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其他 > 规划计划

2013年广州教育工作要点

  • 发布时间:2013-02-25 00:00: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一、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全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进一步增强了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东省加快建设全国南方教育高地的全面提速,为我市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也给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站在新起点,面临新形势,广州教育肩负新使命,期待新跨越。我们一定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统一到省、市的战略规划上来,不断提高和深化对新形势下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的认识,提高领导和驾驭教育工作全局的能力,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努力增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优势,为早日把我市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而努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一个统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努力促进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增强两个功能始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努力为我市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核心任务服务,为整体提升学生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服务。

明确三个目标始终坚持根本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实现近期目标——争当南方教育新高地排头兵,抓紧实现现实目标——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力争四个更加将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的重要地位,力争广州教育更加惠民;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力争广州教育更加开放;坚持改革创新这一发展动力,力争广州教育更加具有活力;着力打造教育特色、淬炼教育品牌,力争广州教育更加具有品位。

打造五个教育即打造有利于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和谐教育;打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打造有利于制度完善、创新发展、品牌彰显的活力教育;打造有利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的公平教育;打造有利于政风行风提升、教育环境稳定的满意教育。

二、2013我市教育工作要点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新型城市化发展全面铺开的重要一年。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力促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和谐教育、素质教育、活力教育、公平教育、满意教育,力争“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争当建设南方教育高地排头兵,为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作出新的贡献!

(一)着力打造和谐教育。

力促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有新突破。加快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深化实施“1+N”工作方案,进一步办好公办幼儿园,资助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强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和学前教育人才队伍培养,力争到今年底各区、县级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30%以上,75%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市规范化幼儿园标准,60%以上的专任教师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70%以上专任教师具备相应资格,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

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新成效。深化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年活动,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各区、县级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深化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开展回头看督导检查,督促各区、县级市政府兑现学校达标建设承诺,全面推进民办学校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启动第二期百校扶百校行动计划,做好北部山区镇学校帮扶,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均衡化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遴选和资助。

力促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上新水平突出文化立校和内涵建设,组织开展第二批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申报、评审工作,加大对第一批立项课程的检查指导力度,推动普通高中学校整体优质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普通高中教育整体发展。组织召开我市基础教育课堂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组织编写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坐标丛书,总结课改经验,推广课改成果,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加大高考备考的研究与指导,巩固和提升普通高考水平。

力促职业教育优化发展上新台阶。按照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广州教育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做好市属中高职院校组团分批进驻规划,实现“上接”(贯通中职、高职、应用性本科)、“内合”(校企合作、校地结合)、“外应”(国际化办学),力争今年底前启动第一期入驻学校项目建设。以广州教育城建设为契机,研究制定我市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机构优化方案,优化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组建市级重点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中职专业布局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与广州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专业簇群。加快健全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区域职教品牌,加大对我市5所全国中职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的支持和指导力度,加强9所国家、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内涵建设,指导具备条件的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参评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实验,深化精品课程建设。健全中职学校质量监控、保障和评价制度。继续做好技能竞赛工作,推行双证书毕业制度,完善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力促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有新成果。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加快广州医学院更名和新校区建设,加大市属高职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力度,推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层次应用技术教育工作,深化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高等教育本科质量工程和高职内涵建设工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实施工作。加强高校科研,积极培育协同创新项目,推进市属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实现地方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组织开展首届市属高校羊城学者科研项目验收和第二届组织实施工作,做好首批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项目验收和第二批申报立项工作等。配合做好广州大学城提升工程。加快广州开放大学建设。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力促特殊教育跨越发展有新进展。坚持特教特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我市特殊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12-2016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统筹全市特殊学校规划和布局,加快市盲人学校、聋人学校新校区建设,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争特殊教育学校年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专业教师。以完整化发展为目标,加强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完善学科设置,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延伸,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覆盖各年龄阶段、形式多样的特殊教育体系。

力促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有新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抓紧制定具体落实办法、扶持政策等系列配套文件。进一步加强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改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年检制度和招生广告备案制度,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加强民办教育行业管理与服务,健全市、区(县级市)民办教育协会组织,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服务等机制;继续发挥市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作用,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协调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继续教育,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群众团队和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职工教育,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幅提高继续教育参与率。着力加快终身教育体系中薄弱环节建设,推进社会教育网络建设,全面发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老人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加快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促进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着力打造素质教育。

