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其他 > 规划计划

“十一五”时期广州教育工作总结

  • 发布时间:2011-01-01 00:00: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全局,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师队伍素质更加优良,教育教学质量攀上新高峰,圆满实现创建省教育强市目标,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的创新力、影响力、辐射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排头兵作用,为广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强化教育优先发展,实现创建省教育强市目标

  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把教育事业纳入公共服务均等化、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的范畴,纳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范畴,纳入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范畴,整体规划,重点保障,优先发展,充分发挥了教育事业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年来,我市教育经费总投入持续增加,市本级年度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不低于15%,其中,2010年投入24.94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1.86亿元,增长了8%。2006-2009年新增竣工建筑面积232.1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了172.7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3.9倍。各区、县级市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区、县级市教育经费财政支出不低于本级财政总支出的25%。此外,我市各级政府还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解决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

  “十一五”时期,市政府组织实施了中小学综合改造工程、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程、教育e时代工程,全面推进教育强镇、教育强区、教育强市建设工作。从2005年开始,我市教育“创强”的重心开始从中心城区向农村地区,从中心镇向一般镇迅速推进。2005年至2007年,市、区两级财政共筹集资金近50亿元,加速发展农村教育,其中,市本级财政补助资金投向农村地区达12.8亿元,占市本级“创强”补助资金总额的85%,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五年来,全市新增省教育强区(县级市)7个,省教育强镇25个,2007年12月高分好评通过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2010年,实现100%的区、县级市成为省教育强区(县级市)、100%的镇成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教育“创强”成功后,各区、县级市在新的起点上抓紧谋划教育的新发展,越秀、荔湾、天河、海珠、番禺、萝岗等区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越秀、天河区已经顺利通过了“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番禺区也将于2011年3月接受督导评估。

  拓展了教育交流空间。广佛教育城域网互联共享工程、广佛肇职业教育互相招生和技能竞赛、广佛肇教育人才合作与交流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实质进展。穗港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从2005年起至今已有71所中小学结成姊妹学校。五年来,我市共组团82批700多人次到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接待境外学习考察团90批近5000人次。尤其是2010年广州“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的成功举办,更是搭建了市属高校与亚洲国家和地区高校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这是我市教育史上承办的规格、层次最高的教育盛会,来自亚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中外大学共16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会议组织工作和会议成果表示非常满意,还特别委托国务院办公厅通过省委办公厅来电致谢,教育部也专门向市教育局发来了感谢信。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市教育交流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切实履行政府职责,充分保障市民群众的教育权利

  一是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十一五”时期,政府切实强化教育的公益性,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让教育更加广泛地惠及市民群众。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书本费,2008年秋季实施城镇免费义务教育,2009年实现农村和城镇免费补助标准一致,小学为576元/人,初中为824元/人。2010年财政投入1.78亿元,惠及72.5万学生。

  二是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政府扶助覆盖面更加广泛,在全省率先实现免费特殊教育。落实对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补助制度。加大职教扶贫力度,五年来共投入911万元,资助465名从化、增城市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入读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投入2724万元,资助2719名广州市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和梅州对口扶贫生免费入读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推进大、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惠及中职学生9.5万人,资助金额达24,772万元。市教育基金会共投入2404.69万元用于奖教奖学等,惠及师生12.6万人。

