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3041建议答复的函
A类
穗教案〔2022〕199号
彭娅等代表:
您提出的《“双减”背景下,推动家校社共育》(第20223041号)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9月23日进行了电话、粤政易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已开展工作
(一)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市教育局先后出台《广州市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南(试行)》《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广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广州市学校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考评细则》。2022年市教育局创新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方法和模式,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设“校门口家校学堂”,推动“移动家校学堂”工作,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家庭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市妇联联合市教育局起草《广州市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制定“12345”家庭教育支持计划,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提升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建设水平。
(二)确立目标导向,引领社会新风。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多部门积极组织家校协同促“双减”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2022上半年与市政协联合举办“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以“双减齐聚力,家校社共育”议题展开了深入协商。5月市教育局联合南方都市报、N视频以“依法履责护成长家校共育开新篇”为主题,开展了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2021年至今,组织市级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推出《“双减”下的家庭教育Q&A》10集、《家庭教育漫画成语小课堂》8期,在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羊城家校学堂》42期。联合市妇联、市文明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家长学校’”系列直播活动。依托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讲座2168期、受众1026万,打造广州市家庭教育指导高地。目前,全市建有家长学校6327所,其中优秀家长学校400所,示范家长学校120 所,星级家长学校 30所,家庭教育实践基地26个,形成“标准+优秀+示范+星级”的“金字塔式梯级综合评价体系”。
(三)打造专业队伍,完善培训体系。市教育局印发《广州市“十四五”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打造定位明确、可持续发展、具有广州特色的“三类四阶段”进阶式培训新体系。遴选 15个广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举办市级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展示交流暨研讨活动,开展短视频及作文大赛,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依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平台,开设家庭教育、家校沟通类全员培训课程23门次,已培训2.12万人次。加强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构建“1+6+11+N”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新格局,助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市妇联2022年上半年开设专门的家庭教育类全员培训,详细解读《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共培训教师约1050人次。
(四)把握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服务。市妇联牵头开展历时40余天的家庭教育现状调研,共收集样本133944例,为下一阶段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2022年举办以“探索创新40载合力共育赢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打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最后“一百米”。市民政局在全市镇(街)建立176个“双百工程”社工站,将困境青少年服务纳入服务范围,注重青少年家庭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从个人、家庭、社区等多层面加强对困境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制定《广州市12345热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工作手册》,在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调整设置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开展7×24小时值班接听转介来电,2022年以来共接听来电307个,排查困境儿童15283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夯实课程体系,以评选促发展。市教育局继续以“家庭、家教、家风”为核心,修订《广州市家长学校教学大纲》,完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对家长学校的办学资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进行有效指导,确保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继续研发家庭教育指导立体课程,鼓励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研发家庭教育校本活动课程、亲子研学课程、亲子共读课程等,开展专业咨询和个案辅导。要求各中小学要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及时联系、督促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以家长学校建设为基础,每2年开展一次“家庭教育示范校”评选。及时提炼展示家庭教育工作特色和经验,申报创建“家庭教育工作实验区”。联合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等,汇集多方力量,制定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工作规范和方案,打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课程体系,推动我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工作的有序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双减”落地。市教育局继续依托“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加大“双减”推进工作、家庭教育类课程资源建设力度,推动市级专项培训,加强教师培养方案、项目设计,不断提升教师的指导家庭教育能力、作业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妇儿工委办统筹协调,教育、妇联共同牵头,文明办、人民检察院、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广播电视、科协、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任务,推动出台《广州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实施家庭教育 12345计划。市教育局、市妇联将联合在全市 11个区开展中小学校与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协同育人试点工作,健全“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协同育人新机制,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成效。
(三)加强多方联动,发挥引领示范。优化“基础+优秀+示范十星级”家长学校质量评价体系。对家校社试点学校、星级家长学校等创建“广州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单位”。以“校门口家校学堂”“移动家校学堂”、新文明实践之家长学校直播平台”为主要载体,精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课堂, 将“依法带娃”的理念送到千家万户,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方法教给家长,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沙龙活动,增进亲子沟通,把素质教育的理念、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2年10月11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妇联,团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