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056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8-07-20 17:19: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B类

  穗教案〔2018〕183号

 

孙在进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产业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第4056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人社局、市工信委、市来穗人才服务管理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于7月13日与孙在进委员当面进行了沟通。现综合市人社局、市工信委、市来穗人才服务管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你们在关注我市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困难的基础上,站在推动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要求的高度,提出加快实现制造业产业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建议,对于推进我市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有关“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好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

  广州是在全国一线城市中首个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的示范城市,创建了全省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017年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65.6%。市工信委一方面设立了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我市“中国制造2025”重点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强化用地支持,每年确保安排不少于5000亩用地指标用于支持制造业项目。

  (一)实施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广州市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

  2017年12月底,广州市教育局牵头,会同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启动筹划集人才源、创新源、技术源与信息源为一体的“广州市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计划2018年9月,首批产业学院正式进驻开发区。示范区由广州市教育局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共同出台支持政策、共同投入运营管理。依托广州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企业的优势,精准对接开发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通过建立“领导小组-产教融合发展集团-若干产业学院”的工作架构引导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集聚区集中。2018年首批进驻5所高校工业机器人、区块链、物联网等7个产业学院。

  (二)推进重点产业人才支持计划实现服务发展对接精准。

  紧跟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相关重点产业的人力资源支持保障。积极配合《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穗府〔2018〕9号),我局于2018年6月底正式发布《广州市教育系统IAB产业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计划(2018-2022年)》,促进教育与IAB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方位对接。该计划的实施将对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提供支持,鼓励校企联合开设IAB实践教学或实训场地,支持企业技术专家进课堂,引导学生在项目攻关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积极支持高职院校优先在IAB产业相关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广泛实施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三)支持校企联合共建二级学院。

  我局以设置市级项目的方式支持职业院校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共建了22个特色专业学院,其中涉及先进制造业的有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智能装备制造特色学院等10个。2018年新启动开展校企合作示范学院建设项目,已遴选了4个示范学院进行首批建设,其中3个涉及先进制造业领域。自2011年3月开始,由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斯堪尼亚公司共建的“斯堪尼亚学院”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学校与斯堪尼亚公司共同建设实训室、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授课任务,经销商及合作伙伴负责企业学徒部分培养。

  (四)支持校企共建技术研发平台。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双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等平台,对接广州地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发展转型中的技术难题。学院与广州市鸿辉电工机械有限公司等开发的数字化绞线机、自动果肉灌装封口机等设备受到了企业好评。由广州冠通机械设备实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校企合作研发了“山楂片自动切片包装机”,并完成了成果鉴定。学院还与广州地铁、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新科佳都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了广州轨道交通大数据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成功申报“广州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安全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深圳奥世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产学研智能设备协同创新基地。

  二、积极引导市属院校做强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

  按照《广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布局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穗府办〔2017〕3号)的部署,紧跟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市属院校办好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为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专业开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6所高校开设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电器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机电技术应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等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我市有28所中职学校举办加工制造类专业,建成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具有鲜明加工制造专业特色的学校。目前已建成重点支撑和服务广州地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省级“双精准”专业,省重点专业、市级示范专业约计12个,每年新增一批对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3D打印技术等专业,逐步加大专业办学规模,提高产业服务力。

  (二)推进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实现人才精准供给。

  2015年,我局会同人社、财政、发改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广州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指导意见》,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优化我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引导职业院校提高质量、彰显特色。我局在IAB产业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计划中明确提出将IAB相关学科专业纳入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予以倾斜支持,并积极鼓励新建与先进制造业相关的紧缺学科专业。当前,正在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特色学科对接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疗、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健全专业与产业的联动发展机制,推进出台广州市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改革方案。

  (三)大力支持职业学校制造业专业建设。

  加大对职业学校在广州加工制造业发展、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设置调整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学校积极主动适应广州制造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加强专业开发和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和打造重点竞赛项目,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加强全社会“工匠精神”培育,逐步扩大加工制造业相关专业的比重和招生规模。市人社局出台了《广州市技工院校产业系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局属技工院校产业系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通知》,指导学校对接广州新业态,分别在产业的上、中、下游设置相应专业,专业设置覆盖广州市紧缺工种(职业)目录的85%。

