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2450号建议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1-05-27 17:32:33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1〕176号

王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疫情中加强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力度打造广州市属、区属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建议》(第20212450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会办单位认真办理,并于5月14、17、25-27日与王河代表进行了多次沟通。经综合各区政府、市财政局等会办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广州市属、区属教师发展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截至2019年11月,广州市挂牌成立六个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即: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研训中心、远程培训教师发展中心、民办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2020年10月,11个区级教师发展中心相继挂牌成立。基本完成了市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架构。

  (一)市级教师发展中心

  六大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在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办学环境、完善研训条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如下:

  1.办公与办学条件

  六大中心有相对独立的办公、教学场所,布局合理,能满足本地区教科研训一体化工作的要求。其中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要教学和研究场所设在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中职教师发展中心主要教学和研究场所设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远程中心和民办中心主要教学和研究场所设在广州开放大学,幼师发展中心主要教学和研究场所设在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均具有独立的办公、教学与研究场所,配套生活设施(食堂、宿舍、体育活动场所等)能同时满足100人以上面授培训要求。研训中心有“一个主校区、两个分校区”,主校区有相对独立的办公、教学场所,两个分校区中湾区实验学校分校区建筑面积73,580平方米;花城实验学校分校区建筑面积31,546平方米,两分校的配套生活设施(食堂、宿舍、体育活动场所等)均能同时满足100人以上面授培训要求,均建有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室外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排球场等。

  2.研训条件

  市级各发展中心研训条件比较优越,能够充分满足民办中心开展各项教师培训、教研、科研、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的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心理健康辅导室、自习研训室、图书资料室等等功能场室能够满足市级各类研训活动需求。依托广州开放大学于2002年创建了覆盖全市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具备管理平台、学习资源平台、资源库和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培训、工作坊研修和校本研修,实现课程资源覆盖全学段、全学科,满足广大教师分层分类分岗的培训需求。

  (二)区级教师发展中心

  11个区级教师发展中心,采取改造升级、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等措施,积极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建设。

  1.升级改造,促进中心硬件提升。

  各区级教师发展中心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功能场室按照省的要求和标准,通过新建、改建、整合、共享的方式,基本达到了省的要求。例如,越秀区建成美育中心、心理中心、创客空间、数据分析与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心等;荔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立足全区教科研训和信息资源服务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服务指导;黄埔区政府克服困难,划拨了一栋7层楼专门用于区级教师发展中心;花都区为了加快区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建设进程,一方面迁址新办公大楼,另一方面大力建设区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服务系统。

  2.整合资源,搭建发展平台。

  各区教师发展中心结合本区实际,均建设了集教研、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教师教育机构,并各具特色:天河区实施特约教研员制度,组建学科中心组和核心组队伍两种途径,促进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全体班子成员都为正高级、高级教师;白云区与华为公司合作,以华为云空间为依托,启动白云区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构建,包括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研修平台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南沙区充分利用学校功能场室,挂牌建立一批中小学学科教研基地。

  (三)加大经费投入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意见》(粤教继函〔2018〕17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抓紧做好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粤教继函〔2018〕5号)等文件印发以来,我市加大了经费投入。2018年以来,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共计投入了1907万元、区级教师发展中心共计投入了7687.7万元,用于教师发展中心的硬软件建设。

  二、关于教师发展中心软件建设问题

  (一)市级教师发展中心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专兼结合研训师资。六个市级教师发展中心以能力建设为重心,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教育者队伍。同时,通过公开遴选方式,择优录取方式,建立了来源广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兼职教师队伍,研训教师在数量、职称、专兼职比例等,均高于省的标准和要求。

  二是加强教育研究,科学引领培训。各中心科学制定区域内教研、科研五年规划,制度健全、措施到位。其中,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设置了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所,全面统筹中心全体专兼职教师、研究员等各方面力量;远程中心和民办中心率先提出并实践“智慧师训”理念,以新技术赋能教师继续教育;幼师发展中心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意见》,并独立设置了教师教育研究部,履行教育研究职能;研训中心积极推广应用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以教科研成果引领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加强专业指导,发挥中心协同发展作用。各中心均制定了本区域中小学教师、校(园)长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意见。积极组织本区域名教师、名校(园)长专业发展交流活动,为教师、校(园)长专业发展提供服务,加强对本区域中小学校教育教学业务指导。

  (二)区级教师发展中心

  各区级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本区实际,着力教师发展机构内涵建设,着重打造适合区情的教师队伍。

