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48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19-07-18 16:29:34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19〕135号

陈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努力培养时代新人的建议》(第4048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团市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财政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与您在7月12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

市教育局以打造“世界前列、全国一流、广州特色、示范引领”的现代化教育为目标,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美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推进落实《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把加强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拓展育人渠道,全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学校艺术教育稳步发展。

(一)加强师资建设。市教育局积极创新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并按照普遍提升与骨干提升并重的原则,促进美育教师素质提升。一是多渠道弥补美育师资。整合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逐年增加美育师资配置。以购买服务形式聘用有教师资格的专业人员到校教学;多个区以合同制形式招聘专职艺术教师保障教学;聘请有艺术专长的专家和大师进校园进行指导。通过不同的方式,缓解学校美育师资不足问题。市、区少年宫加强对外聘教师的聘任和管理,新聘优质钢琴、古筝、合唱亲子班、歌唱表演等教师和助教,提升校外艺术教育水平。二是多层次加强美育师资培训。举办学校美育政策专题培训、舞蹈教师培训和“戏剧心育”专项师资培训;倡导大中小幼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建设,联合星海音乐学院开展“大中小幼一体化美育体系之课堂乐器教学研讨活动”。每年市级层面累计培训700多人次,通过培训不断提升美育师资水平。三是多形式推进美育教研。开展美感课堂分区教研活动和教学交流研讨会,让美感走进美术课堂。面向美术教师开展小幅油画、中国画写生、摄影等系列作品展,提升美术教师素养。音乐教研方面,围绕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主题每月开展教研活动,举办课堂乐器教学全国性研讨会。

(二)拓宽育人渠道。开展送“戏”入校、送“名家”入校、“走进高雅艺术场馆”活动,不断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提升校园艺术品位。一是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联合广州粤剧院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累计进校演出650场,学生观众52万人。红线女艺术中心到校开展“劳动人民的红线女”粤剧校园巡展活动;邀请粤艺中心专业演员到校演出折子戏、开展粤剧服饰及道具展览;联袂广州少儿图书馆、番禺区图书馆,开展粤剧知识讲座,通过粤剧“历史分享”、“故事传说”、“体验秀”等形式展现粤剧的独特魅力。协调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木偶艺术剧院、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专业演员进校演出。通过送“戏”入校,让广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二是走进高雅艺术场馆。2002以来,连续组织广大中小学生走进高雅艺术场馆欣赏粤剧、交响乐、民乐等艺术表演。依托广东粤剧院、南方剧院、江南大戏院、广州大剧院等专业艺术团体开展“走进高雅艺术场馆”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经典演出;与广州红船联合开展“少儿专场活动”,免费让师生上红船、看《船说》,近距离地感受粤剧文化的魅力;每年与广州交响乐团联合举办10场交响乐普及音乐会,在学生中普及交响乐知识。三是开展送“名家”进校园。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调,组织市首批文学艺术名家专家库中非遗代表传承人与学校进行结对,到校开展非遗教育。欧凯明、崔玉梅、陈韵红等粤剧名家走进校园演出粤剧经典片段,与师生进行生动有趣的粤剧交流。著名粤剧演员叶兆柏、著名粤剧导演梁建忠指导的少儿粤剧折子戏《抢笛》获得2016年度全国小梅花金奖。

(三)加大经费投入。市教育局持续加大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2019年投入经费近9000万,有力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一是按照标准保证经费投入。以《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为依据,对照各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场室配备和经费投入、师资等指标,进一步落实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设施设备建设。二是盘活基础教育专项资金。在设立艺术重点基地专项经费和艺术活动专项经费的基础上,通过盘活专项资金,不断改善艺术教育的教学场地与设施设备,使区域、校际之间美育设施条件更加均衡完善。三是加大基地学校经费支持。根据《广州市艺术重点基地学校(幼儿园)建设指导意见》,在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个学段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创建不同项目、特色鲜明的艺术标杆学校。通过加强对各基地学校的经费支持,鼓励学校不断创新,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目前全市累计创建有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32所、市级艺术重点基地学校112所、45所粤剧重点基地学校、7所“戏剧心育”试点学校和一批民乐基地学校。

二、下一步计划

(一)优化美育经费投入。进一步优化经费投入机制,重点推进农村美育发展,不断优化农村地区艺术特色队伍建设补助、农村和外来务工子女学校艺术补助等;支持学校旧艺术功能场室改造,添置美育设施设备,确保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加强对艺术重点基地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经费扶持,持续打造高水平的校园艺术团队、开展高质量的艺术节目展演活动;邀请艺术名家、大师走进校园,为学生进行讲座、开展专业提升指导,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缓解师资短缺问题。充分依托广州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各类艺术团体和专业组织相对集中、高等院校数量较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推进广州市高校、专业团体和社会机构参与中小学校美育发展,搭建高校、各专业机构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平台。继续深化艺术教师培训,积极培养本土化的艺术名师,推动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向周边薄弱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辐射。探索拓展新的师资配置渠道,增加美育师资供给,进一步解决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美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三)拓宽育人渠道。积极协调文化广电旅游局、团市委等单位,持续开展“粤剧传统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高雅艺术场馆”等活动,推进免费开放更多的市区少年宫、美术馆、音乐厅、剧场,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高雅艺术场馆欣赏高水平的艺术表演。继续开展社会各艺术团体送“戏”入校、送“画展”入校、送“名家”入校活动,将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和广州榄雕等岭南优秀传统文化送进校园,进一步浓郁校园艺术氛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9年7月18日

 

(联系人:曹新疆,联系电话:22083853)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财政局、团市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