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对广州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023号提案的意见
A类
贺惠芬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广州打造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第4023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技创新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的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加大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扶持力度”、“加快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等建议,符合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对我市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一、有关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
(一)目前的工作情况
1.贯通中高职衔接。开展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研制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逐年扩大广州中高职院校三二分段对口招生规模。到2015年,已有23所中职学校和19所高职院校在88个专业合作招收3935名联合培养学生。同时,自2011年起,4所市属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和中职相关专业毕业、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员开展中高职衔接自主招生模式探索,累计自主招生近3千名。为完善专科层次部分专业人才培养通道,广州市积极推进广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筹建。市卫职院设立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省教育厅已批复同意设立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并获教育部备案。
2.实施与本科的协同培养。自2013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与韶关学院合作,在食品专业试点招生开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改革试点。2015年,新增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协同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
(二)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广东省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中有关中高职衔接的要求,推进《广州市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工作。将指导市属各中高职院校吸取江苏、浙江在中高职一体化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着力于专业带动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招生考试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以我市正在推进的广州教育城建设项目为契机,做好系统设计和统筹规划,以组团式进驻为突破口加强中高职衔接,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二、有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目前的工作情况
1.成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机制。目前先后组建了8大职业教育集团和5个职业教育发展联盟。职教集团包括: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牵头建立的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立的广州工业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广州财经职业学校牵头建立的广州财经职业教育集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牵头建立的广州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牵头建立的广州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牵头建立的广州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牵头建立的广州城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番禺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牵头建立番禺区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包括: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主导建立的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主导建立的石油化工职业教育联盟、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主导建立的广州体育职业教育联盟、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主导建立的广州机电校企一职业培训联盟、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主导建立的全国烹饪专业教学联盟等。
这些集团或联盟均在理事会的管理体制下进行运作,理事会成员包括有关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进行打造,形成了资源共享、成果共担,共同投入、共同受益的良好机制。
2.在7所技师学院建立34个产业系,按产业发展规律设置专业和课程,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实行“八个共同”(制定招工招生计划、制订培养计划、参与专业建设、开发课程体系、组建教师队伍、实施教育教学、搭建管理队伍、开展考核评价)。
3.市政府与企业共建职业学院。2013年,广州市政府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正式签约,开启了共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
4.政校行企联合成立共建二级学院,探索了多主体办学机制。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与碧桂园集团合作成立的碧桂园凤凰酒店管理学院;由某个专业(群)与多个主体合作的“1+N模式”,如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广铁集团车辆段、火车站、广州地铁培训学院、清华紫光测控公司等合作组建的现代运输学院等。这些学校和政府、企业、行业联合成立二级学院,是一种多主体办学的新模式,开创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5.依托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大力促进产学研融合。2013年,由我市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以此为平台,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整合。目前已经组建了78个协同创新联盟平台。
(二)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职教集团(联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平台的建设,完善运作机制和政策保障,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到校园和市级示范产教对接、校企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按国家、省“扶优扶强”的总原则,结合市职业教育发展具体情况,在积极组织职业院校进行“十三五”期间产教整合发展工程的项目申报的基础上,争取一批项目列入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由中央、省和我市共同投入并组织实施相关项目建设,将有利于我市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有关扶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
(一)目前的工作情况
1.制订出台相关政策并积极贯彻落实。
2014年我市出台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穗府[2014]12号)提出要优化政策环境,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并提出实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同时,市、区政府应当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促进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发放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支持民办学校为教师购买年金等等。为配合上述政策,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分类扶持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穗教发[2015]76号),为民办学校发放从教津贴和购买年金。此外,为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广州市民办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稿)》(穗财教[2014]273号)。通过建章立制等措施,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及资金合理规范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2.切实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投入。
我市高度重视民办教育事业,加大财政投入,积极鼓励扶持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级民办学校。市财政从2008年起,每年均安排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08年-2015年已累计安排4.41亿元,共资助奖励民办学校逾1000所次,为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各区也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安排了该项资金。我局注重对市属民办中职学校的投入。2015年安排专项资金近200万补助民办中职学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2016年度,我局与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市属民办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约3000万元。民办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标准与公办学校一致。民办中职学校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按照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职学校标准给予补助。对民办中职学校选派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予以经费补助。鼓励和支持民办中职学校开发新专业。
(二)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做好贯彻落实《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穗府[2014]12号),并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民办教师待遇等相关工作,为我市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义务教育分类扶持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穗教发[2015]76号)的落实工作。
四、关于引进世界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一)目前的工作情况
引进世界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是迅速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水平的有力举措,我市职业教育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些学校先后与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等2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在专业建设、师生交流、升学及就业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美国默西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与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体育商学院合作项目获教育部备案,首届国际班已于2015年9月开班。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与法国欧洲商学院、新西兰国家高等教育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2015年和2016年,我市与芬兰(坦佩雷市)先后合作主办了“广州—坦佩雷职业教育研讨会”、“未来教育论坛”等交流活动,并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今年5月下旬,芬兰坦佩雷代表团来穗进行了合作交流项目的对接,并访问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职业院校。今年,市教育局还成功举办穗港澳台四地职业院校技能交流节。积极依托“穗港澳蓉”青年技能大赛平台提升技工教育开放水平,在过去的41届至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市技工院校培养的15名选手代表国家参赛,共获得2银2铜9个优胜奖的佳绩,参赛选手和获奖项目均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
(二)下一步,支持学校主动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职业院校建立姐妹学校等合作关系,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国际先进职业和教学标准,共享和合作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素质。我市将在前期与欧洲有关国家沟通交流地基础上,积极做好我市与芬兰坦佩雷市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推进落实。重点推进中国应用型大学骨干教师芬兰留学项目、共建“国际高等教育职业教师”广州培训基地项目、在广州市设立“中芬共建示范性应用型大学”等相关试点项目进行推进和落实工作,以及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与芬兰有关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师培训的交流合作,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派出专业教师赴上海磨卡公司(芬兰)总部开展钣喷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
五、有关创新创业教育
(一)目前的工作情况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实施创新创新教育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市属中高职院校建设特色创意设计产业园和学生创业产业园。如支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园和学生创业产业园,打造我市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服务平台和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3年该院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称号。2015年10月该院参与发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并当选为常务理事单位。2016年1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名单。一批学生走上了成功创业之路。
(二)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指导各市属院校积极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师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等,努力培养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还将通过加强中职学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创业创新培训,设置师生创业创新竞赛项目,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的创业和创新教育。
以上是我局综合市相关部门对于您提出的“广州打造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第4023号)提案的回复。此外,目前市发改委正牵头编制《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贺惠芬委员提出的五点建议也是本规划关注的重点领域,市发改委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吸收上述建议,科学制定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专此函达。
广州市教育局
2016年7月19日
(联系人:喻嘉,联系电话:2208370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科技创新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