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53号提案答复的函
A类
穗教案〔2020〕165号
沙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公共卫生安全课程纳入中小学教材的提案》(第205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市卫生健康委进行认真研究,经与您8月10日电话沟通、8月18日邮件沟通,综合市卫生健康委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普及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提升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把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传染病防控、安全知识应急与避险等与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的内容已纳入《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地方课程教材,并将《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地方课程教材和专题读本纳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课本目录。各中小学校根据相关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组织实施地方与学校课程。此外,督促各学校严格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课程课时要求,确保开足开齐健康教育课。
(二)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宣传。近年来,我局结合各类卫生日开展主题演讲、手抄报评比、知识漫画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海报、折页、读本等下发至各级各类学校;制作拍摄10余部健康科普知识主题动漫、微课等视频,在“广州教育”官微、“广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内容涵盖膳食安全、近视防控、口腔健康、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等视频和推文。联合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医科院校,以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鼓励医科院校大学生与广州市中小学校建立“点对点”实践平台,在中小学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及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的教育实践活动。该活动每年覆盖300所学校约30万名师生。通过活动不断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广度及深度。从2018年开始,试点开展全市高一新生徒手心肺复苏普及教育,截至2019年底,共完成72场次3.5万名高一学生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局印发《广州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广州市2020年春季学期师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广州市教育系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规范指导各区各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整理修订4版全省首个专门针对教育机构的工作指引,汇编《广州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引》,分类指导教育机构有序、有力、有效做好防控工作。制作新冠肺炎防控学生、家长、学校手册,分类指导师生做好个人防护,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师生安全。利用线上教育,对包含在编、非在编教职工以及后勤、保洁等所有在校人员共34万名教职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九大版块内容的教育培训,参训率达100%。
(三)强化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和社会机构开拓渠道、共享资源,努力构建与校外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长效合作机制,逐步探索出自主招聘、购买服务、专业机构托管校医室等“多渠道”配置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校医”)的新途径。截至2020年8月,寄宿制中小学校或 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校医配备率从2016年45.03%上升到95.3%。此外,通过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食堂管理人员、校医和保健教师以及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业务能力。2019年我局共举办8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1500人次,采取送培到区的方式举办15期学校教师应急救护培训及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联动,整合高校科研、医疗卫生等专业机构力量,丰富线上线下健康教育资源,逐步扩大“健康教育进校园”覆盖面;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指导学校规范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结合德育、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等课程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学活动;继续推进多渠道配置校医工作,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师资配置和培训力度;通过家校共育,培养师生和家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升健康科学素养。
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0年9月3日
(联系人:陈静仪,联系电话:2208373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