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18226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8-05-11 10:35: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18〕129号

董雪娟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落实普通中小学装备建设工作的建议》(第20182266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并与董雪娟领衔代表在2月1日进行电话沟通、5月3日进行座谈交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积极适应新形势,与时俱进做了大量工作。
  一、做好普通中小学教育装备的顶层设计
  编制《广州市教育装备“十三五”规划》、《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装备纲领性文件。制定《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教育u时代”信息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广州市义务教育装备建设指南》等教育装备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教育装备的建设、应用、管理、培训、考核、评价等诸多方面工作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二、以样板校建设为抓手促进装备建设和应用
  (一)扎实推进智慧校园实验校的建设工作。
  我市已于2017年底启动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样板校)的建设工作,并对智慧校园建设包括信息化设备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越秀、天河等区逐渐形成规模化应用,按照“校校有案例”的设想,初步建成一批智慧校园,如:东风东路小学、体育东路小学、65中学、花地中学、南沙实验小学、增城中学等。同时,在部分学校试点采用BYOD(学生自带设备)模式开展信息化教学,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辅助教学优势,探索适应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二)切实加强教育装备的管理。
  一是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据2017年摸查的数据,全市中小学已建(含在建)的各类创新实验室超过63间,未来两年内拟增建创新实验室127间。通过各种创新功能场室的设置,引入一批创新教育装备和技术应用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中。
  二是全面建设教育骨干宽带网络。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光纤总长度达到近40000公里,“数字教育城”数字教育资源总量已超过120TB,全市每一所公办学校均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我市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服务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三是强化质量管理。2015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教学仪器废旧放射源收贮工作,2016年至今持续推进全市学校危险废旧化学品摸查与处置工作,打造平安的实验环境;2016年至今已经连续两年开展检查仪器质量检测并建立全市通报机制,对学校提出教育装备全生命周期质量要求,指导师生安全、科学、规范使用仪器。
  四是全方位开展应用培训。近年我局组织开展的各类各学科装备培训累计超过2200人次,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科学等多个学科,覆盖包含农村地区在内的全市教师,有效促进了装备的应用和相关学科创新型人才核心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近年我市中小学教师在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国家级奖项9个、省级奖项98个。
  三、推进督导考核常态化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按照《广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细则》的标准,配备标准配齐配足功能场室与仪器设备。我局在日常督导和综合督导中均将教育装备的建设、应用、管理等纳入范畴,严格对照相关评估文件进行检查。
  董雪娟等代表提出的建议对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装备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局十分赞同。下一步,我局将根据你们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对全市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规划引领;同时,进一步抓好中小学教育装备的建设和应用工作,持续推进示范校的建设,进一步借助各类教育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在“互联网+”新形势下的教育装备建设与管理水平,努力探索适应开放、共享的装备管理模式,推动广州教育走前列、当尖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装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8年5月11日

 


  (联系人:黄健勇,联系电话:8130873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