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部门文件 > 其他文件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2024-01-03 17:53:31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各区教育局、局属各学校、局管各民办中职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加强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推广和创新应用,特制定《广州市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我局反映。

  广州市教育局

  2020年9月3日

广州市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及《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推广和创新应用,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普及应用,聚合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数据,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网络环境下的个人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引领知识建构、个性发展和集体智慧的无缝流动与融通共享,加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教育治理流程再造,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工作原则

  以生为本、个性发展。以“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为宗旨,建设集成教与学、资源应用、交流协作与个性化展示等功能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为每位学习者提供“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实现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通过5G、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赋能,建立有效可行的互联互通机制,汇聚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优质资源,融资源、应用、服务、管理于一体,构建支持融通共享的一体化网络学习空间生态系统。

  特色创新,智慧应用。面向多样化教育需求,在遵循空间建设与应用共性规律的基础上,秉持开放服务理念,不断丰富教育服务类型,创新空间应用模式,关注空间建设与应用实效。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流程,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支持学生翻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体向以学为主体转变,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空间完成预习、练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等学习活动。通过精准化的资源服务推送、个性化的学习结果诊断以及学习路径引导,高效支持学生开展随时随地的按需学习,让每位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长感。

  (二)加速教师教学、教研与评价方式变革

  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网络研修、网络培训、学习指导。引导教师开展空间应用探索,探索多种新的基于空间的教学模式,辅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互动教学、网络答疑。支持教师在线作业发布、批改、组卷、测试等,实现分层、个性化智能测评与诊断。实施教与学全过程跟踪监测及基于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教育教学评价由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扩展到综合性、过程性的多维度评价,从注重评价的筛选功能扩展到注重评价的诊断、激励与预测功能。

  (三)支撑学校开展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

  支持学校管理者和区域教育管理者更高效地管理教育机构内的个人空间以及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资源、财产、人事信息,随时查询教师教学情况、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培训、学生活动组织等情况,跟踪办学动态,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推动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根据不同业务职责,获得相应数据分析结果等,实现精准决策与科学管理。通过采集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反映教学行为的数据,为决策提供评估可视化分析结果,生成分析报告等,支持管理者进行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等。加强对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监控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约束学生上网时长,提醒学生注意用眼卫生。

  (四)提升校际协同和家校互动水平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突破时空限制和课堂边界,建立虚拟班级,促进师生互动交流。通过校际协同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促进智力资源共享,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交流、协作,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中集成的丰富多元的资源与服务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支持不同角色实体(教师、学生、家长等)的交互联结,扩大人际联通的范围,增强空间平台的用户黏性,构建师生、家长与管理者之间持续扩展与高效互动的人际网络,协调多方力量助力学生发展。

  (五)提升网络学习空间用户体验感

  通过5G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推动网络高速联结、系统高度互通、资源高效获取、服务高质供给,逐步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成“智慧学习空间”,提供资源共享、教学支持、学习交互、决策评估等公共应用服务,并利用空间行为等数据提供教学分析、学习分析、学生能力发展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大数据分析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从面向群体共性需求的规模化、无差别供给,转变为面向个体定制需求的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适应性供给,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渠道、手段和内容,形成多元教育服务并存的良性供给模式,提升用户体验感,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四、具体措施

  (一)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常态化应用

  精心谋划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场景,推动学生学习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物理实体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融合。将网络学习空间作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以促进资源开发与教学方式转变为核心,以班主任指导下的中小学班级空间和学生空间建设为拓展延伸,逐步推进空间建设与资源规模化应用的深度融合。组织教师和学生按要求建设个性鲜明、内容丰富的空间,并做到经常在线,及时更新,逐步普及基于空间的混合式教学和一体化学习。加快师生、家长、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实质性进入网络学习空间,通过深度互动、高效沟通、有效协同,形成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化应用模式与策略。

  (二)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学习空间环境

  基于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国家、省、市、区、校各级系统,汇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和应用,建设智能高效搜索引擎和智能推送系统,鼓励有条件的区域或学校结合实际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委托研发、购买服务等方式,建设“接入畅通、使用畅通、数据汇通、信息沟通、资源融通、服务贯通”的网络学习空间,贯通线上线下、课堂内外以及校内校外的学习活动,并形成无缝整合的学习环境。汇聚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资源、工具、活动、关系等,为师生以及市民免费提供海量的名师课程资源和一站式、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空间服务,构建促进每位教育利益相关者智慧成长的一体化教育网络。

  (三)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与激励机制

  将网络学习空间培训纳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通过集中面授、在线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掌握空间的内涵、用途,并学会按专业发展需求使用空间,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广力度,以机制创新激励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与策略。组织评选优秀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案例,组织专家指导,推荐报送省、部优秀案例评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要求,建立空间网络安全保障机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空间网络安全责任。各区教育局应加强空间数据的持续规范采集,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立健全内容审核、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各类人员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觉维护网络安全、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确保空间网络、信息、数据和内容安全。各级各类学校要指导学生科学、安全、创造性地使用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以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成果培育等多种方式,支持更多的研究者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系统研究。积极应用脑认知与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设计基于空间的创新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支持成立“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相关研究团队,汇聚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基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应用导向、效果导向,破解“人人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建立空间研究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加速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持续创新建设与普及应用。

  五、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推进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市区电教部门要做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情况统计、分析、监管。学校应落实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建立健全有关的工作制度,制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方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师生空间网络学习应用水平。

  (二)政策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空间在教育服务供给、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产生良好效果。宣传网络学习空间的内涵、特征、价值等基础性知识,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普及、深入。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估,将空间应用作为考核各区“人人通”工作的核心指标。

  (三)技术保障

  采用云技术搭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区师生提供网络学习空间服务。形成学习空间规模化的有序推进机制。按需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云服务平台的一体化,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规模化、多元化而又高质量的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能力。

  (四)经费保障

  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纳入年度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空间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空间服务。

  相关名词解释

  网络学习空间: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认定的,融资源、服务、数据为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的实名制网络学习场所。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的重要抓手。

  网络学习空间分为个人空间和机构空间。支持不同角色用户(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等)实现“一人一空间”、信息沟通与数据交换以及服务贯通。机构空间包括班级空间、学校空间、区域空间等,能够调用公共应用服务,支持成员管理、生成性资源管理、信息发布、活动组织与分析等。


  抄送:市教研院、市教育评估中心、市电教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