创新发展德育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实施经典诵读、第十届中小学生书信节、第八届中小学生读书节等德育品牌活动,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切实加强德育校长、团队干部和研究团队等队伍建设,健全区、县级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建立16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继续做好新一轮创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迎检及德育绩效评估总结工作。加强对省市德育和心理课题指导,促进德育科学研究上新台阶。

加强学校体育及卫生、艺术、科技、国防教育。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与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中小学生视觉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价体系,出台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学校和学生开放办法。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提升工程。优化艺术课程设置,建设一批艺术重点基地学校,扶持和打造一批艺术品牌项目;组织广州学生交响乐团每年10场公益演出,办好全市第二届大中小学生西方艺术创意设计大赛、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合唱节等特色活动,做好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组队参赛工作。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工程。以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为载体,组建广州大学城青少年科技教育拓展中心,继续实施英才翱翔2158计划,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国际青少年科技实践竞赛等活动品牌。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培养机制。继续做好学生军训工作,组织策划全市学生军训阅兵活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首要任务,以优化课程设置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抓手,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关键,推进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创新,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具有广州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科核心能力养成的评价体系,构建遵循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各学校和各区、县级市立足实际,深挖潜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学校教育有特色,区域教育有品牌,全市教育有品位。

(三)着力打造活力教育。

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落实财政加大对教育投入和法定增长制度,逐年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合理安排教育经费,建立和完善向教育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工作倾斜,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及困难群体倾斜的经费投入制度。建立基建预算项目库,做好对区、县级市基建项目地方教育费附加资金统筹管理。深化教育系统财政绩效管理,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的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完善教师培养和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完成我市教育系统第三批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认定,开展市优秀教师选拔和表彰工作;探索建立开放、多元的教师自主修学机制,优化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合作模式,提升教师继续教育实效。研究实施民办教育、中职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培训项目。深化卓越中小学校长培养工程,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优秀的中职、中小学校长队伍,培养形成具有教育家意识的校长群落和教师群落。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发展性流动和成长性流动工作,推动师资在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流动,努力促进师资均衡发展。继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做好学校实施聘用制度后人事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两相当规定,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开展国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完善教育科研与信息化创新机制。抓好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第一批中期检查、第二批开题以及第三批申报立项工作。完成第九届市教学成果奖评选。深入落实国家“2011计划,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联盟,激发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促广州大学、广州医学院等创建国家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做好第十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相关工作。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上线发布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云平台,系统优化宽带网络校校通,重点突破优质资源班班通,探索实现学习空间人人通。启动智慧教育体系建设,建设覆盖全市基础教育学校的学科智慧教学职称系统,有效支持教学改革。实施中小学智慧校园工程,试点建设6所样板校,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形成区域性推广方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进一步推动教育督导机制完善、模式优化、效益提升,建立和完善督学责任区目标管理机制,推动督导工作常态化。按照推进有力度、目标有高度、举措有效度的工作原则,加快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力争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继续开展等级学校(幼儿园)评估以及教育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督导评估在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完善教育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利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利契机,大力实施国际交流合作一区、两平台、三板块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广州教育国际合作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际课程,稳步推进普通高中国际部建设,探索建设国际学校,着力研究解决困扰基础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审批、收费等难题。继续推进广州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学与美国卫斯理学院、广州医学院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继续做好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品牌交流项目,提升广州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着力打造公平教育。

扎实推进招生考试改革。稳妥推进公办幼儿园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工作。开展中考封闭命题改革,全面实施中考体育考试新方案,切实做好普通高中学校分区招生、指标到校工作,完善广州职业教育网招生服务功能。贯彻落实省异地高考方案,探索制定市异地中考政策,做好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做到阳光招考、公平招考。

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中职教育农村户籍学生免费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力度,完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工程,促进都会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辐射,影响和带动两个新城区、三个城市副中心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积极开展《中小学建设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及中小学建设控制性导则》的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使教育发展与城乡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结构、城市规模相协调。大力推进北部山区帮扶和百校扶百校工作,积极推动各区、县级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继续开展教育强镇复评,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扶贫开发对口支援工作。树立对口帮扶长期化工作思想,继续做好第一轮帮扶丰顺县潘田镇新东村和从化市鳌头镇桥头村后续跟进工作,壮大两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巩固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成果。全面实施增城市荔城街庆东村美丽乡村建设。认真开展民族教育,继续做好内地新疆班、西藏班工作。

