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042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8-07-23 17:11: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18〕184号

 

杜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广州‘教育智脑计划’的提案——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力广州基础教育智慧均衡化发展》(第4042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收到提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樊群局长亲自领办,成立了重点提案办理协调小组和工作小组;主办处室迅速拟制提案工作方案,征求会办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意见;与您前期进行电话沟通,进一步了解提案诉求,征求对提案办理工作意见;其后,会办单位均对提案办理给出会办意见。在此基础上,我局完善提案办理工作方案,邀请您出席实地调研和考察,召开专题座谈会,并起草提案答复初稿,征求意见。根据您的意见,我局对提案答复文稿进行修改完善。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提案分析了广州市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的趋势,提出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州基础教育智慧均衡化发展。建议基于广州特色的智慧教育集群,通过“三个同步”,实现广州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搭建广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全面助力广州新高考课程改革与实施;构建广州教育大数据中心,促进“区域数据联通、校内业务联通、个人应用联通”,打造全国智慧教育示范中心。对我市加快建设教育大数据,监测分析基础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教育综合治理能力和教育的智慧化水平,实现广州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教育信息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情况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我市建有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和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原“数字教育城”),其中,市教科研主干网光纤总长度接近40000公里,出口带宽达40G,连接到农村地区的每一所中小学,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共有120TB以上数字教育资源,形成了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丰富、覆盖面比较广的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服务体系,建立了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服务机制。在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市共有1248所学校、57538名教师、63617节优秀课例参与“晒课”,提升了教育优质资源服务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让城乡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公平地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通过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等方式,对偏远地区进行精准帮扶,2017年完成各类教育信息化培训共3368人次,组织各种培训共34场,提升城乡教师信息化素养,促进城乡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

  (二)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力智慧均衡发展。我市实施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加大在课程开发、技术改进、成果培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合广州的基础教育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率先试点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多年来坚持以培养学生编程能力为抓手,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我市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市教育研究院在去年把AppInventor正式编入《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初中第二册)》的教学内容。自去年9月开始,我市每年有近10万初中学生以必修课的形式,运用AppInventor开展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今年9月开始,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将编入有关人工智能教育内容,届时广州全体中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体验、学习人工智能技术。此外,广州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在6年前已实现智能评改。二是,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部署和运维目前国内唯一的AppInventor官方服务器,到2018年6月,用户数已达35万人,用户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在线项目数已达135万项,为国内数千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和计算机思维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三是我市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我市共建设71所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和实验校,开展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智慧管理,以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经多年建设,我市积累了一批智慧教育典型案例,东风东路小学获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云山小学获批成为“全国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校”。此外,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手段已在我市中考英语、思想品德等科目考试和评卷中得到应用。

  虽然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但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力广州基础教育智慧均衡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数据的价值普遍认识不足,更没有把重视数据上升到用事实说话的理性思维层面,因此对身边的数据不够关注;二是数据来源单一,没有融合、集成各方面的原始数据,尤其是缺乏状态层面及行为层面的数据,数据的核心价值尚未能体现;三是人工智能应用尚处起步阶段,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应用不足。

  二、关于基于广州特色的智慧教育集群,通过“三个同步”,实现广州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

  教育集群化发展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有益尝试,具有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特色对接、活动联动、平台共用等功能。2017年12月,广州成立了4个教育集团,其中“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开创了教研院办学的先河。2018年3月20日,广州实验教育集团从化温泉教育集群成员学校挂牌。该教育集群把从化区温泉镇6所区属公办小学和2所区属公办初中作为对象,以“6+2+N”模式推动教育集群化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以智慧教育集群为抓手,推动广州市教育集团先锋式和实验性的课程与教学探索及改革,以基础教育阶段为重点,探索教育集群化发展的广州模式,推进全市教育资源的合理再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破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短板瓶颈问题,推动实现三个同步。我市北部山区基础教育离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和公平还有差距。尤其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等,已成为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和瓶颈。比如山区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水平不高、优秀师资进不去留不下等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通过网络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为北部山区提供教学资源,促进区域学校合作,推动教育均衡。以“广州实验教育集团”为试点,将从化区温泉镇6所区属公办小学、2所区属公办初中学校作为对象,以“6+2”为实验区,建立市、区、校三位一体的学科教学平台。还将遴选广州市第47中学汇景实验学校等N所市区优质学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持“6+2+N”项目学校实现三个同步:同步课堂、同步练习、同步测试,并打造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应用模式。通过实时通讯手段进行网络支教,实现优质教师人力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从而解决北部山区、薄弱学校的师资问题。

