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18207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8-05-16 15:44: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18〕147号

叶君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驱动创新中加强高校作用的建议》(第20182075号)收悉。你们在分析高校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以及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的优势基础上,提出了广州市在创新驱动过程中进一步提升高校作用的建议,对于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综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局等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为高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支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州地区高校建设发展,将发挥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中的作用作为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并从政策、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高校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2012年出台《广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2015年出台《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穗字〔2015〕4号)、《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穗府办〔2015〕57号)、《广州市科技成果交易补助实施办法(试行)》(穗科创〔2015〕13号)以及《关于印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穗科创〔2015〕16号),2018年出台《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8-2020年)》(穗科创字〔2018〕41号)等等。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落实好支持和鼓励高校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法规和政策,并根据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今年,市教育局将制定《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局科研项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及《广州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广州教育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广州市教育局科研专家库管理办法》,为高校创新驱动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加强政府与高校联系及时了解高校需求
  我市重视加强与广州地区高校联系交流,充分听取高校的意见和建议,服务广州地区高校建设和发展。
  一是建立市长与在穗高校联席会议制度。为更好地服务在穗高校发展,推动在穗高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市制定了《广州市市长与在穗高校联席会议制度》(穗府办函〔2016〕97号),建立市政府与在穗高校沟通交流渠道,构建校地多层次全方位协同发展机制,并建立了联络员会议、办公室会议和联席会议三级会议制度,主动对接高校相关诉求。
  二是建立广州教育与在穗高校战略合作关系。市教育局主动与在穗高校对接,按照“共谋发展、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建立广州教育与在穗高校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合作。目前已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省部属高校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了合作。市教育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等已经面向广州地区高校开放,共计20所省部属高校获立项300余项,资助经费2000余万元。
  三是组建相关领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发挥我市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依托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截至2017年12月底,已围绕5G通信技术、通信芯片、新型显示、网络安全、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组建了140个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各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427项,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立项191项;获得科技奖励114项;申请知识产权2425项,获得知识产权授权945项;进行转化和产业化的成果411项,所产生的销售收入近256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依托市长与在穗高校联席会议制度、广州教育与在穗高校战略合作关系、相关领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继续拓展与广州地区高校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作用,以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依托,加强与高校联系,推动组建相关领域技术创新联盟,更好地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遴选具备条件的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大力促进在穗高校科技成果在穗转移转化。
  三、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
  我市采取多种方式,依托各类型项目,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力度。
  一是我市科技计划体系中设置了科学研究专题和实验室建设专题,专门面向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申报。科学研究专题瞄准科学前沿,凝练重大原创性科学问题,着力培育源头创新能力,支持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实验室建设专题围绕我市重大科技发展方向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科学配置、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支持具有学科研究优势、高水平学术团队和良好基础实验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的科学实验平台,支撑重大科技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2015年科学研究专题共支持项目338项,支持经费13208.8万元;2016年共支持项目446项,支持经费16500万元;2017年共支持项目547项,支持经费18500万元。2015年实验室建设专题支持项目23项,支持经费4600万元;2016年支持项目14项,支持经费2800万元;2017年支持项目10项,支持经费2000万元。
  二是市教育局设立了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专门支持市属高校开展科学研究。设置的项目有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羊城学者”科研项目、创新团队项目、协同创新重大项目、产学研结合项目和一般科研项目等。2015至2017年每年支持项目200余项,每年支持经费2300余万元。
  下一步,市科技创新委将按照有关要求,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的强度,采取前期资助、后补助以及科技金融等多种投入方式,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在源头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市教育局将优化市教育局重点学科项目,整合原“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项目”为“羊城学者科研项目”,调整产学研基地为产学研结合项目,增设面向具有博士学位青年教师的“青年人才科研项目”。其中,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将面向广州地区高校开放,其余项目鼓励市属高校与广州地区高校联合申报,依托学科和项目继续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的共同努力,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提升。衷心感谢你们对高校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8年5月16日
  


  (联系人:李建平,联系电话:2208372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