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01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19-07-30 16:48:41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19〕147号

彭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管理的提案》(第4001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与您在7月24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现综合会办单位意见,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十分赞同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管理的提案》。您提出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综合防控机制;多方努力,共同改善视觉环境;加强视力健康教育,提供优质视觉服务等建议,对于推动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入选近视防控试验区,完善政府主导管理机制。

我局整合区域内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医疗等丰富资源,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共建了“广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心”,成立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专项工作长效机制,统筹近视防控工作。2019年2月,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广州市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我局将以此为契机,联动卫生、体育、财政等多部门,整合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医疗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社会参与、全员融入”的广州模式。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护眼知识。

每年结合全国爱眼日,制作一系列护眼视频、微信推文,向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广州市在全国创新建立医学院校大学生带动中小学生开展预防近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自2015年以来,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1000多场,内容涵盖视力不良等学生常见病防控教育,每年服务学校300所,覆盖学生约90万人次。2019年5月,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进行遴选推荐,组建成立我市学校近视防控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分赴11个区对学校的师生、家长开展形式多样的近视防控科普宣讲服务,指导基层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儿童青少年、家长对近视防控的认识。

(三)开展学校卫生监测,改善课室视觉环境。

按照国家、省卫生健康委“双随机”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学校教室照明“双随机”卫生监督抽检监测。2018年,我市有部分学校因教室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设置不符合《学校卫生综合评价》标准,市、区教育部门根据监测结果督促学校做好整改,切实改善学生学习环境。2018年初,我局启动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备改造工作。利用寒假对全市学校教室进行优先改造,着力解决教室照度低于国家标准、灯管数量不足、灯管老化、未设置灯罩等问题,目前已有1247所学校的20573间教室完成优先改造。此外,制定深化改造工作方案,依据国家标准组织专家制定并论证通过《广州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技术指引》,指导各区对1420所学校的60995间普通教室、功能教室、其他场室进行深化改造。两阶段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经费5.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1亿元,用于解决优先改造阶段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民办学校改造所需经费、深化改造阶段全市所有学校的普通教室和局学校所有教室改造经费。经过改造的教室照明100%达到国家标准,学生用眼视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加强验光配镜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经营。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大抽检力度,提高验光配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健全落实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成效。此外,通过召开质量法分析会、标准贯宣会、约谈问题企业、曝光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引导定配眼镜等产品行业按标准生产、守法经营。

(五)保证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体能。

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确保全市所有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全面普及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推进落实家庭体育作业,让学生从家庭走向户外,参加户外锻炼,形成校内校外家庭三层锻炼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认真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成立广州市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要求各区也要相应成立区级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由市教育牵头,联合财政、卫生、人社、市场监管、体育、广电等部门,制定《广州市综合防治儿童青少年实施方案》,建立专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调动学校疾病防控力量,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

以“广州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中心”为基地,联合眼科专家团队,组成我市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主体力量,开展以全市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近视眼防控工作。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医校协同机制,统筹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组织广州地区的医学院校、有眼科医疗技术力量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有丰富健康教育经验的眼科专家参与宣传活动,组建健康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每年到各区开展青少年预防近视主题宣传巡讲活动。

(三)强化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体能。

监督学校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实施中考体育改革,优化体育素质评价内容,调整部分项目标准,增设球类考试项目,完善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要求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建议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间休息时间,学校要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避免学生长时间坐在课室。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以体育锻炼为主,鼓励小学课后托管开课前用3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等体育锻炼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能。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并让家长督促检查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四)积极引导,鼓励高校培养更多近视防控专业人才。

目前医学类院校在本科教育阶段只设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在研究生阶段才针对二级学科进行专业培养。在穗高校中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都设有眼科学方向,而市属高校广州医科大学现阶段只有21名眼科学方向研究生。眼科学在临床医学领域属于招生培养规模较小的专业方向。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积极引导市属高校眼科专业方向的师资力量为我市中小学生用眼卫生、近视预防等进行社会服务。

(五)加强指导调研,确保防控工作落地见效。

市级教育督导部门把青少年近视防控、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工作纳入责任区督学、常规督导、综合督导工作,对各区、各学校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体质健康达标情况予以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感谢您对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9年7月30日

 

(联系人:陈静仪,联系电话:2208373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