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新生态

  • 发布时间:2024-09-29 15:32:08
  • 来源: 羊城晚报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今年春天,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城校区,正式迎来“复兴号”“和谐电”两位“新成员”,可实现“车机工电辆”等所有岗位全覆盖。未来,学生将在这里进行普铁、高铁以及地铁等各类业务的培训,这将打通学生到轨道交通职工角色转换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学校实现‘产教融合一体化、教育教学数字化、服务贡献高端化、职教品牌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为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学校党委书记张竹筠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广东,着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把贯彻落实的实际成效转化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生动实践。

  服务产业,精准育人

  每年招聘季,对学校人才培养而言都是场大考。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超九成,到大湾区就业占比超九成。

  为何就业数据向好?这和学校“专业围绕产业建,科研围绕需求做”的发展思路密切相关。学校党委书记林洽生介绍,学校坚持瞄准需求增设特色专业,面向重点领域加大制造业相关专业设置,相继增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等18个专业,升级了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等8个特色专业群;发挥专业集群优势,突出二级学院产业背景,新设智慧汽车学院和前沿材料学院,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珠宝工艺等专业群,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此外,还及时调整就业困难专业,根据就业状况建立招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动态调整和预警机制。2017年以来,相继撤销了5个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记者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当前,省内职业院校建立专业与产业联动调整机制,职业院校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跟着产业去,跟着产业变。2022年,全省高校理工类专业在校生占比超过40%,高职院校为省“双十”产业集群培养超13万技术技能人才。对接“一老一小”服务,加强餐饮、护理、康养、家政、托育、社会工作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

  搭建平台,协同育人

  2022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当中提到的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被视作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体两翼”,成为接下来各大联合体、共同体酝酿成立的指南。

  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瞄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安全的关键领域,聚焦智能监控、智慧运维、智能安全预警等“卡脖子”技术,联合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共同牵头发起成立国家轨道交通安全控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9月11日,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9所普通高校、42所职业院校、4家行业组织及科研机构、25家行业上下游企业。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牵头成立了广州市智能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全国工业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等高质量产教科融合平台,依托7个实体化运行的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组建跨界混编的技术创新团队32支,协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有教师用“抱大树”“抱大腿”来形象比喻当前学校的合作模式:“抱大树”即与行业头部企业、区域骨干企业、技术引领企业共建功能平台;“抱大腿”则以院士工作室等为载体,借力业界精英、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等在内的创新智力和新质生产力。

  颇有意味的是,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内的不少企业平时是竞争对手,此次也加入共同的阵地,成了“一家人”。

  对于不同层次学校、不同企业的“抱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友余认为,向先进者学习是共同体一个重要的使命。

  记者了解到,各方在规划产业的同时,也将规划职业教育,整合各自优势资源。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到中职学校,实现分层分类培养、一体化设计,为产业金字塔人才结构一对一精准匹配。

  当前,广东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信厅协同推进建设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79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21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108个优质职教集团;高职院校协同行业企业共建共管526个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82个省示范性产业学院,涉及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行业,85%的产业学院直接服务广东“双十”产业集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