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2447号建议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1-05-14 14:49:04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1〕147号

陈武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的建议》(第20212447号)收悉。衷心感谢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我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建议办理工作小组;积极组织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我局与领衔代表陈武代表前期进行电话沟通,进一步了解建议诉求,征求对建议办理工作意见;并起草建议答复初稿,征求意见,并与陈武代表在3月3日、4月9日开展调研活动、见面沟通。经综合市科技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分析了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遍开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指出了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缺少人工智能装备支撑、人工智能课程资源短缺、缺少人工智能专业师资人才、缺少各方部门联动,建议从政府层面、教育部门、学校层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

  您的建议对我市培训人工智能师资,建设配套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广州教育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从政府层面加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

  (一)加强社会文化引导

  1.组织实施我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开展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应用示范。2019-2020年,我市布局开展人工智能驱动智慧教育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基于数据智能的在教育平台及应用示范项目,研究破解智慧教育基础理论、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建设等难点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支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诊断与综合干预研究”等项目,实现技术产出和成果服务于人工智能教育工作。

  2.支持人工智能科普基地发展。现已认定人工智能类科普基地12家,包括科大讯飞华南人工智能语音开放创新平台科普基地、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研发与教育基地等,支持基地开展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及技术应用,提升科学普及效果。

  3.“政产学研”协同是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的催化剂和推动力。我市按照“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选择使用,科研优化产品”的原则,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推动成立广州教育学会人工智能教育专委、智慧教育协同创新专委,搭建平台,多部门联动推广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4.开展专项研究。一是加强人工智能课程研究。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与建设专项课题研究,构建有广州特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二是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书法项目,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书法教学及评测中的应用,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书法项目列入广州市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项目。

  (二)加强跨部门的顶层设计

  1.我市2018年出台《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人工智能重点发展领域及方向,提出建成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2020年,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出台了《广州市关于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重点实施基础创新提升行动、产业培育发展行动、企业引培发展行动、产业生态构建行动及应用场景拓展行动等五大行动。

  2.广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牵头构建了“一网统管、全城统管”的“穗智管”城管理中枢。协同市教育局推进人工智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构建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应用场景。

  3.在2020年9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广州市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简称广州国家试验区)以来,正研究制定《广州市建设国家新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融合示范应用,以智能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完善教育智能化基础设施,构建立体综合教学场,实现教育服务精准推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开展校园智能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学校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的应用,形成智慧教育新模式。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广州市产业基础与优势,聚焦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助力广州教育现代化。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文化引导,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挑战,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二、关于从教育部门层面加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1.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课程骨干教师队伍。要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师资是重中之重,广州市严重缺乏人工智能师资。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立足于从信息技术老师中培养。我市由市教研院牵头,结合学科教研工作开展人工智能师资培训,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一共完成了四期的人工智能基础培训。参与培训的实验学校教师达150多人,培训对象涵盖了所有实验学校的主管教师,为开展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保障人才基础。

  2.打造人工智能导师团队。在人工智能师资团队建设方面,基于广州市名师工作室团队、项目团队、服务团队,建立跨部门、跨单位、跨领域的创新工作机制。经过五年多的打磨,逐步形成了由广东省和广州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牵头,组织成员来自单位内部、一线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创客和人工智能骨干导师团队约50人。近五年连续举办了8期教师继续教育20门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面授课程、10场人工智能专题实训课等,培训人数约6120人。市电化教育馆为华南师范大学学生提供跟岗、体验和实习机会,开辟了与高校合作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的创新之路。

  3.搭建创新实践共同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市电化教育馆牵头承担了广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重点项目,将我市在创客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研究和建设的课程、师资培训模式等通过实践共同体进行应用推广,在花都、白云、南沙、黄埔、荔湾等区域以及广雅、南海等教育集团学校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研究和推广创客与人工智能的师资培训与课程开发应用,供70个项目共同体学校资源共建共享。

  下一步,我市将对全市学校人工智能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从通识教育、实验教学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将进一步联合相关教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在应用领域、师资培训、活动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师资培训,优化人工智能教师结构,培养具有过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胜任人工智能教学的骨干教师。

  (二)人工智能教育关注人才的培养、思维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发展。

  1.政策引领,加强统筹。

  2018年,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推进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指导意见(试行)》,主动迎接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巨大挑战和战略机遇,建设市教育大数据平台,强化专家引领。按照“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的原则,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人工智能教育建设机制创新。

