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其他 > 规划计划

二〇一〇年广州教育工作要点

  • 发布时间:2010-02-15 00:00: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的“亚运年”,我市教育系统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强化内涵发展,增创广州教育新优势,进一步提高广州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建设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一、以教育创新为重点,着力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一)筹备召开教育工作会议。

中央和省将先后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我市也将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历时数年的创建教育强市工程,凝聚了社会人心,提升了教育实力,提高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力,增强了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但是,中央和省将站在战略高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新思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对教育事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筹备召开好教育工作会议,前瞻性谋划我市未来一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全新局面。

(二)高质量做好教育发展规划。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学研究我市教育发展的目标,制定一个立足广州实际,体现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改革创新精神的规划纲要。各区、县级市要根据本区、县级市的实际做好教育发展规划,市属各高校、中职学校要根据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教育的发展规模和目标,增强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三)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是教育“创强”后增创教育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机遇。各区、县级市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以《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为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教育的新发展。2010年,我市将根据实际,建立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预审制度,按照省规定的指标体系,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育装备、教育管理、教育交流等方面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促进广州教育整体水平的再提升、再发展。

(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

一是健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健全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省、市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部署,稳步推进行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及工资待遇改革等工作。加快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教师待遇“两相当”。三是改革民办教育管理体制。认真对照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执法检查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加强整改,探索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评估监督”民办教育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委托授权机制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民办教育协会承接政府事务性管理、专业服务创造条件。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

(五)加强教育合作交流。

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落实广佛肇教育合作协议的各项政策,在教育领域与佛山市、肇庆市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促进广佛肇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推进广佛肇教育信息化合作,实现广佛教育城域网互联共享。加强职业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广佛肇三市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合作办学,中职学校招生不受地域限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相互开放,高职院校互招中职学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香港耀华教育项目”建设。

二、以均衡发展为重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务,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对完成规范化学校建设的区、县级市进行终期督导验收。教育强区(市)、教育强镇的复评和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工作要以完成规范化学校建设作为前提条件。

(二)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

2010年,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任务最艰巨、最困难的一年。必须健全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强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工程实施排忧解难,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落实校舍安全工程的各项减免优惠政策。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要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范化学校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成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督查组,开展对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行实地督查,并通报督查情况。建立校舍安全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防止孳生腐败。

(三)积极实施“百校扶百校”行动计划。

认真落实《广州市“百校扶百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办学理念、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等方面搭建帮扶平台,重点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各支援区按照“一帮一、全方位、可持续、同发展”的模式,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选派特级教师和名教师定期到对口帮扶区域的学校指导教学工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支援学校要本着“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尽心尽力、行为有效”的原则,切实帮助对口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受援区和学校要紧抓这一重要契机,借鉴支援区和学校的先进理念和方式方法,在外力的催化和推动下,进一步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四)完成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年度目标。

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实施方案》,合理划分小学招生地段,公办初中招生不与学生评价挂钩(特长生除外),逐渐取消推荐生制度。严禁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严禁捐资助学与学位挂钩。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实行常态编班,严禁以各种名义设重点班、实验班等,严格控制教学班额。签订关于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责任状,建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专项督查制度,会同市纠风、监察、财政等部门,开展对各区、县级市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专项督查。

三、以发展农村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政策。加大城区中小学对农村学校的支教力度。继续完善“教育e时代”同步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我市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继续抓好“镇村园一体化”管理模式和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试点工作,加强幼儿园办学成本和收费调研,调整公办园保教费收费标准。争取市聋人学校、市盲人学校易地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充分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示范、带动、帮扶作用,促进普通高中的整体优质发展。高质量、高标准办好市外国语学校,加快推进市铁一中学亚运城校区建设、广东华侨中学金沙洲校区建设。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大力实施“有效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集中精力抓好高中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深入研究高考政策的新变化,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举办好校长、主任、教师研修班和拔尖学生“沙龙”活动,强化我市高考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四、以做强做优为重点,促进中职教育优质发展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统筹,推进中职学校结构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中职教育的资源配置。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打造一批专业特色突出、综合实力强、与产业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具有高度示范性的中职学校和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骨干专业的建设水平,做强优势专业。规模效益并举,科学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加强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和重点实训中心的建设,打造区域性职教品牌。深化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更为紧密的校企合作途径,推动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职学校的办学和培养模式,推进市属中职学校与各区、县级市特别是农村地区学校的合作办学,以及与东西两翼学校“1+1+1”模式的合作办学。切实加强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完善电子学籍管理,加强学籍异动和扶贫学生学籍维护管理,建立“转移招生”合作机制,努力完成省、市招生任务以及招收梅州对口扶贫学生的工作。加强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善覆盖全市的职业培训网络。