  一是重内涵建设,补充师资力量。越秀区在原有“三联六合”的模式上,融入新入职教师培养培训,以区域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打造王牌教学教科培团队;番禺区依托大学城优势,与华南师大、广州大学、广东二师等高校合作开拓新项目,不断丰富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队伍的编外主力军;增城区把中心定位“教科研训评”五位一体的机构,为区域学科教学和教师业务提升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是重基地建设,重精准施训,提升科研能力。海珠区主动对接北师大、浙江大学、华东师大、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从各合作高校聘请兼职教师100多人,承担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课程班授课任务或承担研究项目的指导;黄埔区推进“青蓝工程”,储备教师队伍后备军;白云区坚持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机构建设理念,强化教师培训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是重体制机制建设,保障规范发展。天河区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天河部落”建设,确保发展中心高质高效运作;白云区探索教育集团实体化教科培模式,提高集团化办学实际效益。同时实施学科教研员派驻制度,促进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与区域教育发展融合。

  三、关于加速先进的教育模式及项目在教师发展中心的落地问题

  (一)市级教师发展中心

  一是确定了“传承优势、创新发展、系统整合、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构筑“1+1+6”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框架,推动教师发展支持系统的升级迭代。

  二是打造研训特色,彰显示范影响力。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搭建网格式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从横向上逐渐形成从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含中职)全学段覆盖的针对成熟期校园长、教师的培养体系;从纵向上,通过广州教育家培养工程等五大高水平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从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校长全员培训、高水平校长培训、教育家型校长培训四级梯次的校长培养模式以及从新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名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工作室主持人培训四级梯次的教师培养模式。

  三是坚持信息化手段,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采取大数据手段加强培训需求诊断,促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采取学员期满评价手段加强培训成效监测,描绘区域图谱。在全省率先实行校长培训期满考核,综合学生、家长、教师、中层管理人员多种视角,从师德表现、学习成果、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维度进行全面考核,为11个区提供校长队伍发展水平的“图谱”;采取第三方评估手段推进项目绩效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监测客观性。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立项前、实施中、结项后以及网上评价、线下督导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绩效评价体系。

  四是积极应对疫情形势下的教师培训方式转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远培中心,投入校园疫情防控培训、停课不停学的攻坚克难战役中。通过“国培计划”平台辐射到全国31省、自治区,100多万中小学教师参训,为全国中小学复学复课做出了广州贡献。2019年和2020年远培中心学员满意度为87%,民办中心学员满意度为90.37%。

  (二)区级教师发展中心

  一是加强课程研发,发挥教研时效。海珠区根据学校需要,在教师培训、校园长培训、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发了《寄语新课程的学校教研形式》《忙要忙到点子上》《如何做小课题研究》等课程,助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从化区积极实施以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进“爱种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改试验推广到全区62所小学,基本达到小学全覆盖;增城区深入实施《增城区中小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目标管理,做好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检测,加强集体教学调研、创新教研方式方法,凸显教研引领作用。

  二是助力课改,加快教育创新实践。越秀区开展基于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大资源、大共建教育教学应用,应对疫情及后疫情时代师资培训需求,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研究;天河区围绕深化基础教育教育课程改革,更新观念,把最新观念理论运用于实践,晚上教研制度和工作方式,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科研机制。

  三是创新研训模式,打造教育培训品牌。海珠区以教研规划为引领,以周程形式,统筹各学科各学段的区域特色教研活动;黄埔区积极应对疫情形式,组织全区10000+教职员完成新冠肺炎防疫相关知识培训,参训率达100%。同时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开发防疫心理辅导微课,做师生的贴心人。番禺区立足网络全员培训,突出重点,狠抓项目落地。花都区制定了《花都区中小学教师区级培训项目管理办法》,促进各类专项培训项目落到实处。

  我局非常认同你们关于“教师发展中心为培训教师之地,需紧跟最新教育步伐,优先发展教师中心的软硬设施及相关制度。以配套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在教育领域的地位”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秉持为了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理念,着眼后疫情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谋划、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师发展高地,推动广州在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强主体、优模式、拓网络,建立市区校协同动力机制,打通市区校联动堵点,让教师发展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都畅通起来,致力于教师专业性的提升,聚焦不同学段、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能力修炼,在整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面积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智库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教师发展中心成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成长的引擎和助推器。

  感谢你们对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1年5月27日

  (联系人:王依红,电话:22083740)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财政局,各区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