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043号提案答复的函(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

  • 发布时间:2024-01-03 17:24:51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0〕192号

李凤琼常委: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推动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深切提升港澳青少年国民教育水平的几点建议》(第404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外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团市委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并与您于9月7日进行电话、微信沟通交流经综合相关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近期香港凸显教育深层次问题出发,建议亟需增强港澳青少年的国家认识和民族认同感,同时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实现四个出出彩,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也要和湾区教育融合彼此促进,互为两翼。此提案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加强穗港澳青少年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抓手,巩固加强原有机制的建设发展”

  (一)完善政策机制,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

  我市将港澳青少年教育发展工作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各方面资源,全力支持港澳青少年工作,率先印发出台首份内地大城市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并制定16个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通过系列政策举措,落实面向港澳青年的“五计划一平台”(即“乐游广州、乐学广州、乐业广州、乐创广州、乐居广州”计划,搭建一个高效便利服务平台),为港澳青少年国民教育、文化交流、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空间。

  (二)发挥平台作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活动。

  充分发挥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1234N”计划、穗港澳STEM教育联盟等交流平台,通过开展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周、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故事大会、穗港澳学生科技交流夏令营、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研讨和穗港澳科技体育模型夏令营暨海陆空模型铁人三项邀请赛等品牌活动,每年穗港澳三地师生交流接近4万人次。三地通过学术、体育、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增强港澳青少年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潜移默化地将国家认同、民族自豪、文化自信的种子播种在港澳青少年心中。

  (三)打造联盟平台,积极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支持。

  市教育局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办学团体发展协作会(筹)启动大会”,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特殊教育教研协作体和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推动粤港澳教育领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维度发展。积极推荐我市中小学校加入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美术与设计教育发展联盟、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等,参加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音乐节、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育节等活动。团市委先后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志愿服务联盟、青年创新创业联盟、青年文化联盟及青年研究联盟,全面深化穗港澳青少年各领域交流合作。举办“青创杯”第六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一网一号”(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二、关于“大力整合湾区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公办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协同共振”

  广州教育坚持开放发展的战略,依托广州勇于改革开放的优良传统和区位优势,不断拓展、丰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和形式,加强国际学校建设,不断提升我市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一)共促共融助发展,教育合作扩容彰显新成果。

  一是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2019年9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筹设并开工建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筹设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建设。2019年9月20日国际校区正式开学,国际校区的建设是落实国家“双一流”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打造成引进顶尖人才的综合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端基地、推进科技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三是与港澳地区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广州医科大学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开展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2+2’联合培养项目。四是探索内地高校与港澳地区高校进行学分互认。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广州地区高校已接受香港副学士和高级文凭学生申请攻读本科专业。以粤港澳高校联盟为抓手,积极鼓励省内高校与港澳地区高校间开展学分互认和学生联合培养等工作。五是创新拓展教育合作模式与内容。市属高校主动对接港澳,创新模式,深化合作,以师生交流、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共建课程及专业、联合科研等多种模式推进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六是构建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与澳门旅游学院开展酒店管理及旅游人才培养合作。与澳门旅游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步推进广州市属职业院校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学院开展联合建设培训基地等合作。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七是加强与港澳地区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成立粤菜发展研究院和亚洲美食文化教育联盟,促进亚洲美食文化教育领域信息共建共享、推进亚洲美食文明交流互鉴。

  (二)惠民利民谋福祉,基础教育完善便利措施彰显新局面。

  一是支持引进境外资源,开办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我市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来穗就业,满足国外、港澳台及国内高层次人士子女对优质国际教育的需求,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来穗办学,开办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是我市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现已建成并招生12所,在建学校9所(不含双语特色幼儿园)。如花都区引入香港耀华集团开办耀华学校,南沙区引入霍英东基金会开办广州市英东中学等。二是为港澳居民子女在穗接受基础教育提供便利。目前,在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港澳学生约1.6万人。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市积极为港澳籍适龄儿童青少年在穗就读提供多元化且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是开办港澳子弟班。2019年市属广东华侨中学、越秀、天河、黄埔、南沙所属共6所学校试点开设8个港澳子弟班,2020年秋季学期,新增3所学校开办港澳子弟班。在港澳籍学生的就读和培养上,各试点学校注重国民教育,传授传承家国情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地将国家认同、民族自豪、文化自信的种子播种在港澳青少年心中。

  三、关于“大湾区同根同源,要用历史文化这个背景搭建舞台,深化推进国民教育”

  (一)打造广府市集概念,追溯历史文化源流。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打造“青少年广府市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制作展示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广府文化主题摊位,现场展示广彩、广绣、广州戏服制作、西关打铜等传统非遗项目,参与创作岭南手工艺品、广府特色商品、环保低碳商品等富有广府文化特色的创意手工制作,体验具有广府特色的非遗项目和工艺制作,让三地青少年追溯共同的文化源流与历史纽带,唤醒他们共担责任、同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时代使命。