五、以两个工程建设为重点,提升市属高校的办学水平

科学规划市属高等教育,积极引导市属高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推动市属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广州地区高校依托广州知识城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积极开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工程”,推进市属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上水平。继续推进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州医学院“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的建设。继续加强对市属各迎评高职院校的指导和支持,挖掘潜力,积极应对评估工作。加快落实广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用地,加快广州医学院新校区建设。通过建设国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一步改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增强其在我市乃至全省、全国高职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继续加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我市社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继续推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易地建设工作,争取进入省职教园区。以“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项目为切入点,把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开放(远程)教育基地”。

六、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以德育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宣传亚运、服务亚运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城市归属感。培育学校特色志愿服务队,促进学生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以“五四”系列活动、“生活的准则”征文、书信节、成人宣誓等品牌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继续办好“学生频道”网站和《打开心天空》《七彩年华》等品牌栏目,巩固和拓宽德育阵地。加强少先队的“推优入团”工作,强化少先队与共青团的衔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及周边出租屋、饮食、交通及网吧、歌舞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加强学校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车管理,推进校车GPS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和安全信息发布系统。

(二)以教育科研引领教育教学。

开展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五批)课题和市属高校科技、社科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认真编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首批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建设阶段性检查,组织第二批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申报评审工作。开展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打造凝聚力强、优质高效的教研团队。加强学科教研会和特约教研员的管理,开展建设学科教研基地的试点工作,整合发挥全市特级教师、名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拓展常规教研工作的基本队伍。以“项目、人才、科研平台”为抓手,加强市属高校科研工作。

(三)以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

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推进市教育科研网的优化和扩容工作,优化“教育e时代”教育宽带网的应用系统,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加大异构资源的整合力度,启动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丰富我市教育信息资源库,强化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共建共享、统一调度、合理利用,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实施《广州市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2010-2015年)》,从装备配置、网络接通、资源供给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下乡步伐。组织实施“师生信息素质提升行为计划”和“缩小‘数字鸿沟’行动计划”,促进我市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水平的新提高。

(四)以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深入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制定和实施《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细则。配合做好亚运会的各项工作,开展“健康亚运”学校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完善艺术教育设施,落实艺术教育课程,组织广州市第十一届学校合唱节及迎亚运广州市学生美术、书法、摄影比赛展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抓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的防控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少年军校和学生军训工作。推进中小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绿色学校和青少年科普基地建设工作,加强青少年科普谷网站建设,组织各种科技竞赛和科普活动,承办好“第十一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

七、以提高素质为重点,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组织新教师宣誓活动,举办“师情飞扬”第二届教师艺术节,展现教师风采。实施广州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工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校长和教师立功、立德、立言,成功、成名、成家。加大统筹力度,进一步做好城乡教师交流和支教工作。做好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管理、协调和招聘、接收工作。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工作,进一步落实教师待遇“两相当”。建立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长效机制,加强临聘教师管理,杜绝出现新的代课教师。加强教育工会和教代会建设,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重视落实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注重发挥关工委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八、以廉政勤政为重点,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

(一)进一步加大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成立市教育局党建学会,推动市教育局系统党建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整体性、建设性的思路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加快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积极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以重要岗位、重点部位工作人员为对象,加强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等教育,实现廉政教育制度化。推进廉政制度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加强行政监察和廉政监察,重点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建立健全民意调查制度,完善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建立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有效机制,建立重大事项廉政风险评估和防范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力度,逐步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和公告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和检查。加强审计监督,抓好审计整改。加大案件查办力度,重点查办党员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处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的案件。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力度。

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市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加快推进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政府新闻发布与舆论危机处理的工作机制,加强教育宣传,及时向媒体和社会通报真实权威信息,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质量,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加强教育立法,推进《广州市校园安全条例》立法工作。推进校务公开,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加强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加强对社会用字用语的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文字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