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4012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1-07-28 15:48:02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1〕206号

吕继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广州中小学校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第4012号)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文明办、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26、27日进行了电话和短信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建立健全全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了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整合力量、形成合力,经市政府同意,我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等12个部门于今年4月建立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于7月初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负责领导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研究决定对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治理、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等事项。二是建立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由市卫健委牵头,制定《广州市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广州市特殊人群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构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三是制定出台系统性措施。经市政府同意,我局印发《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3)》,共计16项具体措施,内容包括“完善机制、建立专家指导团队、配齐心理专职教师、建立培训考核激励机制、落实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心理危机干预”等7个重点方面,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体系。

  (二)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网络

  一是市、区教育局和各学校均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我局依托广州大学建设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与市委宣传部共同支持建设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在市教研院成立心理中心教研组,在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设立心理健康专职岗位,推动各区设立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纵向建立贯通市、区、校的三级心理咨询与援助体系,横向建立社区辅导站、市中心、医疗机构的联动体系,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工作。二是市卫健委设立市心理援助热线(020-81899120或12320-5),由专职心理咨询师24小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12320卫生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均有转介机制,帮助青少年学生应对心理问题困扰。三是团市委积极建设12355青少年服务台,由心理咨询专业人士参与相关求助个案的评估与管理。四是市妇联设立38613861妇女儿童服务热线,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建设29个“舒心驿站”,组织心理咨询师及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三)全面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夯实队伍基础。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部署,加强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确定学生人数1000人以上的中学、1200人以上的小学2021年底前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的目标,并列入2021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予以推进。各学校推进落实每两周一节的心理课程,建设标准化心理辅导室。二是加强师资培训。2020、2021年各组织心理教师督导培训300余人次,组织14.7万余名专任教师开展全员心理知识线上培训,开展区级心理危机干预骨干培训,指导11个区教育局建立危机干预专业团队。2021年,部署全市教师全员参加心理健康C证培训,在全市层面组建高水平心理健康专家智库,加强心理课题研究。组织3届全市中小学心理教师技能大赛,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开学心理第一课”,2020年推送心理微课83讲、家庭教育讲座24讲、微信推文450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编写下发《中小学心理健康科普读本》3万册。2021年推送心理调适等指引60余篇,发布中高考心理微课9节,推出考前心理调适推文18篇。4至5月组织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5.25心理节”等活动,举办专家讲座10场向全市教师和家长直播。四是加强示范引领。推进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目前已创建全国特色学校2所、省特色学校20所、市特色学校91所。五是加强检查督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每年春、秋季开学检查内容,加强日常检查督导;2020、2021年连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市人民政府教育履职专项督导,提升督导检查和整改力度。

  (四)扎实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工作

  一是开展重点节点防控工作。开展科学研判,在每年春秋季开学、考试、假期等重要节点部署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开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暑假前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学生心理状况全覆盖排查、家校沟通等重点工作。二是加强心理状况排查。2020年共2次排查中小学生320万多人次,2021年春季排查学生161.67万人次,动态监测学生心理档案,对排查出需重点跟踪辅导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转介治疗。三是加强心理咨询援助。2020年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接受网络咨询4800例,电话咨询2910例,截至6月底,接受网络咨询820例、电话咨询974例。市心理援助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及时为师生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并建立个案沟通转介机制;市妇联“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2020年受理咨询服务1042宗,帮助有需求的妇女儿童解决心理困扰。

  (五)推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

  一是加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我局发挥26个家庭教育基地、15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作用,2020年录制家庭教育讲座20讲,2021年截至6月底,共组织亲子活动、家庭教育讲座、教育研讨等活动210场;在“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设“家教讲堂”;各学校通过学校家长学校、家委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及方法,做好家校协同育人。二是加强青少年服务保护。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联合广州市惠爱医院等单位编印《疫情下青少年心理防护问答》《疫情下儿童心理防护的家长十八问》,为家长提供疫情期间儿童心理防护指导;推出“广州12355卫宝课堂”,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亲子教育等55期微课;2016年以来,团市委“育苗教室”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亲职教育课程,2018至2020年共开展32场活动,服务未成年人1300人次。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宣传、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和各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介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卫健委在“5.25”心理健康日和“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文化等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视频直播等行业的社会监督,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空间专项治理。

  (六)提高心理疾病诊疗水平

  加强医疗机构精神(心理)学科建设,市卫健委积极搭建以市—区—镇街三级医疗机构为载体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设置床位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24间,开设精神(心理)门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42间,逐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拓展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增强医疗机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接下来,市相关职能部门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一是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纳入《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健康广州行动(2020-2030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完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二是充分发挥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形成市区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一是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推动《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3)》措施落实落地。二是加强专门师资建设。推进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将心理教师培训纳入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列入继续教育项目,推进全体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知识普训,同时由教育师资部门推进教师心理健康评估与辅导工作;加强考核评价激励,完善专职心理教师表彰奖励和职称评聘职称评审制度,畅通晋升、评聘渠道。三是加强心理课程建设,推进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省教育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推广使用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三)加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三预”工作机制建设。一是建强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网络,加强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市心理援助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等建设。二是坚持开展学生心理状况定期排查,对心理档案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对重点学生“一人一案”跟踪辅导。三是加强部门协同,实现信息互通,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苗头隐患,教育、卫健部门推进建设学生心理转介治疗“绿色通道”。

  (四)拓展社会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一是加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心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批精神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心理卫生综合服务团队。二是在医疗机构建立健康档案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医疗机构与学校的信息互通与共享,及时为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三是鼓励学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社工进校园”,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四是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卫健、工青妇组织、媒体等各方力量多形式、多渠道推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提升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主动寻求心理服务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教育部门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体系,发挥专家团队作用。教育、卫健等部门研究探索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监测、收集分析心理健康数据的方法,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医疗机构积极学习、研究国际国内最先进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探索更有效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

  (六)大力推进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加强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加强家校沟通,强化家社协作,向家长广泛推送各类教育资源,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教育方法,让父母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感谢您对我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1年7月28日

(联系人:张恩暐,联系电话:2208375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