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62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穗教案〔2019〕154号
郑赛梅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我市中小学有序推进原创音乐创作的建议》(第4062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与您在7月26日、28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对市教育局工作的大力支持,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关心,对中小学原创音乐创编的关注,你们的建议对有序推进中小学原创音乐创编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主要工作
近年来,市教育局以打造“世界前列、全国一流、广州特色、示范引领”的现代化教育为目标,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美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推进落实《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有序推进鼓励音乐创作方面的发展。
(一)立足音乐教学推进原创音乐创编。一是在音乐课堂渗透原创理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落实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教育理念,开展学生音乐创作教学,在保证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特点、抒发自身情感。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立足学校咸水歌的校本课程,每年都进行童谣创作。提倡地方特色音乐教材与课程音乐新创作品融合使用。如《广州音乐》《广府文化读本》。二是组织音乐教师创作能力培训。鼓励音乐教师转变新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开展音乐教学,并以“音乐课堂中渗透音乐创造理念,让学生们在参与音乐审美的听、唱、奏、动、视、创、议等音乐活动中得到音乐创造思维的培养,感受音乐的美感”为主题组织音乐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学习研讨。三是推进学校进行原创音乐创编。各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开展音乐创编,涌现一批原创节目:东山培正小学《广府童谣大创新》、中星小学《又见落雨大》、汇泉实验学校《粤语童谣连连唱》、中山二路小学《校园生活do、re、mi》、文德路小学《粤小凤》。海珠区少年宫推出首部原创大型多媒体儿童舞剧《哥哥》、原创节目《旗开得胜》等。
(二)搭建音乐创作平台推进原创音乐创编。一是举办原创童谣征集活动。由市文明办牵头,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等单位共同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优秀童谣作品,2018年全市收集优秀童谣186首,推荐11首参加全国优秀童谣评比。二是举办各类展演比赛。市教育局定期举办“羊城学校美育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粤韵国风恰少年”岭南传统文化展演等艺术活动,设置原创音乐节目专场演出,通过展演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原创音乐创作。越秀区开展“爱国爱家乡,做文化越秀人—粤语童谣,粤唱粤流行”活动,鼓励学校开展创作,比赛活动引起各学校高度重视,创作了《剪纸仔》《小小红船到校园》《荔林雨韵》等一批原创作品。白云区结合区内学校实际,开展岭南粤语童谣创编工作,组织白云区黄边小学、江村中学等8所中小学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同时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进行二次创作与原创,不断提升岭南童谣创编的整体水平。通过鼓励学校开展原创音乐创编,各学校原创作品、精品不断涌现,并在各类全国艺术展演、比赛中获奖。
(三)扎根校园文化推进原创音乐创编。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结合美育教育发展,因地制宜的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艺术特色,如:民乐、合唱、舞蹈、粤语童谣等等,积极积累创作一批经典、有艺术性、有时代风范的艺术精品。二是推进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邀请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粤剧院等专业机构走进广州市第四中学、广州商贸职业学校、番禺沙湾西村小学等学校开展粤曲教育,组织短期培训班,逐渐培养更多熟知广东音乐、热爱广东音乐的学生,鼓励原创音乐作品演绎,浓郁学校传统文化氛围,让传统戏曲创编在学校得到发展。三是开展校歌新唱活动。越秀区连续举办两届校歌创作比赛,鼓励校歌新创。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发挥学校粤曲特色,创编粤曲校歌,并在学生中进行广泛传唱,让岭南传统文化在学校得到传承弘扬。
二、下一步计划
(一)积极引导原创音乐创编。根据《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广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意见》,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渗透音乐创作元素培养,鼓励音乐教师开展创编,鼓励课外艺术社团演绎原创音乐作品,通过开展校园音乐原创,提升音乐教育实效,激发学生创新。探索制定推进学校原创音乐创编工作的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积极进行原创音乐创编。鼓励地方特色音乐教材与课程的开发与实验、鼓励教材的作品原创。
(二)积极搭建原创音乐平台。在市教育局举办的“羊城学校美育节”系列活动中设置更多原创音乐节目比赛、展演,推进音乐作品原创,为原创音乐作品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展示,并完善鼓励机制与奖项,积累创设一批具有新时代艺术风貌的作品。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部门支持下,定期开展校园原创音乐作品征集活动,搭建文艺展示平台,评选优秀原创音乐作品,并将原创节目融入社会文化演出和群众性文艺活动,共同推进原创音乐有序开展。举行中小学原创音乐案例、论文、课例评比,充分调动音乐老师开展创编的积极性和活力。
(三)积极加强音乐教师创编能力培训。加强音乐教师师资培养,针对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创编能力进行系统集中培训,培养创新思维,开展音乐创作。依托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加强以粤曲为代表岭南传统戏曲的学习,强化音乐教师对以粤曲为代表的戏曲伴奏乐的基础编制,能自主进行编排。充分发挥市、区两级音乐教研的作用,按照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开展推进学校原创音乐创编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助力原创音乐创编有序推进。
(四)积极倡导音乐“家校共育”。结合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推进计划,拓宽家校沟通交流渠道,优化“家校携手、共知共育”的育人模式,营造家庭、学校、社会浓郁文化氛围,积极引导、鼓励家长和学生“交一点时光给艺术”,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走进高雅艺术场馆欣赏高水平的艺术表演,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持续开展送“戏”入校、送“名家”入校活动,将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等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送进校园,进一步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提升校园艺术品位。
感谢你们对我市中小学原创音乐创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9年8月1日
(联系人:曹新疆,联系电话:22083853)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