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4007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7-12-07 09:46: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B类

  穗教案〔2017〕151号

游彩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临聘教师资源库”的建议》(第4007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开展相关调研,摸清实际情况

  我局接到提案后,在2016年工作的基础上,再次对各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编制情况和临聘教师情况进行摸查和调研,为研究问题提供事实依据。

  二、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研究问题

  我局与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面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形势,积极研究师资不足这一阶段性问题,采取“引进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缓解结构性缺编,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质。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名校长、名教师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根据任学锋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教育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州教育全面上水平、全国有影响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顶层设计。我局从年初开始面向全国公开引进高端教育人才,“不限期限、不限名额”引进名校长、特级教师、名教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同时“柔性”引进一批已退休的名校长、名教师担任中小学名誉校长、顾问,或直接担任主要负责人,有效夯实基础教育人才队伍。目前,我局对标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教育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了《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进一步加大我市基础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优质发展助力。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

  一是出台指导性意见,逐步调整教师学科结构,对于数量充足的非体音美学科的教师通过“转岗培训”达到体音美学科教师的要求,缓解结构性缺编问题。二是积极探索创新师范生实习支教模式,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将进一步深化师范生实习支教与置换教师培训工作改革,不断落实师范生实习的经费补贴,鼓励师范生到我市支教,与高等师范学校密切合作,通过二次置换等有效方式和人才市场的统筹作用,深入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新机制,计划每年安排约1000名师范生,其中350人左右来自体音美专业,通过实习、支教、培训“三位一体”的模式,弥补体音美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有效缓解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面临的教师队伍阶段性缺员的情况。三是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按照每年培训1000名骨干教师的规模进行认定和培训,突出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教师、突出体音美术等学科教师、突出外围城区教师。小学和中学教师认定和培训的比例按当年中小学专任教师比例动态实施。

  (三)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建立广州市教育人才储备库。

  为整合我市教育系统非在编教师资源,加强公、民办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规范全市中小学非在编教师招聘和管理工作,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由我局牵头,市人社局和市财政局配合,各区教育局协办,共同建立“广州市教育人才储备库”,计划将以下几类人员纳入“广州市教育人才储备库”。具体包括:近5年退休且身体健康的退休老师;在广州取得教师资格还未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高校及科研院所教师、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班学生;各学校目前招聘的非在编教师;人力资源市场中待就业的教师等;社会化辅导机构和民办学校的教师;有意向来穗发展的外地教师。市级层面的“教育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将更好地为各区、各学校和教育人才搭建桥梁和平台。目前“广州市教育人才储备库”已具雏形,内部已经进行了测试,目前正在进行试运行的相关准备工作。

  (四)不断规范临聘教师管理、保障临聘教师经费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考虑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带来的实际问题,为应对女教师休产假、学校扩建新校区等各类情况出现的师资不足问题,进一步规范我市市属中小学临聘教师预算编制程序,严肃财经、人事、机构编制纪律,做好临聘教师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我局和市财政局在2016年共同研究制定了市属中小学临聘教师预算编制管理的相关文件,不仅为市属中小学校临聘教师预算编制提供依据,也为各区在解决此类问题上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下一步,我局将指导区针教育部门针对部分区非编制教师待遇偏低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提高非编制教师待遇标准,并与严把非编制教师入口关相结合,即切实保障非在编教师待遇,又切实保障非在编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复。

  广州市教育局

  2017年11月27日

(联系人:吴勇,联系电话:22083786)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