内容涵盖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校园艾滋病的防控、青少年性取向问题的现状及干预等。通过培训,促进了学员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校健康教育力量。
(五)团市委通过开展“青春红丝带“面对面等宣教活动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培训。
二、下一步工作
我市学校艾滋病防控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工作也存在薄弱环节。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部分学校对学生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和个别家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为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探讨中小学性健康教育需求,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需求调研。调查学生艾滋病防控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卫生部门合作探索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建立初中以上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名册。继续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课程或讲座,保证每学年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分别至少有6、4、4-6课时。
(二)以“健康教育进校园”项目为纽带,开展学校艾滋病同伴教育能力建设。鼓励医科院校大学生与广州市试点学校建立“点对点”实践平台,不断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医科大学生专业优势,加强中学生同伴教育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
(三)加强与团市委、卫生、宣传部门和妇联组织的沟通与合作,联合开展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预防控制专项工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媒体宣传等形式,引导家长,更新科学教养孩子的观念和知识方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感谢您对我市学生健康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复。
广州市教育局
2015年7月10日
(联系人:姜轶、林晓燕,联系电话:22083677、2208378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卫生计生委,团市委,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