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18212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8-05-28 16:58: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C类
  穗教案〔2018〕121号

何彪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校建设上新台阶工作的建议》(第20182124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由我局主要领导领衔办理。结合各项工作的进展,以及4月20日上午在市教育局会议室于您见面并汇报的相关情况。经综合市国土规划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荔湾区政府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提供了工作的背景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强的六点建议,对该项工作有很好的帮助和支持。
  一、建议由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制定《解决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历史遗留工作方案》,出台《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移交建设认定及办理登记原则》的办理情况。
  关于解决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历史遗留问题的进展情况。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督办<关于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领域民生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的议案>决议的实施方案的工作方案》(穗常办〔2017〕109号),其中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制定的《关于解决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明确了三年工作计划和目标,建立了历史遗留问题台帐,分类推进化解,目前已拟定《关于推进化解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
  关于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移交建设认定及办理登记工作的进展情况。经摸查,全市共有189宗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全市还有155个历史遗留配套教育设施的建设、移交问题未解决。市教育局对各区报送的历史遗留项目进行“一案一册”的梳理,拟制了《广州市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送审稿)》,现正征询专业的法律意见,完善后拟报广州市政府审定实施。
  关于教育设施确权登记工作的进展情况。由市国土规划委牵头,成立公共服务设施无土地、房屋登记确权登记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教育设施历史遗留问题的全面摸查。在摸查过程中,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规划委已就教育设施确权登记工作进行多次对接,召开多次专题工作会,结合各学校报送数据情况,基本完成对农村和“村改居”地区教育设施移交政府管理后但产权未移交或仍不明晰的学校的初步摸查,建立全市域未确权登记教育设施的动态工作台账。经梳理,目前我市未确权登记的教育设施项目1764宗(涉及1342所学校,含村改居学校及农村地区学校),其中 “村改居”的学校共有146所,涉及确权登记单元249宗(已确权登记单元2宗,具备登记条件单元8宗)。经市发改委、市国土规划委和市教育局的专题工作会研究,土地来源问题是制约“村改居”学校确权登记的主要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鸦岗小学、大朗小学和沙凤小学通过集体房地产登记、村社捐赠土地、实施征地补偿的方式明确土地来源问题,市国土规划委已建议将这3间学校作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典型案例,供其它“村改居”学校参照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市教育局正在继续推进无土地、房屋登记确权案例技术审查工作,为学校确权登记工作奠定基础。市国土规划委正在牵头制定《关于解决我市公共服务设施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二、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参与房地产规划建设前期工作,做好充分论证研究的办理情况。
  教育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各部门支持配合,科学规划布局教育设施。市教育局主动作为,按照“多规合一”的思路,以全市城乡规划“一张图”为工作平台,市区联动编制教育设施布点规划,目前已形成《广州市中小学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和11个区《广州市中小学控制导则》规划成果,正在推动成果的有效应用,尤其不能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域规划建设学校(如输送高压电线下)。
  三、在公建配套学校定位和设计环节,应充分考虑政策、人口、环境等发展因素,预留更充裕的发展空间的办理情况。
  目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可参照本区域学前和中小学规划导则、指引,根据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和学位需求逐步推动建设;教育部门提前介入房地产项目的规划建设相关工作,在房地产项目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按《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和规划设置标准要求提出配置相应建设规模的各类学校,同时充分考虑政策、人口、环境等发展因素,预留更充裕的发展空间。
  市教育局为进一步提高广州中小学的办学质量,解决“千校一面”的校园建设现状,完善广州市中小学建设标准,打造特色校园、现代化校园,并综合考虑课程改革、特色课程等方面的最新要求,目前正在编制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设计全要素指引》。《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设计全要素指引》出台后,市教育局将联合各区教育局组织提供相关培训服务和专业技术咨询,指导各学校开展特色现代校园建设。
  四、帮助和扶持原基础较薄弱的学校,加大对基础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促进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的办理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我市实施了《关于新建一批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施方案》,完成了《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中期调整,涵盖基础较薄弱中小学校的教育设施提升项目、新增示范性高中项目和校园功能微改造项目三类共220所学校,市财政按照“先干先给、多干多给、快干快给”的原则对各区奖补。全市将因此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18.75万个。
  为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市教育局制定实施了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辐射延伸工作方案,在既有基础上,推动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到南沙区委托管理学校,推动广东广雅中学到花都、广州市执信中学到天河、广州市铁一中学到白云,广州市第六中学到从化新建校区,向黄埔输出广州实验中学、向天河输出广州中学和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校名品牌资源。出台《关于推进市属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和《推进区域学区化办学实施方案》,首批成立了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实验中学4个市属教育集团。
  目前,我市正在组织制定《广州市教育局保充分促平衡中小学校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将继续加大学位紧缺区域的供给,改善薄弱地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市土地开发中心要保质按期完成高尔夫地块学校配建工作,确保学校按时开办的办理情况。
  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主要负责高尔夫地块4所学校的建设。目前,4所学校均已完成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承诺于今年5月将高尔夫地块配套中小学移交荔湾区教育局。荔湾区教育局将按照施工合同协助做好高尔夫地块工程接收工作,并安排好资金配备教育教学设施、信息化装备等,确保今年9月如期开学。
  六、荔湾区教育局按时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的办理情况。
  真光中学真善美地块的工作进展。截至2017年12月底,真光中学项目市级财政已投入资金9932.95万元,建设资金已落实,目前正在做地块土壤修复工作。代建单位计划今年下半年土壤修复工作完成后开始工程建设。
  海中小学的工作进展。学校原属村办小学,产权不明晰。海中村给该校提供的新办学场地涉及到农用地的规划调整。荔湾区教育局拟调整该场地作为学校运动场地使用,已向区发改局申请立项,正在落实建设资金。新办学场地涉及农用地的规划调整,相关手续目前正在协调中。
  感谢您和各位代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做好工作,期待您和各位代表一如既往的帮助指导!

 


  广州市教育局
  2018年5月28日


  (联系人:崔萍、周文平,电话:22083639、22083648)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府办公厅、市国土规划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荔湾区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