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7227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17-05-15 15:31:00
  • 来源: 本网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王河等代表:

  你们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广州市属高校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的建议”(第20172270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5月11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市科创委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推进广州市属高校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对于广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已通过多项举措加强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提升市属高校的创新能力:

  一是通过资助创新基地培养创新人才。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市属高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我局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与市属高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以三年为周期,不断推进基地建设。2012年,我局支持市属两所本科高校设立了20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每个基地年资助经费5万元。2015年,为进一步加强市属高校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力度,我局在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基础上设立产学研结合基地,将申报范围扩大到市属高职院校,立项建设首批9个市属高校产学研结合基地,每个基地年资助经费增加到10-15万元。基地设立五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拓展了市属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主体,突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沟通与有机结合,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形成和教育体制改革。

  二是通过科技计划体系优化创新平台。目前市科创委的科技计划体系中,科学研究专项、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创新平台与科技服务专项分别在开展原始性创新和前沿探索性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研究,以及建设科研实验平台等方面,对在穗高校所承担的相关项目进行支持。我局的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和创新学术团队等项目,更是专门面向市属高校的创新发展而设立。通过市科技计划体系,为市属高校和产学研结合基地提供了创新发展所需的项目、资金和平台,有力支持了市属本科高校研究生创新培养。

  三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属本科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2016年出台了《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施意见》,市财政分年度分别给予两所本科高校(2016-2017年)首期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经费,其中,广州大学11亿元,广州医科大学9.91亿元,用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鼓励两所大学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以协同创新等创新平台为载体,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创新活力,为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三中心一体系”及“三大战略枢纽”提供人才、技术、智力等服务,推动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建设。鼓励两所本科高校以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依托,与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单位共同组建各领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两所本科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建科研基地,联合承担科技项目和培养研究生,实现科研资源共享。

  虽然我市在设立市属高校研究生创新基地和产学研结合基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处在探索以及发展阶段,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不断完善以及改进:

  一是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培养。贯彻落实《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实施意见》,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培养。

  二是继续推进市属高校产学研结合基地建设。首批市属高校产学研结合基地建设任务完成后,我局将对基地建设成效进行验收,并计划立项建设新一批市属高校产学研结合基地,扩大资助范围,加大资助力度,推动基地建设的全面升级,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三是支持市属本科高校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高校研究生招生政策的要求,统筹安排本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争取高校与基地联合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四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广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我局设立了广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目前已经启动2018年项目申报,以进一步支持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我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市属高校产学研结合基地的建设,市科创委也将结合自身职能大力支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感谢你们对教育及科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17年5月15日

  (联系人:李建平、曹欣欣,联系电话:22083722、2208363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府办公厅,市科创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