  (二)讲好历史文化故事,凝聚青年爱国力量。市委宣传部大力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达到80多个,涵盖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历史文化内容展示和组织爱国主义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打造艺术文化品牌,促进少年交心交融。我市大力打造一批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展示成效、特色引领的品牌项目。市教育局举办“粤港澳姊妹学校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加深穗港澳师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理解,对祖国博大精深语言文学的感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举办“京沪穗深港澳”青少年音乐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暨艺术教育交流活动等活动,穗港澳师生同场切磋,寓教于乐,增进友谊,促进融合发展。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生故事大会”通过讲述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彩故事,分享大湾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与理解,表达对国家发展成就的体会与自豪,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三地青少年通过“交流”走向“交心”、“交融”,筑就更强大深层持久的精神力量。

  (四)行读文化遗产游径,唤醒共同文化记忆。2019年市委统战部联合香港广州社团总会举办“人文湾区‘千人亲子’少年行”活动。组织多批港澳青少年来穗参观,增进对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居及千年羊城历史文化的了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办“人文湾区少年行”,每年均组织近百名港澳学生和近百名来自广州地区的“广府文化小使者”,共同参与广府文化游览行程。通过游览南越王宫博物馆、粤剧博物馆、永庆坊、港珠澳大桥等人文地标建筑,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广府文化魅力,引领三地青少年追溯岭南文化根脉,让具有历史文化符号的文物建筑、精湛的传统工艺、独特的民俗活动唤醒大湾区青少年共同的文化记忆,进一步增强大湾区青少年对广府文化及深厚历史底蕴的认知与认同感。

  四、关于“加强机制建设,形成常态、系统、长效的机制”

  我市将建章立制摆在加强港澳青少年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一先同志担任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创新创业专项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港澳办、市文广新局等部门。小组成立以来召开了6次全体会议,15次专题会,就“乐游广州”“乐学广州”“乐业广州”“乐创广州”“乐居广州”等工作开展广泛调研,研究出台系列政策,推动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狠抓落实,形成支持港澳台青少年来穗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的协调机制运行较为顺畅、高效。

  五、关于“策划执行与推广展示两手并重,做好项目体验的优化,做好项目效果的放大”

  我市重视港澳青少年工作成果的推广宣传工作,积极与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以及港澳台有关媒体开展合作,新闻传播突出广州特色,港澳风格,取得明显成效。市委宣传部设立采访线工程,采访线已达50余条,涉及近400个采访点,制定和规范采访点的组织接待工作流程,丰富广州故事实体支撑,使之成为湾区人员了解广州的窗口之一。市委统战部牵头制作发布《筑梦湾区 乐聚广州》粤语动漫短片和《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繁体字宣传册,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广州电视台、南方都市报等权威媒体以及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澳门日报等港澳媒体重点报道我市支持港澳青少年来穗实习、学习、创业、就业、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累计发布报道数百篇次,全网阅读量超千万人次。全市开展政策推广和宣传活动50多场次,赴香港开展政策宣讲十余场次,覆盖港澳青年近1万人次。积极与广州日报旗下的融媒体“新花城”合作,开通港澳频道,加强信息推送等。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落实落细各项优惠措施,大力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争创高地。巩固粤港澳大湾区交流合作平台,重点推进2020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周系列活动;强化交流基地建设,优化基地布局,推进推广工作;持续优化维度服务体系项目功能,继续组织开展12355港澳专线日常接听咨询服务工作;构建多领域合作机制,深化联盟合作;统筹推进各类交流合作项目,组织开展“青创杯”第七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好2020“百企千人”“优职英才”港澳学生实施计划,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内地实习就业。

  二是加快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建工作,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继续推进穗港澳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深化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与澳门旅游学院合作,推进筹办第三届“穗港澳台四地技能节”,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亚洲美食文化教育联盟等组织开展各项交流活动。

  三是支持公办和民办并举,继续发挥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作用,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突出国际化色彩,引进优质师资,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力促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达到共促共赢的目的。

  四是指导各区继续做好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在穗就学工作,办好港澳子弟班。支持建设港澳子弟学校、优质民办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满足多样化入学需求。

  五是加强穗港澳青少年交流,鼓励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参与粤港澳姊妹学校(园)缔结计划。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节、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等活动,推动穗港澳青少年交流多平台建设。

  六是继续办好“2020年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2020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等活动。扩大规模及频次举办“人文湾区少年行”,结合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充分利用我市地区文化遗产资源,继续推进涉港澳青少年的主题文化旅游线路的完善工作,拓展青少年的文化视野,凝聚青少年的文化共识,不断深化推进国民教育。

  七是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创新创业专项小组将继续健全市直横向协调,市区上下联动,政企社团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提升工作水平。

  八是继续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和港澳媒体的合作,尤其是加强“广州统战”微信公众号、“新花城”港澳频道等新媒体平台对港澳青少年国民教育等方面的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鉴于答复意见中部分工作事项尚在沟通酝酿中,暂未对外公布,以上意见可依申请公开。

  感谢您对我市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和穗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0年9月11

(联系人:黄卉,联系电话:22083715)

  抄送:市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市委统战部,市委外办,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