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40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19-08-12 14:27:36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19〕157号

陈怡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实现广州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建议》(第4040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于8月8日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结合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提出积极开创穗港澳高校合作新局面,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广州高校创新能力,借鉴港澳先进管理理念,加快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建议,符合国家和省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要求,对我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目前开展相关工作情况

(一)加强建设规划引领和路径研讨

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积极引进港澳和国际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交流合作,便利粤港澳居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港澳高校到大湾区内地合作办学,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实施大湾区高校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等。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目前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正酝酿出台专门的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规划。我市也积极响应,有关思路已经纳入我市教育改革、规划等有关文件,并与中国教育科学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举办首届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圆桌对话等。

(二)推动穗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发展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和我市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求,我市正继续加强与港澳地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动引进港澳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来穗合作开展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已开展多年,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和有关机构开展联合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合作课题研究等合作。广州医科大学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在“南山学院”进行PBL(以问题为本的教学方法)课程体验,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学生短期交流项目(护理学)等;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连续承办了多届由香港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香港职业训练局主办的“踏足神州,薪火相传”珠三角交流体验营活动,与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开展教学研讨、学生交流等。通过合作与交流,扩大了开放办学成果,互相吸取了成功办学经验,共同提升了办学水平,而且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认同和感情。

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进香港科技大学来广州开展合作办学。2018年12月21日,市政府与广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签署了共同举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将引进香港科技大学优质办学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提供有效的科技创新支撑和国际化人才支撑,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厚植人才基础,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创新,促进粤港澳在国际一流大学建设、高端科研平台共建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国际高等教育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示范区,推进内地与港澳地区互利合作。

(三)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我市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快完善与港澳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效合作机制,利用各方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共建创新平台,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支持和引导广州高校围绕我市重点产业(IAB+NEM)发展需求,在相关领域形成明确集中的研究方向,加快学术梯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科研竞争力和学术水平,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加强与港澳高校合作,推进交叉学科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的特色学科,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不断拓宽穗港澳科技合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香港高水平大学、团体的对接联系,目前已与香港海外学人联合会、澳门大学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动穗港科技成果在广州转化落地,近期正在与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以企业将自有资金拨付到港澳的方式鼓励我市企业与港澳开展研发合作,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参与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近年来,共有139个穗港科技合作项目获得我市对外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合计支持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

2016年起,市科技局与香港科技大学等联合举办广州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对在广州地区赛和总决赛中获奖并注册落户广州的团队给予获奖补贴支持。目前该赛事拥有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北京、佛山、中山七个分赛区,吸引了众多创业团队参与,2018年共有934支队伍报名参赛,获得了多个创新创业基地及知名创业导师的关注和支持,并为参赛团队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培训、技术支持、孵化服务支撑以及产业资源对接服务。

(四)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属高校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2016年底专门印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施意见,整体推进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多领域创新,深化改革,给予学校在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以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和大力的支持保障。市属高校以此为契机,狠抓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着力发展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推动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提升了办学实力和水平,扩大了影响力和竞争力。

目前,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共有7个学科群纳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两所大学共新引进各类人才800余人,国家级项目申报数和立项数取得可喜进展。广州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0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评审项目两所本科高校立项数分别为136、154项,在全国排名分别为73和57位,分别比2017年提升位次55和12。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ESI全球排名比2017年同期提升49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两所学校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2018年5月,市教育局出台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科研项目“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该实施意见从科学简化局科研项目管理程序和环节、合理下放局科研项目预算调剂等权限、优化科研项目经费下达与成果转化服务、加强科研项目监督评价等方面,对我局科研项目进行“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探索政策创新,大力推动引进香港科技大学来穗办学工作,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提供有效的科技创新支撑和国际化人才支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二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引进港澳地区高校在国际一流大学建设、高端科研平台共建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进高端人才集聚和流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集群协同发展,从整体上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三是持续支持市属高校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创建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为目标,加大支持力度,整合学校优势资源,集中力量,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思路与举措,推进治理体系、教育教学、人事制度、科研体制、资源配置机制等改革,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努力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办学实力和水平,提高服务广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能力。

感谢您对我市高等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9年8月12日

 

(联系人:傅中伟,联系电话:2208370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