(五)着力打造满意教育。

切实加强机关和系统党建。大力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掀起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的新高潮,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动员全市教育工作者以更高的工作热情投入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伟大实践,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落实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化实施机关党建创新亮点示范工程,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评价好的标准建设好每一个党支部,举办机关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培训班,强化党务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党员意识,不断提高党务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突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着力整治懒散奢等不良作风。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抓好纪律教育月活动,推动建立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贯彻中央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意见,推动群团工作创新发展,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深化政风行风建设。深化政风建设,及时总结创先争优活动做法、成效和经验,推动创先争优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能。继续推动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强化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提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将规范办学、规范管理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严格规范招生、收费行为,严格规范学籍、文凭管理。优化教育门户网站,加快推进网上审批,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教育信息。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完善市、区(县级市)、学校宣传队伍建设,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办好教育微博,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对教育工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继续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意见办理工作。

维护教育安全稳定。贯彻落实市六五普法规划和五五依法治理规划,推进重大教育政策、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完成《广州市中小学校教代会工作暂行规定》修订筹备工作。认真开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筹备召开依法治校现场会,推动各区、县级市依法治校工作均衡发展。完成《广州市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条例》修订准备工作,力争列为2014年市人大正式立法项目。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市中小学生应急避险训练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教室照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突出抓好校车安全管理,加快制定市校车管理实施细则,完善校车许可具体办法,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专项治理,会同各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校车运营、财政补贴、税费优惠等问题。落实教育系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提高教育后勤产业安全生产能力,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

 

 

 

 

名词解释

 

1.两基:即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1+N”工作方案:即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深化实施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其中,“1”即总体思路性文件《印发广州市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办函2012107);“N”即配套支持性文件,目前包括《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属公办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府办函〔20127号)、《印发广州市公办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穗教基教〔201276号)、《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办幼儿园认定标准(试行)的通知》(穗教基教201281)、《关于调整我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通知》(穗价〔2012233号)等配套文件。

3.体育2项目:是指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广州市适龄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是指由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共同推动的公共卫生项目,免费为广州市适龄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为检查后符合适应症学生进行窝沟封闭,是有效预防儿童龋病,推进儿童口腔疾病防治的一项重大举措。

5.“2158英才翱翔计划:是指十二五时期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遴选培养200位优秀科技骨干教师,择优扶持建设100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幼儿园),遴选培养500名科技特长学生,开发建设80门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的地方特色科学教育课程和教材,推动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保持全国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6.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学法的基础上,编写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钻研知识和探求方法。后教主要是通过交流展示学习成果,生生互教,针对学生存留的困惑与发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讲到实处,点到关键,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研学后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7.白云区生态课堂:指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生态的眼光、态度与方法观察、思考、设计课堂,在情境体验合作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目标生成、自主学习、反馈提高的教学过程,实现对学生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真知学习和高尚人格培养的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提倡教育回归自然本真,让课堂实现生态蝶变。

8.天河区经典教育:指诵读学习经典教育,旨在重建文化自信、重构文化灵魂,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少年构建正确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天河区经典教育开创了广州四个第一,即第一个把国家语委的经典诵读上升为经典教育,第一个把经典教育纳入课程管理,第一个实现将经典教育在同一时间不同学段全覆盖,第一个将经典教育作为区域性教育特色推广实施。

9.萝岗区六要素课堂教学模式:即由知识、能力、情意,主动、互动、能动六个要素构成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有机体。

10.增城市课堂教学改革共同体即建立基于区域内校际交流与合作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整合区域资源,使区域内学校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共享研究成果,共建课堂改革研发中心、辐射中心和示范中心,带动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共生共荣。

11.一网、一平台、两库、四中心:一网指市教育科研网,一平台指广州数字教育城,两库指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育教学应用资源库,四中心指教师学习发展中心、学生学习发展中心、教育电子政务中心和社区学习交流中心。

12.一区、两平台、三板块:即我市教育国际发展的战略思路,一区指广州教育国际合作试验区,两平台指南沙新区和中新知识城,三板块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

13.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贯彻落实2011424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14.扶贫开发双到即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15.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城市副中心:一个都会区指中心城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北二环以南、萝岗区南部(不包括知识城)、番禺区北部(沙湾水道以北)。两个新城区指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三个副中心指花都、增城、从化三个副中心城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