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46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3-04-17 14:33:59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3〕88号

黄妙茜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范中小学生使用教育平台的建议》(第20232464号)建议收悉。衷心感谢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团市委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于4月11日和12日与领衔代表进行了电话、粤政易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此建议分析了“双减”政策是指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指出了“双减”政策落地就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义务教育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并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我市学校对学生手机管理及学生使用的3个平台提出建议,对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以及规范学生使用平台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局十分认同代表提出的规范学生使用教育平台的建议,规范各类在手机上使用的平台管理,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及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等有关规定精神。

  一、关于规范学生使用教育平台的建议

  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我局将会同学校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将规范教育移动应用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以开学教育、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培养在校师生科学的使用习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专题报告等形式,促进家长树立正确的用网观念,全方位地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的信息素养。

  二、关于非必要不要让学校安排学生使用手机进入教育平台,如安全教育平台可以放在寒假或暑假进行学习的建议

  (一)关于安全教育平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7〕35号)、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按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并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要求和师资配置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安全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在校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安全教育并非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是需要家校联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二章“家庭保护”中的第十六条第四点中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监护职责。

  我市使用的安全教育平台为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建设和管理的正规平台,所有平台资源及课程均由教育部审核后方能上线,目前只安排学生放学在家的课余时间与家长一起共同学习完成,学习的视频仅限于部分专题课,旨在巩固和强化学校安全教育成效,通过家校共育,提高学生安全素养,受益终身。经了解,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是专题课,一个专题课会上线1-2个月时间。

  下一步,我市将引导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或寒暑假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平台的育人优势。积极争取家长支持,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方法,统筹调配好节假日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时间,将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实现家校共育,落实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职责。

  (二)关于I志愿平台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要求,共青团中央于2018年3月部署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强调“开展理论学习是团员的基本义务、团组织的基本任务”。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一期,后续以每周一期的频率推出,共青团中央对各地团员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并公布。2021年1月4日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发布的《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暂行办法》第五条第一点明确规定:“组织团员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学习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聚焦落实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基本职责”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之一。

  《关于印发广东共青团关于进一步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的方案><广东共青团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实施方案>的通知》(团粤发〔2021〕14号)明确提到,“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要按照“团干带头学、团员必须学、青年鼓励学”的原则组织开展。《关于印发(广州共青团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实施方案)的通知》(团穗办〔2021〕12号)强调:“要注重对团员青年参学的引导教育,严禁强行逼迫、变相摊派,不能‘唯参学率论’,不得明令或暗示学生家长、老师代学,不得强制非团员青年参学”。

  经核实,自“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开展以来,团市委未曾以任何形式要求学生团员在校园里使用手机进行学习。

  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青年志愿者人数中小学龄段志愿者约77万人,占全部志愿者的比例约为18.9%(以上数据来源为“i志愿”系统,统计的年龄段为14岁以下及14-18岁间)。2020年起,团市委联合市教育局指导推动广雅中学、协和小学等29间市属中小学成立校级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广州志愿驿站联合会、各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各级团组织主管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凝聚学生志愿者。

  借助“i志愿”平台专门设置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和“志愿一夏”专区,鼓励全市中小学生在周末及寒暑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时”系统与“穗好办”“时间银行”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有效扩展志愿服务信息来源。健全中小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依托信息系统精准记录个人服务时数记录,为注册的中小学生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团体保险,夯实人身安全保障。

  下一步,团市委将进一步组织开展“青年大学习”及规范“i志愿”平台的使用。一是进一步明确“青年大学习”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对基层团组织、团干部培训指导,积极纠治强行逼迫、变相摊派等现象;二是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指导学校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对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引导,联动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推动学校与社区结对形成学校-社区常态化志愿服务模式,开辟更多适合中小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岗位。

  (三)关于综合评价平台

  我局已发出《广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公示办法,督促各区加强对有关佐证材料的审核,切实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与信息隐私。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合理引导学校组织安排综合评价平台相关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遵规守纪的意识,并避免简单地把学习任务转嫁给家长,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17日

  (联系人:周冬亮,联系电话:2208372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团市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