  2.协同创新,构建课程实验四级体系。

  围绕人工智能课程实验,我市构建起“部—市—区—校”四级课程实验体系。一是市教研院参加教育部装备中心组织的(北京、广州、武汉、西安、深圳)五大教研院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共同体,合作研发课程指南、实验配置标准和教材等开创性工作。二是设立荔湾、天河、黄埔三个市级课程实验区和147所市级课程实验校,开展课程实验工作。三是荔湾、天河、黄埔三个市级课程实验区在区域内选择一批学校作为区级实验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四是将广州市课程实验成果通过实验共同体教材辐射到全国,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吸纳了广州经验,在教材中按体验、实验和应用三个层次增设学生动手活动项目,特色明显。

  3.教研推进,建立教育科研支持体系。

  一是成立市教研中心组。2020年7月成立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以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编写组骨干教师为主,主要负责指导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等相关工作。二是建立广州市教育学会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分会。三是准备发布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2021年度研究课题。组织实验学校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课题研究,增强课程实验工作科学科性。

  4.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发。

  参与教育部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开发。2019年,广州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落地城市,市教育研究院、市基建和装备中心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参与编写并联合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装备配备方案(试行)》及书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为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探路。

  市电化教育馆参与开发出版省级系列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教材和课程资源,编写《人工智能初步》和《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研发本地化人工智能教材。我市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三到八年级人工智能教材,并获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面向147所中小学进行教材试验。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领,科学谋划,加强培训,提升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人工智能理念,做好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保障,强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全流程指导,保障人工智能教育科学、稳步推进。

  切实推进几下以下工作:一是推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环境水平。二是我市将进一步联合相关教研单位和企业,在应用领域、师资培训、活动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师资培训,优化人工智能教师结构,培养具有过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胜任人工智能教学的骨干教师。

  三、关于从学校层面加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

  (一)完善适合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设施

  1.夯实学校装备配备基础

  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教育装备生产商提供人工智能教育装备,并已进入我市部分学校的人工智能、创客等实验室,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黄埔区投入1500万元建设了50所中小学的“人工智能科创室”,其他区的多所中小学校创客实验室既配备了部分人工智能教育装备,也配备了利于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备,为普及人工智能教学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建设市级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体验馆

  市电化教育馆在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的基础上,已建成了500平方米的市级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和创客空间,成为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示范基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的教师研修基地、教学资源开发基地和教学实践智能体验馆。为推进全市人工智能教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完善人工智能平台建设

  基于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设置智能语音教学平台、3D仿真虚拟机器人、APP INVENTOR、AR课件平台等板块,汇聚人工智能教学资源,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开展提供平台,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活动实践环境。

  4.有条件的学校要建设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室。对市属人工智能试点校装备配备经费投入,区属试点校装备由各区根据现有信息化条件按需配备,保障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落地。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补充,我市鼓励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聚集的优势,鼓励企业参与我市人工智能教育,学校可通过4.30课后托管等时段,在学生、家长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智慧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针对市、区财政事权分开,部分区域财力有限、无法统一配备人工智能实验室等问题,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聚集的优势,鼓励企业参与我市人工智能教育环境建设,推动学校自建与按需租赁人工智能装备和实验室等方式相结合,解决实验室装备难题,深化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应用内容、配套资源及环境设施投入,推进课程资源、实验硬件、网络平台三位一体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二)变革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主体

  1.推动人工智能课程教育普及。构建广州地方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育,提升学生人工智能意识、态度、知识、技能、思维、创新、伦理等方面的智能素养。通过2-3年时间,在1-8年级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2.先行先试,探索课堂教学广州模式。

  一是开展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第一课活动,鼓励实验学校教师先行先试,示范引领。2019年12月先后推出3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第一课”。二是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线上公开课,4节线上公开课共吸引北京、武汉、广州、西安、深圳五地等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约12万人次观看学习。三是凝练、形成“通识、体验、实验、应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广州模式。即以人工智能通识为主线,以体验、实验和应用三个层次展开,通过视频、实物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实验讲解、验证,最终落实到应用层次,学生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市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教育装备、教育信息化部门协同推进,大力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和科普活动,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推动教育治理能力提升,促进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评价精准化,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社会、具备相关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青少年教育高地。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联合相关教研单位和企业,形成市、区、学校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加强规范管理,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按照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要将人工智能教学纳入常规管理,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教学内容和课时,严格教学程序和规范。将进一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学校管理、教师培养、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推动其理论、成果、案例、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实现突破。

  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1年5月14日

  (联系人:雷凤宇,联系电话:22083640)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科技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