  三是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十一五”时期,我市认真履行流入地政府的职责,通过调整生源流向,公办民办共同分担,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50.12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其中初中学位10.05万个,小学学位40.07万个,占我市义务教育总学位数的40%,就读公办学校的人数超过了1/3,实现了国家规定的“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目前正在朝着“以公办学校为主”的目标迈进。2010年,为了保障农民工子女依法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局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外来工入户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越秀、番禺、南沙、增城、从化等区、县级市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2010年,财政投入469.3万元,对符合政策入学的2.46万名农民工子女进行了专项补助,有力保障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满足市民多元化教育需求,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十一五”时期,为了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我市坚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科学、持续发展,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010年,全市三周岁及以上儿童入园率达114.9%,比2005年提高了20.5%,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共建有中心幼儿园36所,学前班人数由2007年的20,968人下降到现在的863人,基本消除了学前班。确立了白云区钟落谭镇、番禺区钟村镇、花都区花山镇、从化市温泉镇、增城市石滩镇等一批“镇村园一体化”管理模式市级试点,积极探索加快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策略。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确立了35所不同体制类型的幼儿园作为课改试点园,以点带面促进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是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2010年全市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1048所,与2005年相比,撤并了规模过小、用地面积严重不达标的小学、初中265所。进一步落实了义务教育政府责任,健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加快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2010年,基本完成了市政府纳入民生工程的100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目前,全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858所,覆盖率达79.3%,其中天河、越秀、番禺、南沙等区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大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制定了《广州市中小学校舍(含中等职业学校)2009-2011年安全工程规划方案》,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2.03亿元,其中区、县级市投入10.6亿元,市本级投入1.43亿元,加固校舍32栋67.46万平方米,重建校舍85栋26.65万平方米。实施“百校扶百校”行动计划,已累计外派干部互派教师任教、挂职122人,开展教学业务指导1.88万人次,开展团队帮扶活动87次,参与学生近2万人。实施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实施方案,组织对各区、县级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问题专项督查,有效控制盲目“择校”现象。开展春秋两季义务教育工作督查,有效保障了义务教育的正常教学秩序。“十一五”时期,我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越秀、番禺区成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残疾儿童教育得到加强,巩固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

  三是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普通高中优质教育需求,加速推进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全市现有示范性普通高中27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学校1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提供的优质学位达到50%;省、市一级普通高中104所,比2005年增加了92所,增长了93%;省、市一级学校提供的优质学位占普通高中总学位数的90.61%,比2005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普通高中向周边辐射,投入2亿多元,在南沙区重建广州外国语学校,市铁一中学、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分别在亚运城、金沙洲、大学城建设新校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全市已有69所学校通过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市普通高考稳居全省龙头,始终在高位运行,连续21年续写辉煌,2010年普通高考在2009年创新高的基础上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12%的考生达到重点本科线,52%的考生达到本科线,93.51%的考生达到大专线,向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我市内地新疆高中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年来,我市内地新疆班共招收新疆学生760人,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高考上线率达100%。

  四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时期,我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64所,比2005年减少了40所,在校学生则增加了9707人,校均规模则从2005年的1221人增加到2135人,增加了914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明显加强,全市现有2所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22所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6所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3个;省级重点建设实训中心8个;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取得新成效,逐步确立了学历和技能并重的人才观,在全省率先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有14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加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牌子;实行弹性学制,建立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合作办学、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式培养等办学模式;2010年,启动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和“五年一贯,三二分段”中高职联合培养试点工作。五年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共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24万人,职业教育学校数、年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均居全省地级以上市首位。学校、市、省、国家四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初步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稳居全省之首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为我市职业教育的亮丽品牌,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代表团共获得了8金9银13铜的佳绩,并在电工电子、美容美发、烹饪、农业类等竞赛项目上实现金牌突破。

  五是大幅提升市属高校的竞争力。按照“做强、做优”和立足广州、服务全省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工程”,强化内涵发展,市属高校的规模、质量、科研水平、专业建设等均得到显著提高:广州大学、广州医学院均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成功获得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被纳入全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广州医学院,实现全省地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广州大学“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由广州医学院牵头,钟南山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呼吸系统疾病与损伤基础研究”项目获得“973计划”立项,市属高校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已进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优秀高职院校,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市属高校有在校大学生16.23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2.8万人,增幅达20.8%;其中博士生76人,是2005年的6.3倍,硕士生2219人,是2005年3.1倍,研究生规模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有两院院士3名,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71个,博士点、硕士点大幅增加;有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市属高校的办学特色正在逐步形成,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市属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0%以上,位于全省高校先进行列,其中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自2001年全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曾3年位列全省高校之首。

  六是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增设民办教育处,强化政府对民办教育的管理职能,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2008年起,设立广州市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资助和奖励民办学校,至今已安排3000万元,资助奖励了253所民办学校(未含民办技工学校)。除广州民办教育协会外,还有7个区、县级市建立了民办教育协会,其在服务民办教育、促进民办学校自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落实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实行同等水、电、气价格标准。开展民办学校规范办学专项检查,完善了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广告备案和年检工作,促进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十一五”时期,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成为我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有民办教育机构1983所,在校学生101.27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298所,小学159所,中学161所,在校学生(幼儿)分别占全市总在校学生(幼儿)的79.41%、31.86%、17.84%,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30.23%、7.91%、6.52%。

