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034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8-08-03 15:40: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18〕208号


民革广州市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开展小学生课后身体素质与创新素质教育的建议》(第1034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与倪奕忠等3位委员于7月27日进行了座谈沟通,并综合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团市委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你委的提案分析了我市小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体质健康现状,指出素质教育投入少、覆盖面窄、制度框架不健全和小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并提出了利用空闲时间开展素质教育、创建小学生课后素质教育的“广州模式”、以及完善投入、师资、安全保障支撑条件的具体建议。提案对于推进我市小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素质教育很有启发,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中肯建议和关心支持。

  一、关于我市小学生体育和创新素质教育开展现状

  (一)多方发力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和综合素养。

  一是丰富课余活动,实施“课后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文化艺术等课后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中小学生逐步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二是整合社会资源,采取学校自行组织和与校外机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以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入社会各类体育、艺术教育资源,主动整合学区和社区体育场地,拓展活动途径,解决活动课程、师资、设施、场地等资源不足问题,充分利用下午课后时间组织实施,具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学校教学结束后至17:30。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学校可以聘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相关专业人员或团队,参与或协助学校开展活动,同时依托体育卫生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强校园专项场馆建设。四是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市体育局与市教育局共同命名了346所学校为2016-2019年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每年给予经费扶持。五是开展创建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目前共创建145所市级以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其中100所是依托学校创建,并且每年举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系列比赛,不受学籍户籍限制,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二)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

  一是出台了《关于推进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培养进行统筹部署。二是抓普及,指导各中小学校围绕科技创新、电脑机器人、STEM教育、创客教育、环境保护、科技体育等方面,学校科技教育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态势。三是积极利用广州地区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企事业单位等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在科技创新项目培育、科普教育方面展开合作,每年利用寒、暑假举办“科技英才”特训营、每年举办“科技小达人”电视大赛,以科技创新小偶像引领全市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提升创新素质的热潮。全市中小学生接受科技教育普及面超过200万人次,获省、全国性科技活动奖励年均超过3000人次,青少年航空航天、航海科技模型教育活动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培养了如世界首次发现引力波团队的成员、原天河中学罗加伦同学等科技菁英。

  此外,我市还通过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动感中队”创建活动、少年儿童冬夏令营、红领巾“创未来”夏令营等活动,积极开展足球、篮球、武术等体育锻炼活动,深化开展红领巾小创客、小健将、小书虫、小百灵、小主人“五小”活动,探索开发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健康快乐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创新创造活动,加强对学生体育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二、关于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开展素质教育

  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去哪里的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我市高度重视并持续推动解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进实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2018年5月,经充分调研、市政府同意,我市出台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穗教基教一〔2018〕1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型校内课后服务机制。中小学校作为校内课后服务的主渠道,将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校内课后服务。

  在运作方式方面,学校可根据实际采取不同模式开展,或选择由本校教职工直接管理,或向第三方社会机构购买服务,或与第三方社会机构合作开展,或统筹街道社区、志愿团体、家长委员会等社会资源开展。提案中建议的“采用政府购买等形式引入高校和社会资源以提升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完全可行可落地的,实际上有的区和学校已经采用这种形式与体育俱乐部等第三方社会机构合作,在下午课后托管时段开展体育兴趣活动。

  在服务内容方面,由学校结合学生及家长需求,进一步优化在校下午课后托管服务。下午课后托管时段可由学校提供学生看护、自习、做作业等基本托管服务,还可结合实际安排体育、艺术、科普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观看有益影片、拓展训练等,以及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我们鼓励学校将正在推进的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和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等与课后托管有机融合,设计体艺、科普、社团活动等个性菜单,助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案中提到的“充分运用‘快乐学习’‘思想漫游’‘思想实验’和‘反思认知’的等学习模式,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对我们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我们将鼓励和支持学校探索试验,但要注意不得组织学生集体教学补课,避免其成为学校教学的延伸。

  三、关于创建小学生课后素质教育的“广州模式”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的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体育和美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育人水平。以教育评价为例,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30个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之一,2014年起推进实施改革工作,将相关课题纳入广州市教育科学重大课题选题,构建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帮助我们客观分析学生在“身体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状况和问题,改变了过去单纯以知识为内容以成绩高低为结果的学业评价方式,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把评价的“尺子”,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发展的自信心,而且能够帮助老师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与短板,进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除了课堂教育教学,我们也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综合实践、课后托管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案中提到的遴选专家组建课题组解决核心理论问题、按照“统一规划与学校自定”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推进、制订创新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学习模块等宝贵建议,是我们目前正在时间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争取创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小学生课后素质教育新模式。

  四、关于开展小学生课后素质教育的支撑条件

  (一)经费投入

  目前,我市暂无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经费这一口径的统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纳入生均拨款。校内课后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为每生每天每段2元,全年生均约800元。为了更好地解决经费问题,在校内课后服务方面我们致力于构建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合理承担的成本分担机制,通过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补助,学校无偿提供场地资源,家长负担合理成本,鼓励社会捐资支持,共同保障托管服务的长效运转。

  (二)师资配置

  关于引入兼职教师问题。《指导意见》已明确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多方参与的多元的课后服务体系,允许学校引进第三方社会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源入校进行课后服务。为更好地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指导意见》在调研和测算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教职工取酬指导标准。关于“建立社会培训机构准入机制”的问题。目前,我市教师继续教育和各类专项培训都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中标之后,再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担教师培训任务。小学生课后素质教育引入培训机构问题,我局将认真研究,尽力为各区教育局和学校提供指导意见。

  (三)安全保障

  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安全是重中之重,我们严格规范管理保障安全,一是区和学校要加强对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第三方社会机构和个人的资质审核和质量监控,明确第三方社会机构和人员的准入资质;二是加强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等,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三是要求学校、第三方社会机构和家长以书面协议明确权责关系,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组织家长代表全过程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各个环节;四是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共担机制,为学生购买校内课后服务期间的校方责任险、学生意外商业险等。提案中提到了“教育局在校方责任保险及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的基础上,与保险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开发出符合素质教育特点、能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的新险种。”现阶段,学校实行的校方责任险的覆盖面已涵盖了学校所开展各种合法活动。因此,暂无与保险企业开发新的险种的必要。

  感谢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8年8月3日

(联系人:鞠研娜,联系电话:22083678)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体育局、团市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