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对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162017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6-09-21 00:00: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

徐慧芳代表:

您在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本市中考点和新生国防教育内容的建议的建议(第201620177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市委宣传部,市卫生计生委的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201412月广州市启动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以来,市教育局抓住契机,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关于印发广州市全国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2015-2018年)的通知》(穗卫201535号)《广州市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任务分工表》和《广州市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014-2018年)工作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的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全市初中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各项措施和目标。

(一)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落实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责任。市教育局于2015109召开全市初中以上学校校领导及团委书记艾滋病防治形势与政策全员宣讲会,全市400多所学校参加了宣讲会。会议通报了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形势、防治政策和下阶段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责任。市教育局分管局领导在会上向学校参会人员传达了市政府关于开展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文件精神,要求各级教育单位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学生健康安全问题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责任书》的工作要求与责任,积极开展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二)注重人员能力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培养。组织全市初中及以上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艾滋病知识轮训,举办学校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训班。2014-2015年,对全市初中及以上的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一次轮训,共培训11个区512名健康教育教师。为保证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效果,2015年起着手建立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名册,要求全市初中以上学校至少有1名能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教师。目前,全市共有352名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师登记在册。

(三)积极探索,开展家校结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试点活动。2015年,我们在20所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开展家校结合健康教育试点活动。内容包括专家艾滋病师资培训班、专家专题讲座、派发宣传资料、开展同伴教育活动等。本次活动覆盖了20所外来子弟学校17000名学生和家长,培养了100多名同伴教育员,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学生和家长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80%以上。

(四)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明确要求初中以上学校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相应课程或讲座,并纳入学校年度的考核内容之一,保证每学年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分别至少有644-6课时。二是努力营造艾滋病防控氛围。市教育局编印出版了《中学生预防艾滋病课堂》10.5万册,免费发放给全市高中和中职一年级学生,落实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制作了《中学生防艾》《艾滋病的预防》等系列flash动画。三是以健康教育进校园项目为纽带,建构学校艾滋病同伴教育能力。20156-10月在广州市健康教育进校园试点中学中开展同伴教育能力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医科大学生专业优势,建立医科院校大学生与试点学校点对点实践平台,进一步推广同伴教育模式在我市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中的应用。

(五)积极开展调研,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先进经验。201510月,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市防艾办组织广州地区相关单位人员赴武汉、北京两市考察学校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经验。通过考察学习,学习借鉴武汉市、北京市青少年艾滋病防控工作好的做法。积极推进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考知识点的做法。

二、继续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收到201620177关于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本市中考点和新生国防教育内容的建议后,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于2015419日上午由分管副局长吴强主持召开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基础教育一处、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和高等教育处有关处室,以及市教育研究院、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明确了继续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有关工作

(一)关于全面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已将艾滋病健康教育专题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之中,要求各阶段学校安排在地方与学校课程、相关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其他相关教学活动中开展,确保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办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纳入中职学校和市属高校新生教育课程,通过对新生发放教育处方、规定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少于1课时以及在校学生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宣传教育。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落实穗卫201535号文件和《责任书》要求,指导初中、高中(含中职学校)全面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计划、大纲、课时、教材、师资、考核六落实

(二)关于将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本市中考点。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简称中考)的考试科目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和信息技术11个学科,全部是由市统一命题。根据艾滋病防治知识与学科的密切程度,目前初中生物学科人教版教材有专门的章节介绍艾滋病在内的传染病。据此,我市从2016年起,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我市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考纲,并在每年的学业考试试题中体现。艾滋病防治知识考题知识点由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提供。

(三)关于将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新生国防教育内容。《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第四章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七条明确了高级中学(含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及高等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内容和相关要求,高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需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市委宣传部认为艾滋病防治知识属于健康教育范畴,不是国防教育内容。市教育局对高中(含中职学校)及市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也已明确,将按要求继续落实推进。

 

 

 广州市教育局
2016年6月1日


(联系人:蔡恭良、曹欣欣,联系电话:22083733、2208363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卫生计生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