  (二)形成辐射推广效应,打造广州教育集群新模式。以智慧课堂新模式为载体,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辐射延伸,实现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并将“6+2”项目实验校打造成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校园标杆学校,以此培育和树立一批智慧校园创新应用的示范典型。通过该试点,发挥典型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广州市各教育集团智慧化发展。以广州市外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以外围城区社区、街(镇)为区域,以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初中和域外优质学校为引领,以智慧课堂新模式为载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三个同步”的方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形成具有广州特色,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智慧教育集群模式,在全国推广。

  三、关于搭建广州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全面助力广州新高考课程改革与实施

  2018年,我市启动广州市教育大数据一期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教育质量监控、学生体质体能监控、教育督导评估等一批教育大数据试点应用,提高教育工作诊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教育改革、教育管理涉及大量数据信息的梳理、分析与评判提供大数据服务。开展智慧阅读工作,建设全市中小学生智慧教学大数据和阅读成长大数据,采集、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和阅读数据,向学生和家长推送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阅读处方和学习资源,形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可知、可引、可管的阅读教育服务体系,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效能和阅读素养。

  下一步,将适应新高考课程改革要求,依托技术专家、业务专家和教育专家三方团队的力量,以区域为单位,开展包括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分析等在内的工作,全面助力广州新高考课程改革与实施。

  (一)大力推进广州市教育大数据建设工作。瞄准新高考,以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目标,研制“教师发展模型”、“学生成长模型”等教育发展改革数据模型,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自动化采集、测量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特征,开展个性化教与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教育教学和师生成长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通过理论框架模型的试点验证与迭代优化,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

  (二)积极探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先进模式。探索市、区、校三级联动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模式,利用教育大数据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与全面解读分析的新常态,为我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治理、学校改善办学、均衡学科优势、学生个性成长提供有力抓手,建设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在高考课改背景下,着力突出学业指导,以常态化的学业数据收集为基础,通过学业质量监测和分析来把握师生发展的核心因素,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

  四、关于构建广州教育大数据中心,促进“区域数据联通、校内业务联通、个人应用联通”,打造全国智慧教育示范中心。

  目前,我市已完成市教育大数据一期项目招标工作。2018年,我市开展教育大数据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做好广州市教育大数据发展顶层规划,为广州市教育大数据制定发展蓝图。目前,已完成我市教育大数据调研工作,并提出规划初稿。

  下一步,我市将对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建设工作。

  (一)加快推进广州市教育大数据工作。通过教育大数据一期项目建设,我市将建立数据标准规范统一、数据收集能力强、各级各部门数据通道顺畅的广州教育大数据中心。开展教育质量监控、学生体质体能监控、教育督导评估等一批教育大数据试点应用。再经过3-4年的建设,建设全市中小学生智慧教学大数据和阅读成长大数据,采集、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和阅读数据,向学生和家长推送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阅读处方和学习资源,形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可知、可引、可管的阅读教育服务体系,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效能和阅读素养。建设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制“教师发展模型”、“学生成长模型”等教育发展改革数据模型,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自动化采集、测量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特征,为教育教学和师生成长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二)加快区域教育大数据建设。目前,我市各区、校均已布局教育大数据工作,越秀区、白云区等区教育局已开展教育大数据建设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致力于从教育信息技术层面解决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发展。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校教育的大数据建设。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定》及有关实施细则,努力推动市政府各部门、市区教育部门及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共享及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整合全市教育资源,引进优秀教育资源,建设市、区、校联动的教育大数据体系,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形成“区域数据联通、校内业务联通、个人应用联通”的大数据应用态势。

  (三)探索建立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实行资源均衡分配、科学决策和智慧教育。促进“区域数据联通、校内业务联通、个人应用联通”的多维数据分析,实现横向实现教学、学习、体质、行为等专业贯通,纵向实现市、区校三级联动。加大市级统筹力度,集中进行规划设计,创新示范培育和成果推广机制,加强专家引领指导和校企协同,培育和遴选示范成果进行推广,以点带面,形成信息化融合创新、智慧教育规模化效应,将广州市打造成全国智慧教育示范中心。

  下一步,我市大力推进“教育智脑计划”实施,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力广州基础教育智慧均衡化发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智能技术,打造智慧教育生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推动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充分依托智慧校园环境,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模式行动研究,深入探索专递课堂、“微课”与“翻转课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差异化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移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组织开展名师讲堂、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慕课、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的教学改革实验,促进有效教学和深度学习的开展。在全市范围内培育智慧教育示范项目,树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的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形成信息化融合创新、智慧教育的规模化效应。实施“智慧管理”,使校园综合管理高度集成化,实现办公、教学、实验室、教务、科研、校产、教师、学生等教育管理智能化。

  感谢你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8年7月23日

(联系人:曹欣欣、雷凤宇,联系电话:22083635、2208372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教研院、市教育信息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