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4013号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3-08-16 16:50:09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3〕205号


李彩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高等教育体系资源加速大湾区产学研要素流动的提案》(第401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1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从国家和大湾区发展的需要出发,以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为核心,提出共享教学资源、共商人才标准、共建湾区产业链等建议,对于加速大湾区产学研要素流动、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积极意义,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启发作用。

  一、关于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议

  一是建立穗港澳教育交流合作长效机制。2022年3月24日,广州市教育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不断深化穗澳两地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两地少年及青年的交流,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为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推动两地教育实现常态化交流、项目式合作、协同化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及专业联盟作用。粤港澳高校联盟于2016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共同发起成立,汇总三地院校优质教研资源,不断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纵深发展。目前联盟已汇聚粤港澳大地42所高校,其中香港9所、澳门7所、广东26所【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联盟成员】。联盟着力于科研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拓展合作等多个方面,不断提升联盟高校集群的内涵发展水平,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力地推进了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由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11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均可参与。联盟是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开放性的高校联盟,其主要职能是开展各类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建设互联互通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推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盘活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优质课程,推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可和学分互认,为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等在线开放课程,帮助高校构建齐全的学科资源,协助联盟成员申请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联盟内高校可以免费享受联盟平台上所有在线开放课程及相关资源、平台软件支持服务、学校专属人员服务,参与联盟组织的各类教师发展培训活动、课程建设沙龙、相关评优比赛等。目前联盟已有82所成员高校,以及超星泛雅、智慧树网、爱课程、学堂在线等10家合作的慕课平台,共有5140门共享课程。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航海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广州市属高校以及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澳高校均为联盟成员。

  四是探索内地高校与港澳地区高校进行学分互认。广州市属高校与港澳地区高校在学分互认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湾区建设所需的高水平人才。如:广州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本科插班生项目(一学期全学分访学);与澳门旅游学院、澳门城市大学签署互免学费交换生协议(学分互认项目)。广州医科大学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联合开展本科护理专业“2+2”联合培养项目,由两校共同商定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并实现学分互认;与澳门科技大学药学院合作,制定《药剂学》等五门课程16个学分互认的实施方案。

  五是高起点高质量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我市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融合内地与香港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和境外博硕士学位教育。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香港科技大学两校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合作框架下深度合作,共享课程、实验室等资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研究生毕业符合条件,可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

  六是持续推动广州共享课堂应用推广。广州市自2020年起建设“广州共享课堂”,跳出课程视频推送的框架,构建起知识点+互动答疑的教育资源供给模式。2022年9月起,广州共享课堂面向澳门开放,澳门师生可直接输入“广州共享课堂”进入或由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入点击“广州共享课堂”栏目进行观看,内容覆盖1-12年级在用教材。澳门师生可通过“广州共享课堂”学习了解国内中小学课内的学习内容,并作为本地学习资源的有效补充。广州共享课堂平台的不断完善将推动更多课程在大湾区共享。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广州高校与港澳地区高校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完善市教育局与澳门教青局合作机制,支持市属高校与澳门高校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与澳门大学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等开展交流合作,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发展,支持穗港澳三地高校共享课程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支持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香港科技大学两校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合作框架下深化合作、互联互通等,促进内地与港澳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共同培养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人才。

  二、关于共商人才标准的建议

  一是大力支持高层次人才职业资格认可。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认可,促进境外专业人才在穗便利执业。2022年12月,市人社局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广州市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共覆盖规划、建筑、司法、卫生、旅游、税务、金融、海事、生态环境、会计10个领域,持有“清单”内57项境外职业资格的人员按照相关实施办法可在我市全域或特定区域内执业。广东省税务局于2023年3月底印发《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片区、南沙新区执业管理办法》,取得香港税务师或澳门会计师资格的港澳永久性居民在广东省税务局办理执业登记后可在南沙片区和南沙新区执业。

  二是构建开放的港澳专业人才职称评审体系,在我市工作的港澳专业人才均可申报评审我省所有专业的职称,实现申报范围全覆盖、职称评审全流程网办。南沙区制定实施建筑、交通工程港澳专业人才职称评价管理办法,搭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职称和职业资格业务一站式服务平台”,面向全市组织开展建筑、交通工程领域港澳人才职称评审,截至2022年底,16名港澳人才获评职称(其中初级12人,中级1人,正高级3人)。该项改革入选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21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下一步,我市将与港澳地区高校在人才评定和服务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开展更多合作,推动大湾区相关领域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三、关于共建湾区产业链的建议

  一是支持市属高校与港澳高校共同参与产学研合作。探索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市属高校、职业院校与港澳高校共建科研平台,深化科技合作。2022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工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签订两校友好合作备忘录,推动双方以康复治疗学为抓手,在教学科研等领域深入合作交流。

  二是引进港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参与大湾区产业链建设。我市引进香港科技大学来穗合作举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把助力建设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基地视作重要使命,通过产学研合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2022年6月获批设立以来,已与阿里云、粤芯半导体、深圳湾实验室等多家领军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多家龙头企业在南沙共建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广州市科技局、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合作推动南沙加快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三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参与大湾区建设。为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我市立足产业发展和企业所需,2022年以来陆续组织了9批工信领域重点企事业单位赴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举办“智汇工信才聚广州”产业人才高校招聘活动,吸引优质高校毕业生来穗就业。

  四是举办大湾区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为促进穗港澳三地企业围绕“人才共享共用、技术研发、项目互动、场景开放”等领域进行精准匹配,市工信局于3月上旬赴香港及澳门举办“广聚群链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对接深度行港澳站活动,组织广州企业与港澳当地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促进穗港澳协会机构、企业及高校开展合作签约,实现西电广研院、创新中心等本地科研机构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立足大湾区产业发展和企业所需,整合大湾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参与大湾区产业链建设。一是瞄准“高精尖”领域,建设创新创业型、研究型科技园,不断将引领性创新和高层次人才等资源引入到园区建设。二是构建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支持校企协同攻关,形成一批并跑、领跑的原创性研发成果,打造“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三是支持港澳高校与在穗高校深化科技教育合作,建设一批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促进港澳青年来穗就业创业,吸引港澳科技人才(或团队)的科技成果在穗落地转化。

  感谢您对广州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3年8月16日

  (联系人:黄振城,联系电话:2208370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