  三、大力实施人才引育,完善先进制造业人才的支持体系。

  (一)引进和培育行业人才队伍。

  以拥有尖端技术的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为重点,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海外领军人才及领军团队。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企业管理人才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提高院校先进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推进学校和企业“双元育人”。实施集团化办学机制,支持职业院校牵头成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目前组建了9大职业教育集团和3个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参与高校达23所、中职27所、行业组织和协会42个、企业561个、科研和培训机构8个,实现标准共建、人才共培、资源共享。成立市级中职专业委员会,下设1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涵盖全市中职专业门类。技工院校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与企业技术专家共组师资队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与企业共建实训中心等,引导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目前,已经与18个工业园区、300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2.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已经纳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5所市属高职院获省教育厅批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数22个,招生计划人数975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形成了“123”平台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隆深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试点改革。

  3.推进“产教一体、寓学于工”培养模式改革。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将制造类专业引企入校、引产入教、以产带教,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以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校企共同设计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基于岗位工作内容与要求并融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教学内容、教材,共同建设实境导向的实验实训条件。

  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面向制造业的机电专业和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佛山粤鼎模具有限公司、广州市钣金加工行业协会等企业、协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在实训基地建设、员工培训、兼职教师队伍、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合作,拥有4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在校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先进制造类专业与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著名制造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应用性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三)为行业从业人员子女提供教育服务。

  2016年我市出台进一步做好来穗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建立以积分制为主要方法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机制。2017年4月,各区均制订积分入学实施细则,2017年全市共有39119名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申请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学位,实际安排24760人,占申请总数的63%,实现了“2017学年起以公办学校和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学位解决随迁子女入读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比例不低于50%”的目标任务。2014年4月我市建立推进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机制,四年来基本平稳推进。2017年异地中考政策顺利全面实施,我局会同人社、公安、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建立网上联审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流程,随迁人员子女报考公办高中资格审核工作高效有序,约3万名随迁子女参加在穗中考,其中,约有1.4万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资格,较好保障了随迁子女享受我市高中阶段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

  四、大力实施中高本贯通培养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

  2017年9月出台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与广州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产教深度融合,纵向衔接、横向融通,世界前列、全国一流、广州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7年8月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出台的《广州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形成由中职、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到专业研究生的职业教育体系,专科高职教育规模逐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接近1:2,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二)构建中高职院校沟通协调机制。

  我局加强了对中高职衔接工作的统筹,从分管领导、中高职对接机制等方面着力推进。定期召开市属高职院和中职学校参加的中高职衔接工作会议,加强工作的对接和沟通。在向省申报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时,我局要求市属高职院校优先对口我市、区属中职学校进行申报,在市、区属中职学校专业无法满足对接需求的情况下方可对接其它中职学校,并且必须经我局审核同意。

  (三)大力推进中高本贯通培养。

  进一步加大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等贯通培养改革的力度,2017年试点专业点数和招生人数较2016年增长40%,2018年保持稳定,市属6所高职与34所中职学校,在74个专业点开展3495人的招生。我市高职院除一所新设高职之外,其余6所高职院均开展自主招生试点。2017年面向中职生的招生计划(含学徒制)为1167人,2018年提高到1591人。

  积极实施高职与本科的协同培养,自2013年起,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与韶关学院合作,在食品专业试点开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改革试点。自2015年起,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协同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获省教育厅同意成为全省首批5所四年制本科培养试点单位之一,与韶关学院合作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支持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机制,将“广州市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成为示范引领的产教融合高地。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学校和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技术研发、生产实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二)进一步推动《广州市教育系统IAB产业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计划(2018-2022年)》的实施,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对IAB产业发展的支撑提供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在进一步完善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实施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改革,对各校的专业进行分类,采取差异化财政投入机制,引导学校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

  (四)进一步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适用型高素质人才。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省考试院的支持,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对中职生的招生比例,积极争取实施五年一贯制“指标到市由各市组织招生录取”的试点。结合我市正在推进的中考改革采取措施,确保参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优质生源质量。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8年7月20日

  (联系人:梁立丹,联系电话:22083703)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信委、市来穗人才服务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