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2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市级精品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各区教育局,市教研院,局属各中职学校、局管各民办中职学校: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2022年广州市中职学校市级精品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习贯彻重要政策文件,切实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重要政策文件,切实把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发展方向,对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动态调整。各校要贯彻落实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加快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切实提升育人质量;学习研究国家、省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开发建设、交互应用与开放共享,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职业教育育人方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的数字化重塑。
二、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为目的,扎实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各单位要以建设国家优质专业、省高水平、示范专业等为目标,扎实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一)各单位要根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职教高考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选取优质公共基础课程、量大面广专业(技能)课程、新兴产业领域和紧缺领域专业(技能)课程,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国家、省、市级精品课程。
(二)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要选取覆盖面广、共享性高、对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的专业群平台课程、示范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申报建设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和实施,对接“1+X证书”制度,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模式、教学模式,建设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着力打造国家、省标志性成果。
(三)已立项建设省、市示范专业的学校,要努力将凸显专业特色和育人价值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成为市级精品课程,以进一步提升示范专业的内涵水平和办学质量。
(四)学校拟规划建设的品牌骨干专业、重点建设的新专业,要选择有核心价值的课程申报市级精品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
(五)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课程建设,推动广州职业教育经验和成果“走出去”。
三、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制度保障,打造广州中职特色品牌
(一)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我市中职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对提升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办学品牌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精品课程建设的领导和保障机制。
(二)尚未立项建设市级精品课程的学校,要高度重视,积极发动,力争有所突破。各区教育局和市、区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持指导,我局也将加大对各单位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力度。
四、严格遵照精品课程申报要求,按时提交立项申报材料
(一)课程建设要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2021年省中职质量工程在线精品课程项目申报指南在线精品课程项目指南》的建设要求,立项建设的市级精品课程。相关课程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等要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中《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观测指标》和《2021年省中职质量工程在线精品课程验收参考指标》的相关要求,发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作用,设计和规划课程建设路径,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建设完成后,课程既能够线下实施,也能够线上实施,也可以线上线下结合实施,使课程既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同时满足教师线上教学、学生线上学的要求。通过平台建设,拓展学校教育教学空间,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受益面,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要求,对接主流生产技术,融入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聚焦 “三教”改革要求,开展线上学习模式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弹性自主学习。教师能通过网络课程实施平台掌握学生的学习数据,调整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改革,建立多元化,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
精品课程要建立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课程动态更新调整机制。要对接国家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要求,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等课程资源。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学材形态,建设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扶持线上线下学习的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学材。
(二)在课程选择上,与《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信息表》(附件5)中2017年及以前立项课程所列属同一专业同一方向、内容相同的课程,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下,仍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并具有极高育人价值,可以以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要求为建设标准,通过申报建设,进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的网络化重构,完成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竞争成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017年以后立项课程,如果内容、形式、目标定位没有根本性变化和创新,原则上不再立项。
(三)申报课程负责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教师系列的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
2. 学校专业负责人、专业或公共基础学科教研组组长:
3. 学校重点培养的专业、公共基础学科带头人(40岁以下)。
符合条件2、3的课程负责人必须具备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职称,需学校提供正式盖章的聘书、认定证书或证明的扫描件。此外,课程负责人需提供职称证书扫描件、相关佐证材料。立项评审重点审核业务能力、取得的业绩成果。
(四)各申报学校要按照附件1-4做好年度市级精品课程立项申报材料准备。申报工作其他要求按照《关于印发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穗教发〔2011〕51号)和《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指南》(穗教职成〔2012〕9号)执行。
(五)请申报学校于2021年11月25日前将盖章确认的纸质申报书(附件1)一式四份、其它申报材料(附件2、3、4及申报课程负责人佐证材料)一式三份报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刘景彤老师收,联系电话:83357508。
以上申报材料电子版请同时报送至邮箱252045966@qq.com。电子版材料包括word版和pdf版,PDF版为盖章扫描文件,相关文件分别放在“word版”和“pdf版”文件夹,再放入“学校名+2022年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资料”命名的总文件夹,课程负责人佐证材料的pdf版扫描件单独放在位于总文件夹中的“课程负责人佐证材料”子文件夹中)压缩后报送。
附件:
1.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立项申报书
2.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联系人信息表
3.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立项申报汇总表
4.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校级精品课程备案表
5.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信息表
广州市教育局
2022年11月11日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市教育局职成处杨诗璇,22083694;市教育研究院陈凯,8335617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