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21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穗教案〔2019〕137号
冯昭扬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创造性落实国家八部门近视防控<实施方案>的建议》(第4021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与冯昭扬委员于6月25日进行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十分赞同你们提出的《关于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创造性落实国家八部门近视防控<实施方案>的建议》。你们提出的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进一步改善视觉环境、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深入开展科研等建议,对于推动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构筑防控体系,提高驾驭近视能力。我局整合区域内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医疗等丰富资源,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共建了“广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心”,成立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专项工作长效机制,统筹近视防控工作。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护眼知识。每年结合全国爱眼日,
制作一系列护眼视频、微信推文,向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广州市在全国创新建立医学院校大学生带动中小学生开展预防近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自2015年以来,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1000多场,内容涵盖视力不良等学生常见病防控教育,每年服务学校300所,覆盖学生约90万人次。2019年5月,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进行遴选推荐,组建成立我市学校近视防控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将分赴11个区对学校的师生、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近视防控科普宣讲服务,指导基层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儿童青少年、家长和社区各界对近视防控的认识。
三是开展学校卫生监测,改善课室视觉环境。按照国家、省卫生健康委“双随机”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学校教室照明“双随机”卫生监督抽检监测。2018年,我市有部分学校因教室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设置不符合《学校卫生综合评价》,已督促学校做好整改,切实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此外,2018年初,市教育局启动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备改造工作。指导各区对1420所学校的60995间普通教室、功能教室、其他场室进行深化改造。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经费5.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1亿元,用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民办学校改造所需经费、深化改造阶段全市所有学校的普通教室和局学校所有教室改造经费。
四是保证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体能。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确保全市所有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全面普及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推进落实家庭体育作业,让学生从家庭走向户外,参加户外锻炼,形成校内校外家庭三层锻炼格局。
五是运用科研成果,实施有效干预策略。从2009年开始与
中山眼科中心合作,开展为期3年的近视眼防控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干预后结果显示,增加户外活动能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研究成果已经发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并为教育界和眼科界接受积极推广实施:将“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为干预手段”编写到《小学生护眼读本》、《中学生护眼读本》、《近视防控健康教育读本(小学生篇)》及《“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视频中,积极倡导学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加强学生视觉健康知识普及和良好用眼习惯养成教育。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认真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成立广州市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要求各区也要相应成立区级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由市教育牵头,联合财政、卫生、人社、市场监管、体育、广电等部门,制定《广州市综合防治儿童青少年实施方案》,建立专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学校近视防控宣传教育。
以“广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心”为基地,联合眼科专家团队,组成我市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主体力量,开展以全市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近视眼防控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医校协同机制,统筹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广州市学校近视防控宣讲团,每年到各区开展青少年预防近视主题宣传巡讲活动。
(三)强化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监督学校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实施中考体育改革,优化体育素质评价内容,调整部分项目标准,增设球类考试项目,完善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要求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建议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间休息时间,学校要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避免学生长时间坐在课室。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以体育锻炼为主,鼓励小学课后托管开课前用3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等体育锻炼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能。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并让家长督促检查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四)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实施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灯光照明设备深化改造。争取在2019年完成功能教室、其他场室的灯光照明设备深化改造。二是加强对新建学校建设的指导。新建的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建设基本试行标准》、《广州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技术指引》进行建设,落实防控近视眼的设施设备。三是加强学校课桌椅采购和配套管理的指导。教育装备部门要按《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采购课桌椅,学校每学期要根据学生的身高对课桌椅进行调整。四是积极配合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专业部门研究教室天花、地面、墙壁、课桌面的反射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室视觉环境。
(五)开展防控科研工作,科学指导近视防控。
支持眼科科研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生防近科学研究工作,联合开展近视健康促进的综合干预模式,并对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进行调研,积极推进户外活动,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应用、评价和推广。
感谢你们对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9年7月22日
(联系人:陈静仪,联系电话:2208373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