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4012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2-08-26 11:00:51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B类

  穗教案〔2022〕187号

迟云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科类专业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提案》(第4012号)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于8月2日、5日和8日分别与您进行了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提案针对“双减”之后我市中小学学科类专业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订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引导学生加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拓宽就业视野等,对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中小学学科类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创业竞争力等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一、相关工作情况

  (一)指导有关院校做好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指导市属有关院校开展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市属高校中,广州大学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实际与需要,开设小学教育、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音乐学、美术学、特殊教育、体育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舞蹈教育等师范专业,编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教材,建立一批深度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在校本教材开发、教研项目申报、专题研讨会、工作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广州大学对师范生的中小学学科类专业人才职业生涯教育分三个阶段:一是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大一、大二阶段通过中小学教育专业导论、讲座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念,坚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信念。二是树立职业认同阶段。大三阶段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师职业道德和法规政策课程,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通过实习见习,帮助学生形成和积累教学管理经验,通过观察中小学学校运行情况,与一线教师的交流,帮助学生形成教师职业认同,增强就业自信心。三是毕业就业选择阶段。大四阶段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在教师群和学生群分享就业信息,组建就业指导群,采取“一对一”跟帮策略,精准帮扶学生就业。

  (二)支持有关院校提升师范类学生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能力。

  通过实施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如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室、课程教研室、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学改革等项目,支持市属高校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完善措施,加大师范技能过程性培养力度。广州大学将师范生培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预备感知阶段。在大一、二阶段赴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对中小学教育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日常工作进行观摩学习,并进行教育调查研究,培养教育科研综合素养;二是理论学习阶段。大三阶段开设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专业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微格教学,培养学生备课、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等基本能力;三是经验提升阶段。大四上学期赴广州、英德、清远等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进行教学实践演练,系统培养学生真实课堂的教学以及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四是系统整合阶段。大四下学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中小学名师、名班主任进入大学师范生课堂,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教师和学生进入到学校,参与教学研讨、观摩学习。另外,通过开展“三字一画”和中小学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激励学生自觉养成教师意识,形成对教师职业认同自觉,通过举办师范技能大赛,并以此为基础选拔与培养省师范技能大赛的选手。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实行“分类精准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卓越应用人才实验班” “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制定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通过多方面工作,帮助师范类毕业生具备中小学学科类专业教师必需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能力。

  (三)引导有关院校拓宽师范生就业视野。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2〕13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2022年“赢在广州”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鼓励市属高校按照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有关文件,有效加强师范生实习、就业过程管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工学云实习服务平台”,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使用“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等,实现企业教学、毕业实习、校内实训、就业等全流程管理。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包括中小学学科类专业在内的高校毕业生更多向基层流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大力开展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将人社部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扩展至毕业生离校前。在全市42所院校建立“就业创业e站”,贴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服务,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广。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支持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视野。充分挖掘政策性岗位,实施“三支一扶”“基层社区岗位支持计划”等基层服务计划,鼓励中小学学科类专业毕业生到基层、西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指导有关院校进一步做好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根据广东省新师范建设规划和要求,指导市属有关院校修订职业规划教材和优化培养方案。指导市属院校加强师范生过程培养,引导师范生及早做好职业规划,鼓励师范生及早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认定),持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工作管理水平和成效。

  (二)支持有关院校进一步提升师范生技能水平。加强师范生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践,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支持院校通过组织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基本技能比赛(粉笔字比赛、摄影比赛和微课制作比赛),指导学生参加多媒体课件大赛和国家、省、市组织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性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三)引导有关院校进一步拓宽师范生就业视野。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宣传手段,针对师范类毕业生群体的特点,加强对国家、省、市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提高学生对政策的知晓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引、推动作用,引导师范类毕业生扎根基层教育事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功立业。加强就业权益保护宣传,增强师范类毕业生风险防范和权益保护意识。

  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2年8月26日

  (联系人:童锋,电话:22083703)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