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区联动”教学成果推广活动拉开帷幕
创新育人模式共促教育发展
——2025年“市区联动”教学成果推广活动拉开帷幕
春风送暖入穗城,育人花开正当时。4月25日,由广州市教育局指导、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市番禺区教师进修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承办的2025年“市区联动”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在桥兴中学隆重举行。
为推动市区科研协同创新,由市教育局指导、市教研院主办、各区教育局科研管理部门承办,创新实施“市区联动”系列活动。去年10月以来完成“市区联动”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11个专场,邀线上线下惠及3万余名教师。本次“市区联动”教学成果推广活动是树立全市教育科研一盘棋,促进教学成果服务教育质量,践行教学成果扎根学校、扎根课堂的进一步体现。
本次活动以“修身立品,润心育人”为主题,聚焦展示桥兴中学在“修身立品”育人方式变革中的创新实践,该成果列入市教学成果省级培育项目。活动采用“现场观摩+线上直播”形式,要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原院长肖建彬等领导和专家莅临现场观摩指导。吸引了市教学成果培育中心组专家、各区骨干教师代表,深圳、珠海、东莞及贵州、广西、福建等地结对学校同仁近500人到现场参与,线上观看人数达2万人,共享桥兴中学育人改革的成果。
根植课堂:实践求真,彰显育人实效。与会人员重点观摩了桥兴中学融合“新三式”育人教学活动,三个年级共5位优秀教师,呈现了数学、物理、美术、地理、心理健康5个精品课例,全面展示“修身立品”理念在课堂中的落地实施。其中,心理健康课例《合理归因促成长》展示了融合“自主内省式”育人的课堂教学,何钰珊老师通过循循善诱、冥想清念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特色展示:“三式”育人,绽放师生风采。与会者参观桥兴中学“修身立品”特色课程及活动展示。在实践体验区,通过“动手编织一个新世界”“中医药文化”“广绣技艺”“科技创新作品制作”等主题活动作品,展示了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诠释了“实践体验式育人”的核心理念。英语talk show及道法辩论等活动,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在实施探究式、自主内省式活动的成效。学校大课间、书画社团成果展等活动,呈现学校“新三式”协同育人下的师生风采,彰显“以文化人”的校园氛围,赢得与会者高度评价。
研讨交流:智慧碰撞,共话育人未来。在研讨交了环节,兴中学校长叶常青作题为《修身立品:新时代初中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探索》的主题分享,系统介绍了学校历经十余年探索形成的“修身立品”育人模式。该模式以“三有”时代新人培养为目标,通过构建“立人”新课程体系(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课程)、推广“三式”育人方式(任务探究式、实践体验式、自主内省式),以及创新“校家社”协同机制,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提升。叶校长特别提到,学校开发的《武术》《游泳》《语言艺术》等特色课程及“五维一体”自主教育模式,已辐射至贵州、广西、福建、湖南等30多所学校,惠及师生超3万人。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原院长肖建彬教授用“震撼”“丰富”“闪光”“殷实”四个关键词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肖教授认为,桥兴中学的“修身立品”模式紧扣国家育人要求,以课程重构和方式创新破解了传统教育“重知识轻素养”的难题,其“新三式”育人模式、“校家社”协同机制和立体化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本次活动围绕育人方式变革这一热点问题,从课例研讨、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多方式多视角立体化呈现学校的实践探索,让教学成果以生动的具象呈现引领区域教育变革,不仅为广州市基础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也为跨区域教育协作提供了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