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006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时间:2024-08-26 10:12:03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A类

  穗教案〔2024〕276号

张莹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激励和保障体育锻炼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案》(第4006号)被列入2024年市领导督办的政协重点提案,该提案由市政府江智涛副市长督办,市政协于欣伟副主席配合督办。2024年7月13日,江智涛副市长、于欣伟副主席带队开展重点提案办理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经报市领导同意,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广州是一座有着广泛群众体育基础、浓厚体育文化氛围、高超体育竞技水平的城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普及学校体育运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培育体育拔尖人才,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构建了基础扎实、布局合理、体系科学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在2022年、2023年全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中,我市学生总体优良率分别排在全省第一、二名;学生普遍掌握1—3项运动技能,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习惯不断强化养成;同时,培养出了一批体育拔尖人才,在国家、省、市体育赛事中处于领先、走在前列。办理此次提案是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对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推动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契机。为此,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逐一对照提案意见建议,针对存在的困难不足,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健康第一、科学运动为理念,凝聚关注体质健康的思想共识

  我们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重视育体与育心相融合,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与安全的良好意识及生活运动方式。一是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编制各类校园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材料;通过“广州教育”“广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公众号定期推出健康教育宣传推文,引导师生及家长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向师生传播健康知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师生健康素养。结合世界卫生日制作健康教育视频,用形象生动的动漫开展健康宣教,普及健康知识。二是丰富体育与健康活动。每年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如常态化开展近视防控专项教育,连续六年开展高中(中职)新生的心肺复苏应急救护教育活动。市体育局健全国民体质监测及科学健身服务体系,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和机构,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青少年科学运动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科学运动知识和方法,积极宣传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场馆、进社区服务理念,2024年已完成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气功等9个运动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培训人数达1244人。三是规范学生健康管理。自2022学年开始,广州市学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使用“无纸化”身份识别方式采集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共完成逾1700所中小学校(校区)逾180万条学生健康体检数据采集,为广州市在校中小学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点滴成长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的变化状况。

  二、以体育课堂、运动项目为阵地,发挥学校提升体质健康的主体作用

  我们注重发挥体育课程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等在普及运动项目、培养兴趣习惯、提升体质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热爱体育运动的“种子”。一是落实体育课程课时。从2023年起,初一、初二年级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达到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鼓励有条件的小学每天安排1节体育课,全市中小学校100%开足开齐体育课;中小学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下午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二是普及多样运动项目。推广普及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国家、省、市优势项目,鼓励学校发展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毽球、棋类、射艺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学段衔接、贯通培养、具有岭南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为学生未来创造无限可能。三是加强体育教学研究。紧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等作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着力提高学校体育科研的学术水平与应用价值。2022年获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三、以特色发展、人才培育为牵引,找准提升体质健康的主要抓手

  我们注重打造体育运动品牌、形成体育运动特色,着力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一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开展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创建,重点发展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击剑、武术、跳绳等基础项目和传统优势项目,支持发展冰雪、轮滑等新兴项目,科学构建不同学段、不同项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布局,以特色品牌发展带动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发展。目前,全市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冰雪等体育特色学校402所。二是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开展学校高水平体育团队创建评定,支持运动队开展课余训练,把运动队建设纳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给予政策支持,发挥运动队校内引领和区域辐射作用,带动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提升。目前,全市认定高水平学生体育团队191个,2023年代表广东在全国学(青)会中夺得2金1银2铜的好成绩。三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我市获批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地区,探索小、初、高后备人才“一条龙”培养。2024年改革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自主招生政策,解决体育特长生升学断档、优秀体育人才培养断链问题,对标高校人才培养导向,为高校引进、储备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做准备。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建立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统筹推进市属体育训练单位、市优秀运动队、区级体校与普通学校合作共建,共同培养品学兼优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

  四、以基础建设、制度机制为保障,形成提升体质健康的工作体系

  我们注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软硬件建设,优化学校体育运动环境,树立体育工作导向指挥棒,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加强体育基础建设。抓好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体育教练员增设、教学质量提升、场馆场地建设、馆校合作探索、体育经费投入等基础保障工作。目前,全市中小学校100%配齐体育教师;全市体育器材达标学校1531所,达标率为98.33%。市体育局规划每个区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不少于10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新建区级体育场3个,全民健身广场7个,游泳池(馆)3个,全民健身中心8个、220块足球场;将“公园+体育”写入《关于推进广州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应开尽开,所有市属体育场馆对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将极大地扩充青少年健身场所。二是抓好制度机制保障。积极构建新时代体教融合新格局,强化体育竞赛赛风赛纪监管,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制度机制保障,为学生成长提供政策制度支撑。先后制定出台《广州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广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体育工作实施方案》和《广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着力破解学校体育工作痛点、难点和堵点。三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出台2024—2026年新周期体育中考政策,增加“三小球”和上肢力量项目,分步调整体质健康标准赋分规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高中实施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素质评价+终结性考试”模式,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五、以竞赛体系、丰富活动为平台,发挥提升体质健康的载体功能

  我们注重与市体育局共同谋划、共同设计、共同搭台,共同推进赛事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一是建立体育赛事统筹机制。探索制定广州体育赛事管理办法,体育、教育部门共同规划、发布、组织、管理青少年体育赛事,共同组织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和资格审查,共同评定在校学生运动员技术等级。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教育部门主办的体育竞赛成绩纳入体育、教育部门奖励和评估评价机制。二是完善体育赛事竞赛体系。市教育局完善“班—校—区—市”四级体育竞赛体系和贯通逐级选拔竞赛制度。打造“羊城学校体育节”“农耕体育节”、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等活动品牌。2024年举办中小学生足球联赛、高中冠军杯足球赛、篮球、排球、“三棋”、毽球、跆拳道等55项体育比赛。市体育局建立以青少年锦标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比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等组成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每年举办系列群体赛事活动,设置以青少年体育为主题的群体赛事活动。2023年主办市锦标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等市级竞赛65项,举办青少年主题群体赛事活动20余项。三是建立赛事备战参赛机制。体育、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备战省级及以上青少年体育竞赛,合理安排项目布局和人员调配,建立联合选拔组队、共同加强训练管理、统筹配置备战资源的模式。在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我市以57枚金牌、135枚奖牌、高出第二名561.8分的绝对优势,包揽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在世界、国家和省相关单项体育比赛中,广州学校均有亮眼的成绩。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会同相关单位充分吸收提案中的意见建议,持续扩大提案办理质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健康第一理念,培养青少年终身运动习惯。始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会同市体育局举办“迷你马拉松”“亲子马拉松”等活动,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展核心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帮助青少年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二是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工作,着力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加大体育品牌项目建设,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三是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活力。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为载体,以体育中考改革、体艺特长生招生改革、足球人才培养改革、体教融合改革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制度机制的发展创新,加强政策制度的研究探索,为学校体育工作、校园足球工作注入活力、增强动力。

  四是进一步弘扬体育竞技精神,不断提高青少年竞技水平。建立常态化“普及性+选拔性”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巩固“班—校—区—市”四级体育竞赛体系。积极举办、承办各类综合性赛事和单项性比赛,拓宽学生视野,促进竞技水平提高,培养、储备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严紧细实抓好体育赛风赛纪,引导参赛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参赛观、胜负观。

  感谢你们对广州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教育局

  2024年8月23日

  (联系人:孙立新,联系电话:2208372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市体育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