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007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3-08-15 15:42:12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3〕203号

  

张梦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完善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提案》(第4007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委宣传部、网信办,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11日进行了电话和信息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健全工作机制。2021年4月,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任召集人、市教育局等12部门为成员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参照市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各中小学校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规性工作,纳入学年、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科学规划、有序推进。2021年,市教育局出台《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3)》,2022年印发《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及危机干预等5个配套指南和《疫情环境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防护指南(试行)》,为学校提供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工作指引,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体系。

  (二)建强学校队伍。按照教育部及省、市要求,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强化专兼职心理教师专业培训和其他任课教师心理知识普及培训。截至2022年底,全市648所较大规模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其他学校100%配备兼职心理教师;实行每月通报制度,推进全市中小学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部署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全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C证及以上培训,加强全体专任教师对青少年心理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的认识。2023年先后组织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德育科长、中小学校长、德育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及全体专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线上系列培训,累计培训30多万人次;配合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多场心理教师心理危机干预技能专题培训,有效提升心理教师对心理危机“弱信号”的识别和干预能力。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组织心理教师督导培训近300人次,邀请心理专家到各区开展针对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的较大规模的培训400余人次。

  (三)强化宣传指引。一是校内校外常态化开展心理团体辅导,针对疫情防控、中高考、节假日等重要节点,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微课和微信推文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生心理调适与求助意识。2023年以来,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发布心理微课200余讲,心理推文400余篇。二是线上线下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意识与观念,全面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2022年以来,市委网信办通过组织大洋网、广州日报“两微一端”、花城+APP、等市属重点新闻网站和重要网络平台开展有关主网络直播12场,累计发布或转载《勇担社会责任,助力儿童心灵成长》《保障用药、改善营养、重视心理健康……聚焦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报告看点》等重要稿件超1800篇(次),总阅读量逾1350万次;市卫生健康委结合“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在南方+等多个社交媒体投放心理舒缓技能短视频;团市委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大讲堂16期,覆盖人数60万人次,并依托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面向社会开通公益约课服务通道,组织有关专家持续提供公益普惠的心理健康社会服务,累计开展主题课程715场,线上线下直接服务相关群体74万人次。

  (四)完善预警机制。全市各学校每学期开展1次学生全员心理排查,其中2023年春季学期排查165.67万人次。制定《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工作指引》《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指引》,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中小学预防心理危机极端事件工作指引》,确定校园心理危机分级干预策略,健全“筛查-预警-干预”闭环管理机制,完善“全员普查、2对1复核、1对1干预”工作流程,推荐使用全市统一学生心理排查量表。为每一名学生创建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机制,推广应用信息化平台开展规范管理,对学生心理档案实行专人保管、专柜存放,并及时将学生日常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相关资料进行归档管理。落实三级预警库学生“一人一案”名单化管理,建立个案分析报告制度,指导家长及时转介治疗。各学校制定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加强对离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及患慢性疾病、中途转学等学生群体的跟踪服务。

  (五)建强社会队伍。整合社会专业资源,培养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心理精神卫生工作者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识别能力,目前广州市已有7家精神专科医疗机构设立未成年人心理门诊。团市委积极发挥广州市团校在人才培训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事务社工、新兴青年群体等青少年工作者在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工作技巧的培训,提升工作队伍力量与专业水平;并在“青马工程”、团干部培训班等培训课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培训,进一步强化团干部、优秀学生代表作为朋辈支持心理健康服务基础。

  (六)强化心理援助。建强用好服务热线,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与援助服务。建设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各区建好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专门为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自2023年以来,市、区两级中心接受未成年学生网络咨询641例、电话咨询2108例、面询1203例。市心理援助热线020-81899120、12320-5均由专职心理咨询师24小时为广大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022年以来累计接听超过3万余例来电,接听量和来电量均位列全国第二。全市建成30间“舒心驿站”,设立妇女儿童心理服务热线(020-38613861-1)。优化设置12345政府服务热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2022年以来共排查困境儿童近1.1万人次,及时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

  (七)密切家校社协作。一是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活动等,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协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和心理情绪问题。各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1次家校沟通,及时互通学生在校在家情况。二是建立家长知情同意机制,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并与监护人签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告知书》,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责任与义务,指导监护人做好心理疏导。三是在全国首创推出“校门口家校学堂”,开办《羊城家校学堂》并推出线上讲座122讲,组织线上家庭教育讲座205场。依托15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与15个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工作。四是持续深化“社工+”战略,探索打造“青年地带”社工专项服务品牌,不断完善青少年社区社工服务体系。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专家、志愿者、指导师专业队伍,为家长提供公益性、普及性、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接下来,市相关职能部门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促进家校社协作联动。一是强化各部门和家校社协同,发挥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共同做好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预防及处置、网络文化环境治理、家庭教育指导等各项工作,形成联动联控联防联治的工作合力。推进学生自杀行为网上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建强用好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利用广州地区高校和医卫资源优势,提供心理专业支撑。加强社区联动,积极调动社工等社区力量协同做好家长和家庭的工作。二是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立法工作,通过市人大的监督和地方法规的约束,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健全完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保障机制。建议相关法条明确规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相关责任,强化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督促各部门,各区政府、街(镇)和社区(村居)等落实主体责任,共同营造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二)加强心理健康宣教引导。一是面向社会公众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结合“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及“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依托媒体矩阵、实体阵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统筹协调市属重点网站和重要网络平台,推出形式新颖的心理健康主题新媒体作品,增强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心理科普意识,同时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我市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送课进基层服务,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识与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对心理援助方式与途径的宣传推广,广泛向学生和家长告知各级心理咨询热线和医院名单等社会支持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求助,守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三)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一是全力扩大专职队伍,专人督办、每月通报,推进落实全市中小学100%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建强用好专家教授、教研员、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六支队伍,围绕“知心育人”目标,贯彻“治病于未发”理念,全面开展具有专业特色、侧重实战实操的技能培训及督导,持续提升广大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计划组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志愿服务队定期提供公益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提升优化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二是切实提高家长的育儿育心能力,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继续办好《羊城家校学堂》、学校家长学校,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家长会,引导家长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和特点,理性认识和对待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办好社区家长学校,把家长的主体责任讲清楚、把育人育才先育心的道理讲透彻、把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讲到位,有效提高家长“依法带娃”的意识与能力。三是持续深化“社工+”战略,探索打造“青年地带”社工专项服务品牌,不断完善青少年社区社工服务体系。开展“驻校社工”服务项目,引入专业社工针对学校学生开展压力舒缓、沟通技巧培训等支持性服务,促进社工专业支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联动,为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探索更多路径。

  感谢您对我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3年8月15日

  (联系人:李国欣,联系电话:2208373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市妇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