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441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3-04-17 09:53:06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430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3〕86号

陈武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法规宣传,鼓励校企合作,促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建议》(第20232441号)收悉。衷心感谢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及各区政府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于4月11日和12日与领衔代表进行了电话、粤政易沟通。经综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会办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此建议分析了《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重点指出教育部门应当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数字化建设与服务,并结合《条例》,就我市未来如何促进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提出了建议,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以及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局十分认同代表提出的建议,将加强对《条例》的宣传,增强各行各业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的重视,鼓励更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共促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一、关于加强《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宣传力度,增强各行业对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认识和了解,从而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应用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2021年3月29日,《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实施,为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2022年7月,广州市成立加快数字化及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承担数字经济发展及《条例》实施日常工作。

  我市大力开展《条例》宣传工作,扩大《条例》影响力。2022 年5月13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阐述《条例》的出台背景、立法过程、主要制度和亮点、实施方案等。6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沈奎专题解读《条例》,分析归纳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历次产业革命特点、中国数字经济的格局及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情况。7月至8月,在广州地铁灯箱、公交车身发布制作《条例》宣传公益广告。7月至9月,在花城广场、北京路、流花路公信屏播放《条例》宣传视频。全年,通过高端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训会,向超过 400 家企业和500名代表宣传数字化转型方法和路径等。

  花都区主办了“融合创新•智造未来一-2022 年花都区工业互联网研讨暨推广大会”100 多位来自政府、企业及数字化服务商代表以及专家、学者集聚一堂,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解疑答惑。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条例》等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相关法规、规划的宣传,持续深入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加快制定《广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构建广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建立各级职能部门、各学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关于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制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操作指引,明确教育部门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上应该承担的角色,促进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建议

  人工智能教育是我市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我市从2019年起进行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实验,设立荔湾、天河、黄埔3个市级实验区和147所实验校。2021年3月,我市编写的3-8年级《人工智能教材》通过省教材委员会审定,成为首个通过省级审核的地方教材。2021年9月1日,我局印发《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方案》提出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并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与评价、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研活动、教师培训、活动竞赛提出要求。2022年5月,我市启动建设市中小学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托底资源。目前,已建设1-8年级全部课程(共88节课)人工智能教育虚拟资源,包括教师示范视频、教师授课课件、教案、学生实践手册、学生实操视频、学习参考视频等资源。

  2022年7月8日,我局召开市人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动员会,部署9月份全市启动工作,要求各区、各学校高度重视,并对落实课时、配齐装备、开展教研和师培及培育样板校等提出要求。7月9日,我局印发《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的通知》,成立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区、校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向各区、各学校提出配置人工智能课程教材,配备开课场地与设备,落实课时,配齐教师,组织教研,开展教学培训的工作要求。至2022年底,全市746所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2023年,普及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被纳入民生实事,我局统筹落实相关工作,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配置指引,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教研,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模式,指导教师基于现有实验条件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和特色课程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全员培训。根据普及版、升级版、拓展版教学任务,制定了拓展版、升级版实验室配备指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以点带面引领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普及、兴趣培养、竞赛辅导等,组织相关培训和教研活动,并积极与人工智能产业链各环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支持学校与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广泛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对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合作项目。构建“典型带动、课题引领、教研支撑、活动提升”的人工智能教师成长模式,促进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与企业的对接合作,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计算机室的升级改造工作,建立人工智能教研培基地;支持人工智能社团申请将人工智能竞赛纳入省市白名单,并积极办赛;依托各类研发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和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各类高、精、尖人才和研发团队,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打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青少年教育高地。组织相关部门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调研。

  三、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特别是近三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地方政府财政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并制定相关操作规范,让学校敢于和企业合作,企业也愿意和学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同促进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建议

  2022年度,我市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城市。2023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之一。2019年,我市启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实验,设立天河区、荔湾区、黄埔区3个为市级实验区和147所市级实验校。2022年,市电教馆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委托腾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建设“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为全市中小学提供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市级托底资源,各区中小学校可采用现有的电脑室等设备加上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采用虚实结合的形式丰富人工智能教学活动,有效解决了人工智能教育实验硬件投入高,迭代升级快的难题,农村地区中小学也可利用配置较低的电脑开设人工智能课。目前,全市中小学利用平台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学校共746所,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约127间。黄埔区积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室工程。在市、区教育基建和装备中心的指导下,黄埔区83所实验学校已全部完成人工智能科创室建设工作,安装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硬件包,配备线上人工智能教学资源,配套语音识别、可编程人工智能实验机器人等,实现全区3至8年级全员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广州信息工程学校与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师资培训基地,配备两个培训实验室(含计算机40台,人工智能机器人40套)。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引导全市中小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鼓励人工智能企业为学校捐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让学生走入人工智能企业,了解人工智能前沿应用情况,并开展相关体验活动和操作实践。引进企业为学校提供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教学服务、培训学校骨干教师,为参赛的学生提供技术培训,为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实验室,实现课程内常态化人工智能教学和特色课程的建设。结合校内课后服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优质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优秀的师资、教学设备等。由学校提供人工智能教育场景,企业提供最新技术或产品,共同推进新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实践和应用。着力探索多方筹措机制,以开放合作和互惠共赢为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学校、社会等主体参与发展,建立项目督导机制和专项经费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感谢你们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14日

  (联系人:周冬亮,联系电话:2208372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