  七是成人教育进一步规范。以成人高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企事业单位为阵地,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工教育,形成了完善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脱产与业余进修相结合的成人教育体系。全市现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11所,结业生49.12万人,注册生52.34万人。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强,100%的镇建有镇一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大部分村建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市市级以上示范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比例达到89%。五年来,共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2.9万人次,培训后就业30.2万人,平均年培训量16.58万人次,培训后就业6.04万人。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参加累计50课时以上学习培训的职工人数占全市职工人数的40%以上。加强社区教育,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2006年,我市被全国妇联、民政部、文化部等5部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2009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加挂“广州社区学院”牌子,成为推动我市社区教育的指导和服务机构。“十一五”时期,全市新增荔湾、越秀、海珠等区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萝岗区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建成了具有示范作用的中心城市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应用群。

  四、抓住关键,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我市一直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教育事业的核心位置。突出师德教育,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涌现了一大批师德高尚、贡献突出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钟南山院士当选为“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教师聘用制,积极创设教育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人才引进和培养并举,仅2010年,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和局属学校就引进人才1409人,其中接收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878人。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建立了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三头并举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格局。2010年,实现教师网络远程全员培训12.2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了9.27万人次;1177所学校参加校本培训,覆盖率达70%,是2005年的2.1倍;骨干教师市级以上面授培训5983人次,是2005年的2.3倍。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成为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试验区”,并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启动了广州市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了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教学名师、名校长和教育专家。完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在中小学校实行绩效工资,教师待遇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教师待遇“两相当”,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和公务员收入同步增长机制。2010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从2005年的4844元增加到6557元,增加了1713元,增幅达35.4%。整体解决了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全市2005名代课教师通过“代转公”考试、转岗培训、辞退等途径得到妥善解决,其中,1237人通过“代转公”考试和公开招聘考试转为公办教师,占61.7%,78人得到转岗安置,占3.9%。教育工会和教代会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五年来,我市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基本形成。2010年,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98%、99.62%、99%,比200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普教系统有省特级教师225人,比2005年增加了78人;高级职称教师2.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02万人;有省、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名教师46人。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五、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全面建设教育e时代工程,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建成了全国基础教育规模最大的光纤城域网,光纤总长度超过了2万公里,覆盖了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全市中小学校的计算机生机比为7.3:1,师机比为0.92:1,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课室比例达87.25%,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装备现代化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90%的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课时占总课时数的62.8%。我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应用最好、管理最规范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教育e 时代工程被信息产业部评为“全国首批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统一建设了教育系统办公信息交换平台,成为教育部教育电子公文交换试点区,是全省5个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示范点之一;市招生考试应用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招生考试全方位、网络化管理,为招生考试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社会提供了快速、准确、便利的服务;建设了全国领先的教师继续教育网、教师教学资源库、网络教研系统,率先在全省实行教师继续教育网上报名、网上选课、网上学习、网上登记学分并出具学分证明,95%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通过网络开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了网络平台和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强化德育首要地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优化德育模式,大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创新德育内容,实施《广州市学校德育系统设计方案》,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建立了243所家长示范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以“五四”系列活动、“生活的准则”中学生征文活动、中小学书信节、成人宣誓等品牌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德育实践,“学生频道”网站和《打开心天空》《七彩年华》等成为品牌栏目。夯实道德体验阵地,拓展道德实践平台,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全市在册青年志愿者达80万人,近50万名学生直接参与了广州亚运和亚残运志愿者服务,为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作出了贡献。

