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部门文件 > 其他文件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5-01-07 17:11:26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穗教发〔2021〕42号

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

  家访是健全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家校共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教师做好家访工作,凝聚家校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制定《广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南(试行)》。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严格落实好《广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南(试行)》相关规定和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家访工作机制,增进家校沟通和理解,凝聚家校合力,促进家校协同,提升育人成效,全面构建形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教师全员参与、覆盖所有学生家庭、关注特殊群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

  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请及时向市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反映。

  广州市教育局

  2021年9月7日

  (联系人:刘心愿,联系电话:2203756)

  广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南(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良好家庭教育,夯实家校合力育人基础,推动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通过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访工作机制,增进家校沟通和理解,凝聚家校合力,促进家校协同,提升育人成效,全面构建形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教师全员参与、覆盖所有学生家庭、关注特殊群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原则。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准则,围绕服务学生发展做好家访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在家访中,坚持尊重家长、学生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学生;反馈学生情况时,坚持正面鼓励、促进发展,善于发现并全面反馈学生的闪光点;需要家长配合做好工作时,态度和语气要平和、亲近。

  2.坚持科学有效原则。家访中传播教育理念要科学,解读政策、了解情况、反馈问题要准确;和家长共同拟定育人方案、策略,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科学合理配置家访工作中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好集中家访和日常家访、全面家访和重点家访,积极开展与家访相关的课题研究。要以解决问题、见到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的完备家访流程。

  3.坚持灵活多样原则。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走到每一个家庭,但也要充分尊重家长意愿,在家访的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和家长协商一致。在坚持传统家访的基础上,对不愿意或不方便到家家访的、不愿意或不方便单独家访的,可按照传统家访与网络家访相结合、个体家访和分组家访相结合的思路,灵活多样地开展家访活动。

  4.坚持廉洁自律原则。教师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和师德师风标准,廉洁家访,做到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廉洁清正。严禁借家访之名接受家长礼品和宴请,严禁泄露学生及其家庭成员隐私,不得向家长推荐、推销教辅材料或其它商业活动,在家访中时刻保持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四、主要内容

  1.交流学生发展情况。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学生监护人情况、家庭环境、期望水平、在家表现、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家长期望水平等影响学校教育的家庭因素;准确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情况。

  2.制定协同育人策略。通过家访,在了解不同学生发展需要、不同家庭教育需求基础上,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策略;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要共同制定具体有效的个性化共育方案,共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尊重家长教育理念同时,对家庭教育理念确有偏差的家长,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自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3.宣传最新教育政策。通过家访,主动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评价改革、“双减”等教育政策;解读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绩;传播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科学知识;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正面解释说明;引导家长积极关注各级教育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了解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增强对学校办学的认同感,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听取家长意见建议。通过家访,互相听取意见建议,答疑解惑,消弭隔阂、化解误会或矛盾。教师要主动征求家长对学校、班级的意见和建议,并以适当形式,及时分别向学校、班级反馈,以更好的改进工作。

  五、工作要求

  1.重视家访,形成制度。各校要建立并完善全员家访制度,所有教师都要承担家访任务。要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既要联系到年级,还要联系重点班级和重点学生。班主任带头以班级为单位家访,非班主任教师对所联系学生和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家访。

  2.实地为主,网络为辅。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覆盖全部学生家庭。学校所在区域内学生家庭采用实地家访的形式,区域外的学生家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采用视频交流、微信(QQ)沟通、电话交流、信函反映等辅助形式进行。学校和教师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确定家访的方式。

  3.全员全面,突出重点。在全员全面的基础上,筛选重点家访对象。对于初始年级或新接班,新转入学生、表现异常学生、患病学生、家庭变动、安全事故等要及时家访,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多次家访。要将留守儿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病残家庭、军烈属家庭、心理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等,作为重点家访对象,制定家访方案,并对家访效果进行持续追踪。

  4.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原则上每学年对每个学生家庭家访1次;对重点对象,每学期至少家访1次。各学校要对教师家访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好不同教师的家访对象,避免出现不同教师交叉家访、重复家访或遗漏家访的情况。

  5.明确目的,充分准备。要明确家访目的,坚持“无准备、不家访”,提前做好家访计划和安排。杜绝单纯反馈考试成绩式的家访和“告状式”“惩罚式”“指责式”家访。家访前,要充分听取学校、级组、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意见,形成要向家长反馈的情况提纲和需要了解的问题清单;要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与家长进行初步沟通,明确家访的要求、内容和家长的需求;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访策略。

  6.真实记录,客观分析。各学校要建立家访活动记录制度。学校要在入学初为每位学生建立家访记录册(纸质或电子版),详细记录每次家访的具体原因、问题描述、情况经过、辅导措施、教育效果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家访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做好家访记录,实现家访高效化、实效化、科学化。 

  7.持续追踪,及时反馈。家访结束后,教师要对家访中发现和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对需要向学校或其他教师反馈的情况,要及时反馈。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家访效果进行持续追踪,及时将家访后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反馈给家长,请家长反馈家访后家庭教育改进措施以及学生在家表现情况。

  8.讲求实效,总结经验。注意巩固家访成果。要随时注意观察被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催其奋进,对变化不甚明显的学生要改变教育策略和方法,巩固教育成效。做好家访工作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类,对家访的情况、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判,总结富有成效的家访教育案例,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家访工作的实效性。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作为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建立一级抓一级,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各学校要成立“一把手”负责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好家访活动;要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德育一体化建设要求,制定系统的家访工作规程,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幼儿园参照本指南的相关要求组织家访。

  2.加强培训,提供保障。各区教育局要在广大教师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并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各学校要重视为家访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支持,做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知识理念、家校交流沟通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礼节礼仪等方面教育培训;特别是要注重为家访教师提供安全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应在时间、出行等方面为教师开展家访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为家访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3.完善机制,强化考核。建立长效机制,将教师家访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市教育局将家访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育满意度评价,纳入对区教育局和学校的相关考核评价。各区教育局将学校家访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价,作为文明校园测评“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的一项具体要求。各中小学将学校行政干部、年级长、班主任、教师家访工作如实计入教师工作量,家访工作开展实效情况纳入考核评价范畴,作为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评先选优、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强化家访工作专题研究,遴选优秀案例,挖掘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家访工作经验,形成本区域、本校工作特色。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家访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提高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新时期高品质家访,形成家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教研院。

  广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9月7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