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3029号建议答复的函
B类
穗教案〔2021〕212号
杨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建议》(第20213029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认真研究办理,并分别于2021年9月23日、26日与您进行电话和微信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加强我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的建议是关系到我市广大社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和幸福生活目标实现的重要工作,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您的建议对我市加快社区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我市社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州市已经建有广州社区学院、广州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广州市数字化服务指导中心、广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培训基地、广州老年开放大学等机构。全市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实验区2个,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11个;全市有市、区社区学校170所。其中依托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建成覆盖全市11区,共27家数字化学习分中心,延伸至街镇的三级数字化办学体系。形成“广州终身学习大讲堂”社区教育品牌。每年均定期组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类评选中,广州市共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近年来在全国、全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相关项目评选中,广州市在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等项目均喜报频传,各项获奖成绩位居省内前列。
二、我市社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6月,我市社会组织共8078家,其中教育培训类社会组织1648家。已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5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街(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全覆盖。目前,我市共有社区社会组织22996个,其中由街(镇)村(居)实施管理22440个。
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制定印发了《广州市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试行)》等社区社会组织政策,支持鼓励发展在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促进和谐、文体娱乐等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针对化服务,提高社区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简化登记程序。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按照不同规模、业务范围、成员构成和服务对象,由街镇实施管理,加强分类指导和业务指导。开展社区社会组织能力提升计划,提高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在组织管理、项目运作方面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着力培养一批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会组织运作、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促进社区教育稳步发展。
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与社工服务站平台优势,综合利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为不同需求群体开展针对性、差异性社会工作服务,制定了广州市社工服务站管理办法、服务清单指引等文件,持续优化社工站“113X”服务模式。打造了“慈善+社工+志愿”融合服务阵地。积极配合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走深走实。
三、当前我市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社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广州市各类社会组织在自身的业务范围内不同程度地介入社区教育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挖掘利用各类社会资源,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并服务社区
民政系统依托全市203个社工站,设立203个社区慈善捐赠站点、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站点,培育408个社区慈善基金、3200多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动员社区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开展社区公益慈善以及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加强社区居民的公益慈善教育,倡导公益慈善氛围,引导社区居民深入参与社区建设与社区互助,不断丰富与提升社区教育的内容内涵。
2021年第八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投入了300万公益创投资金,助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二)通过搭建平台,组织社工会员在相关的行业开展基础性、普及性的公共教育服务
民政系统指导社工站设立家庭、青少年、长者三大基础服务领域,并结合社区实际,开设来穗人员服务等特色板块,面向困境儿童、边缘青少年、困难长者、来穗人员等个人及家庭开展针对性服务,例如针对儿童、中青年开展亲子教育及个人职业提升类服务,针对老年人开展关怀慰问、人际支持服务,针对来穗人员开展社会融入、政策宣传服务,将社工关怀与社区教育送进社区、送进家庭。
(三)政府购买服务,让社会学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
白云区共有18个街镇,大部分街镇社区学校挂靠在社工服务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完成白云区街镇社区学校职能,白云区政府每年用于社区教育政府购买服务的费用约300万。
(四)针对老年人群体,提供重点服务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基础上,每个街镇至少建设1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服务功能的颐康中心;每个村居至少设置1个具备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助餐配餐等功能的颐康服务站,形成“1+N”基本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建成颐康中心178个,实现街镇全覆盖并逐步辐射村居。颐康中心根据辖区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覆盖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项目。
发挥颐康中心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越秀区长者学堂在越秀长者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街长者综合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挂牌,成为社区教育的教学点。18条街道的社工服务站与街道分院合作开展街坊学堂活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社会组织为越秀区长者开展社区教育服务,主要提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兴趣班和工作坊,并提供展示和表演的平台。
四、下一步工作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的相关机制
近期《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省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通知(粤教职函〔2021〕34号)》正式印发,其中涉及十个建设类项目和两个认定类项目。我市将重点打造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社区教育创新区建设,指导各区、各街镇社区教育机构,开拓创新,积极探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路径,通过示范点的引领作用逐步推广学分银行实施,力争实现社会组织社区教育与高职教育、中学后教育、大学教育、职业培训之间的衔接和各种继续教育学分累积互认,提升社区教育的活力。
(二)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和资源整合
我局将加强与民政、社会组织管理局的联动合作,将教育资源、场地资源、社区平台资源等更加紧密的结合,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优化社工站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府购买、企业赞助、基金会捐赠等多种资金投入形式积极推动广州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体系
围绕“三个聚焦”,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服务困难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立足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依托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服务,积极完善基层社区教育网络,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推动完善社区教育工作体系。
感谢您对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1年10月8日
(联系人:李耀喜,联系电话:22083693)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