  二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五年来,我市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环节,在组织、经费、师资、制度、过程等方面加强保障,先后印发了《转发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意见的通知》《广州市中小学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案》及各学年度普通高中课程开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实施了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方案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加关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等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素质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发了一批具有广州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同步教学资源包等课程资源;建立了学分认定、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制度,教学评价的目标更多元、方式更多样;扩大了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进一步完善了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三是以科研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全市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优质高效、素质精良、凝聚力强的教研、科研团队。五年来,全市共投入科研经费5.8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9倍;共立项国家级科研课题19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18项,厅市级科研课题733项;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研成果奖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9项,其中一等奖14项。市属高校的科研水平大幅提高,开展了创新学术团队评选,“羊城学者计划”是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以项目带动人才发展的科研行动计划。五年来,市属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获863项目5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207项,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16项,国家社科基金30项。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攀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全面推广中小学“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历年参加省级以上各项竞赛成绩均名列前茅,并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中学生足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建立了完善的艺术教育设施,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学生艺术素养明显提高,学生艺术团体参加省、全国、国际竞赛屡获金奖。通过科技教育特色项目评选、青少年科技活动总汇演、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等一系列科技教育品牌特色活动,青少年科技教育蓬勃开展,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连续25届名列全省第一,创建首批省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学校5所。重视环境教育,有国家、省、市一级绿色学校(幼儿园)885所,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

  七、依法治教,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逐步完善了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教育监督,实施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大力推动政府落实基础教育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党建理论研究工作,成立市教育局党建学会,开创教育系统党建理论研究工作新局面。顺利承办第二届四次全国部分城市中小学党建工作座谈会。大力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以重要岗位、重点部位工作人员为对象,加强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等教育,实现廉政教育制度化。推进廉政制度创新,全面推进“阳光工程”,在招生考试、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切实加强教育收费管理,11个区、县级市创建成为省教育收费规范区;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治理,2010年共查处违规收费1宗,比2005年减少了18宗,违规金额从221.97万元下降到20.4万元。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环节,规范审批流程,五年来共废止教育规范性文件635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教育情况,五年来共办理建议提案419件,办复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大力开展“深化服务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建立了学校民主管理星级考核制度,市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市教育门户网站被评为全国地级以上市教育门户网站50佳。加强法制宣传,顺利完成了“五五普法”、“四五依法治市”迎检验收。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持续加强,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摊档点及校巴、消防等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有省安全文明校园30所,市安全文明校园129所。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建有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8所,2007年,我市顺利通过了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八、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关于反馈2008-2009年度“基评”评议结果的通知》中反馈的问题。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党委副书记亲自督阵,积极整改,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妥善解决盲目“择校”问题。针对市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盲目“择校”问题,采取强制性政策与区、县级市教育局和局属学校签订逐年减少义务教育择校生责任书:从2010年开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即2010年控制在30%以内,2011年控制在20%以内,2012年控制在10%以内。同时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百校扶百校”工程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热。

  二是果断解决过多的教育评估和检查问题。针对基层单位反映强烈的评估检查项目过多过滥的突出问题,市教育局党委把它作为重点整改项目和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评估工作统筹协调小组,认真整改。目前,已将原有的近20多个评估项目精简为10项,切实减轻了学校负担。同时,明确规定各类必要的检查,必须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进行。

  三是努力解决绩效工资问题。统筹调整市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和教育支持机构教职员津贴补贴水平。抓紧研究绩效工资的配套办法,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相关规定。对部分区、县级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仍存在差距的问题,要求相关区、县级市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克服困难,落实资金,逐步消除差距。

  四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和学生作业数量。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此外,禁止违规补课,严禁学校以任何名义举办或参与举办(含租借场地)面向义务教育学生的各种辅导班,严格规范教材教辅的使用。

  五是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加强办事程序和规定、监督机制建设。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与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事流程。市教育局门户网站已与广州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立了链接,网上办事平台栏目建设已完成。

  六是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执行调研工作制度,加强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坚持依法决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库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教育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强化决策责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的统一。

  此外,我们还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做好了教育扶贫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加强了对梅州市丰顺县潘田镇新东村的“双到”扶贫工作,投入107万元,21户贫困农户共86人实现脱贫。二是认真做好对西藏林芝地区、广西百色地区、梅州地区的支教工作,在资金及资源共享、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等软件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三是加强了对新疆疏附县的对口援助工作,制定了教育对口援助规划,启动了教师干部对口援助计划。

  “十一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成绩显著,教育事业迈进新的发展阶段,成绩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辛勤耕耘、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展望“十二五”,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展,教育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教师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有待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盲目“择校”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待更好地解决等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