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19236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B类
穗教案〔2019〕122号
雷建威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根据在校特殊生数量按比例配备资源教师,提升我市融合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第20192360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编办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与雷剑威代表于4月24日进行座谈沟通,并综合市残联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使特殊儿童逐渐被人所了解,随着医疗的进步以及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适龄特殊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或者幼儿园与健全孩子一起接受融合教育。教育之基,在于师资,为了更好地达到“随班就读”的效果,代表们提出的加强资源教师的师资配备,提升融合教师教学能力充分体现了代表对特殊儿童少年的关怀。
一、关于“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数量为依据,按比例配备相应数量的资源老师。原已经设置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向资源中心转型”
市、区机构编制部门及时根据特殊儿童少年情况,按照编制标准配备教职员编制,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支持。目前我市、区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均已按《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员编制标准暂行办法》(粤机编办〔2008〕109号)规定的标准,为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教班配备教职员编制。目前,我市正根据《广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的文件要求,为招生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含幼儿园)加强师资配备,在核定的学校编制总数内统筹解决资源教师配备问题。《广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中提及“招生5人及以上数量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设立1间资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布局。到2020年,全市建成资源教室165间。”目前全市建成的资源教室的数量已超出二期提升计划提出的要求。我市已依托市启聪学校成立广州市听障学生随班就读资源中心,依托市启明学校成立广州市视障学生随班就读资源中心,依托越秀区启智学校成立广州市智障学生随班就读资源中心,依托市康纳学校成立广州市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资源中心,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提供融合教育支持,切实满足残疾儿童少年融合教育教学资源需求。
二、关于“建立监测评估体系,确保资源教室及其工作落实到位”
2017年3月,我局印发了《关于推进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穗教发〔2017〕27号),明确提出,要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纳入区政府特殊教育督导和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工作范畴,把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加以落实。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并细化督导标准,特别是要根据《广州市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标准(试行)》《广州市普通学校特教班建设标准(试行)》及《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情况评价指标(试行)》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督导纳入常规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三、关于“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升所有教师融合教育的专业能力”
我局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平台为依托,加强特殊教育类课程开发建设,2018年共开设特殊教育类全员培训课程66门次,培训约1.01万人次。
2018年共开设2个特殊教育类市级专项培训,培训约240人。其中,“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针对行为异常儿童融入普通幼儿园随班就读面临的实际情况,加强孤独症儿童学前教育融合支持策略、随班就读儿童个体评估与档案建立方法、孤独症儿童课堂行为观察与处理、特殊需要儿童游戏辅导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巧。
广州市康纳学校自2016年始,将培训班定位于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专业培训,每次均有来自全市特教学校、资源班的老师和孤独症学生家长约200多人参加培训,切实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孤独症融合教育工作的发展。来自广州市卓越小学校长促进工程等培训班的普校校长、骨干教师和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的师生,通过课堂观摩、讲座分享、跟岗实习等形式,深化孤独症教育康复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孤独症儿童在我市普校的融合。此外,康纳学校还发起“星计划”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支持项目,组建专业融合支持团队,在市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小学、广州花都东晖学校、广州市第一幼儿园、方圆第二幼儿园、天河区儿童福利会幼儿园、广州白云区和意幼儿园、依云小镇幼儿园岭南新世界园区、广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天河东园区)、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等普幼和普小开展融合支持工作。融合支持团队力求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根据孤独症儿童、家长以及所在校区园区的需求,提供包括孤独症儿童的观察和评估、课堂观摩支持、个案讨论、制定支持计划、个别训练、同伴介入、教师及家长培训等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为提升在普通学校负责特殊班、资源教室的老师及相关教学人员对融合教育及其支持模式的认识,加深其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发展和需要的了解及实用教学策略的应用。2018年,我局委托欧初教育基金会对72名教师进行了8次16天的培训,培训效果良好。通过培训,学员能掌握基本教学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编制课程,并配合不同的教学策略施教,保证个别化教育计划落实,促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全方面发展。
四、关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多元支持体系”
市组织管理局高度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优化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准入环境。近年来,我局向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广州市越秀区融爱之家特殊儿童服务中心等购买服务,积极开展“爱的种子”校园文化倡导等活动,培训特教助理。
五、关于“加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对普通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
我局重视特殊教育的投入,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了“特殊教育”1.44亿元,特殊教育财政补助项目转移支付预算2362.83万元,主要用于补助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课本费、建设及更新特教班及资源教室、开展融合教育及随班就读指导工作、添置特殊教育专用设备、开展转介安置和学生智力、检测等工作。
六、关于“符合条件的普通学校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可以申报特殊教育职称。建立和完善从幼儿园到中职学段特殊教育职称体系”
我市已于2017年专门制定《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该评价标准适用于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在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专门学校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中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的在职在岗并获得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近两年,已按此评价标准执行。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探索资源教师管理体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鼓励特殊教育教师完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加强特殊教育类课程的建设,通过自主建设或者联合开发的形式打造更多的相关课程,特教班教师和资源教师能接触到更多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培训实效性,引入相关权威机构资源,为参训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教师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2019年计划开展5个特殊教育类市级专项培训,包括“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培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种子教师培训”、“资源教师专项培训”、“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教师培训”等。我局将更加重视提升全体教师融合教育的专业能力,为融合教育深入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感谢你们对我市特殊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9年5月27日
(联系人:麦剑芳,联系电话:2208368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市社会组
织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