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第20222154号建议答复的函
A类
穗教案〔2022〕108号
刘艳春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居安思危,加强学生安全应急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第20222154号)建议收悉。你们的建议非常重要和及时,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公安局、市体育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在4月13日、4月19日与刘艳春代表进行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开展学生安全应急避险教育情况
我市始终坚持把学生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理念,针对季节性、区域地理状况、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努力打造“平安学校”,切实维护全市校园安全稳定。
(一)制定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我局牵头制定了《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已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批准通过《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学校及主管部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职责,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校本培训和教育教学计划,开发与学生年龄、学段相适应的基本安全知识、避险逃生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等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并按规定开展应急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练。《条例》为我市开展学生安全应急避险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从2020年12月起,我市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整体安全水平提升专项行动,细化明确14项重点工作措施、33项具体任务目标,投入专项资金4.2亿元,不断夯实校园及周边安全基础,筑牢织密校园安全防线。目前,校园封闭式管理、专职保安配备、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监控联网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有力提升了全市学校整体安全水平,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广东省教育厅对我市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宣传推广。
(三)将安全教育明确纳入教学计划。我市把安全教育作为地方综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加强在课时、师资、实施、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和保障。同时充分运用广州市中小学《安全教育》教材(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5年审定通过,分小学上、下册,初中全一册和高中全一册),在确保课程统一、规范、有效实施的基础上,突出安全教育的生活性、自主性和选择性。自主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表演、体验、实践等活动中自主学习;选择性是指教师和学生可结合国家课程学习,重大学习或纪念日活动以及其他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相关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内容安排和教学要求上,对小学生注重识险、避险,初中学生注重自救,高中学生注重互救等的教育。
(四)坚持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我市于2017年1月起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各区、各学校于春、秋季开学的第一天,利用开学礼、班会课、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应急疏散演练、课外实践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第一课已成为我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品牌。通过统筹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学校、协作单位和新闻媒体等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明确各项专题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及要求,有助于学生从进入校门第一天就树立安全意识,为校园生活安全、有序、健康开展打下基础。
(五)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安全教育。我市于2016年9月建立广州市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通过积极引导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安全教育,让中小学生自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带动学生家长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逐步建立并完善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和家长安全教育体制机制。目前,全市已有3920所学校开通安全教育平台账号,67374位老师参与授课,230余万学生和家长参与在线学习,基本实现全市学校安全教育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安全教育平台数据可跟踪、可考核、可评价,可总结,大大改变了以往安全教育活动难以量化和考核的状况。
(六)积极开展校园应急避险演练。我市将应急演练纳入地方课程中,针对易发事故的薄弱环节, 以地震逃生、火灾逃生、暴恐事件、食物中毒、传染病防控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各学校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建立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应急避险技能训练基地”,以体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消防、地震、交通、野外避险等科目的训练。每年9月至11月开展全市学校“应急演练季”活动,连续三年开展全市性评比竞赛。每年举办全市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示范观摩活动,对各区各学校分管领导、安全工作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研究推广经验做法。2021年10月在南沙区举办全市校园安全综合应急演练示范观摩活动,师生、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近500人参演,新华社、广东电视台等18家媒体对此次演练进行了报道,得到广泛好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你们的建议,居安思危,不断加强学生安全应急教育。
(一)把强化校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安全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条例》宣传贯彻工作,在官方网站、微博、公众号、新媒体以及专栏宣传报道,印制单行本,分发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及幼儿园,编写普法学习资料,聘请学校安全管理专家进行解读,督促指导各级学好用好落实好《条例》。同时,加大安全经费投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推进学校安防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校园安全水平。
(二)进一步提升学生安全防范和应急避险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安全体验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等场所设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加强自身安全防范,遇有突发情况正确采取应急避险措施,比如就地取材、利用地形做好自救自护,有效防范应对各类伤害及灾害事故。二是针对人口老龄化特点,教育学生面对家里发生火灾或老人、小孩突发急症等紧急情况,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会使用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先行急救。积极开展校园应急避险和安全防范疏散演练达标创建活动,指导学校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配齐应急物资装备器材,突出火灾、地震、暴力恐怖袭击、台风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开展应急避险和安全防范疏散演练,加强学生在突发情况下自我保护能力训练,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防护和逃生自救能力。三是加强教职工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危机时刻保护学生的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学生长跑和游泳等体育运动。一是以中长跑和游泳纳入中考体育一类考试项目为契机,不断普及推广中长跑和游泳等体育运动,加强学校体育场所设施设备建设,增强学生体质,掌握逃生自救基本技能。二是坚持全市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严格执行每周14小时免费开放(高危项目游泳除外)、14小时优惠开放的政策,为学生学习长跑、游泳技能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三是鼓励社会体育组织为学生优惠提供学习长跑、游泳技能的培训,鼓励缺游泳场馆的学校与附近游泳场开展合作教学。四是制定《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倡导学校注重推广普及田径、游泳等项目教学。
(四)进一步密切部门协作联动。密切与公安、体育、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协作,共同保障学生安全。一是全面落实责任分工,建立健全重要情况信息通报、安全背景审查、联合检查督导等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学校消防标准化建设、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等,共同整治涉校涉生安全隐患,不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二是持续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重点抓好安全宣传“进学校”工作,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知识纳入普及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和体验氛围,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日、应急管理优秀宣传作品评比展播等活动。三是组织兼职法制副校长及优秀民警,利用开学法治安全教育第一课,进学校、进课堂,以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为重点,开展法治安全教育进校园,增强师生员工明辨守法与违法界线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四是紧紧依托全市反诈联席会议机制开展校园反诈工作,督导学校开展校园反诈宣传,提高学生反诈意识,减少涉校诈骗案件发生。
感谢你们对我市学生安全应急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2年5月7日
(联系人:郭彪,联系电话:2208376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公安局,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