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2020校长论坛﹒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直播主持人:
集团化办学如何催生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把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推向纵深,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国际化教育的内核究竟是什么?“新中考”“新高考”在即,学生如何调整从容应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时,未来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2020年12月19日,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日报社主办的2020校长论坛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广报中心拉开帷幕,来自省实华附广雅执信二中铁一等名校二十多位校长、教育名家,共话教育热点话题。
直播主持人:
广州市教研院院长方晓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广东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朱伯东、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广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张先龙、广州市铁一中学校长周伟锋、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王守亮、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校长周洁……今天,这些教育界大咖都来到广报中心参加2020校长论坛。
直播主持人:
为了更好地总结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广州市教育局与广州日报共同举办了这场论坛,邀请各路专家齐聚一堂,发表真知灼见。
直播主持人:
今天到场的教育界嘉宾有: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广州市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处长刘琦宝,广州市教研院院长方晓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广东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朱伯东,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广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张先龙,广州市铁一中学校长周伟锋,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王守亮,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校长周洁。
【领导致辞】
直播主持人:
现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林朝晖致辞。
直播主持人:
林朝晖说,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手段。这次校长论坛,我们将共同总结广州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与实践经验,探讨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如何把集团化办学推向纵深,让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涌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直播主持人:
林朝晖介绍,广州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作为在全国有影响的主流媒体,讲好广州故事,传播广州声音,当好广州智库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近年来,我们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着力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构建新闻+服务的运营新模式,努力将广州日报打造成为全国具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他说,按照人民网最新的报告,2019年广州日报荣获传播力居全国报纸第五名,地方报纸第一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报求学是广州日报全媒体矩阵的排头兵,致力于把优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融入市民的生活。目前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教育媒体融合平台,并依托广州日报强势的媒体传播力,组建起了全媒体传播平台,形成了名师公开课、广报探校、中高考线上咨询会、线下教育展、校长论坛等拳头产品,为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提供权威教育资讯发布、教育品牌推广、智库服务,将优质教育资源和权威资讯传播给广大家长。
直播主持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提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在致辞中表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广州教育工作的使命。一直以来,广州的教育均衡都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其中,集团化办学起了不可或缺的增强作用,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公平卓越之路。
直播主持人:
华山鹰介绍,2017年至今三年间,广州成立84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通过发挥优质学校示范作用,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教育集团与乡村的碰撞,扩大享受优质资源群体,响应了广大市民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呼声。眼下,教育集团化办学成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辐射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市属教育集团为开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新局冲锋在前,他们是“先锋”,更是“主力军”。在市属学校的示范下,广州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已达100%。
直播主持人:
在有力的制度创新和保障下,广州的集团化办学在多元组团、资源联享、课程联建、教研联动、活动联合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前沿探索。教师是教育集团的“血浆”,广州牢牢牵住教师队伍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师资流动,实现专业发展共融。市属教育集团2019年以来派出现任优秀管理人员到成员学校担任执行校长、副校长或中层干部共65人;派出专任教师人数为146人,为成员学校的薄弱学科选派骨干教师组织教学。
直播主持人:
华山鹰总结,广州集团化办学从2017年到2020年,从初创启动到卓有成效,经过三年耕耘市属优质教育集团实现11个区全覆盖;好学校办到家门口,让更多孩子“好上学”“上好学”;提升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层面合理配置和扩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不但是今年校长论坛的主题,也是广州教育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课题。我相信,通过各位专家、校长的深入研讨与交流,必将为广州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助力广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贡献更多广州教育智慧!”
直播主持人:
论坛接下来将邀请专家、校长们分享他们对于集团化办学推进路径以及探索的经验。
【主题分享】
直播主持人:
现在,广州市铁一中学校长周伟锋做主题演讲。他表示,短短8年,从1到10,广州市铁一中学在集团化办学的道路上走得又快又好。从广州越秀、番禺、白云、黄埔到清远,从幼儿园到高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直播主持人:
2018年,广州市铁一中学为了满足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成立了广铁一中教育集团。目前学生超过11000人,教师超过1000人,既有市属公办、也有委托管理,还有民办的校区。包括了清远、白云、越秀、番禺、黄埔,以及正在签订有关协议的南沙,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段,未来肯定师生肯定会超过2万人。
直播主持人:
他揭秘说,集团化办学是坚守一方初心,造福一方人民。作为集团化办学的起点,番禺校区刚创办时,周边极其荒凉,办学极其困难。但是学校一直秉承,严谨、诚实、追求卓越,每一件事都尽心尽力,全力以赴,三年以后的中考成绩在全市公办中排第一,重本率连年提升,2016提升到了80%,最近三年每年保持在85%以上,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由于广铁一中教育集团的强势崛起,现在整个亚运城万家灯火,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我感受到,一个学校办好了,让很多孩子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直播主持人:
周伟锋说,第二个故事就是讲我们在清远办的民办学校。当时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地方,但是清远极力邀请我们去,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相当正确。现在,随着广州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会大幅增长,教育集团就大有可为。
直播主持人:
周伟锋表示,他是真正的白云人,具有很深的广州情结、白云情结,要为广州、白云做贡献。2017年12月,白云校区的创办协议已经签订,速度极快,我们每个团队每个星期都去白云现场办公。就像谈恋爱闪婚一样,我们创造了白云速度和铁一速度,只用了1年多时间,就基本建成了初中部。
直播主持人:
他认为,2012年开办番禺校区到现在8年,我对集团化办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集团化办学的核心就在于坚守初心,不要有功利化的思维,不要只求本位利益。
直播主持人:
现在,广州市教研院院长方晓波以《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洞察与行动》为题作报告。
直播主持人:
方晓波说,开展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区域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研究对象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为了名校办分校办集团。严格说,集团化办学是一个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往优质均衡平台上行的标志性“动作”。办教育集团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动力绝不是要去抢生源,也不是要去办超级高中,更不是去大规模开展教育产业化。方晓波说,当前,全国集团化办学都有新的变化,已经不是简单的“名校+N”模式了。他认为,集团化办学的趋势是: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目前,对名校+N已经是一个相对一致的认识,上海市规定不能超过10个。
直播主持人:
方晓波认为,集团化办学工作实践中的确存在几对确定的矛盾:一是行政划并和文化融合。为了快速地提高教育的均衡化程度,达到优质、均衡,通常会采取行政的做法去划并,统建一些教育集团,但是学校办学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它不是这么快能达到目的的,这是一对辩证统一矛盾。二是多样发展与集中统一。教育本身的特点是多样性和选择性,集团化本身是强调集中,这又是一对特定的矛盾必须处理的。三是有限资源与普遍需求。集团化是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推动这个均衡,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对都是有限的,而需求又是普遍的,这个也是一对矛盾。四是公益普惠与利益切身。集团化办学的整体逻辑起点是公益,那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它不是利益,现在很多集团化办学里面有些“利益”,例如简单为了“抢生源”办的超级大学校,动辄上万人的中学。这样的情况少一点好一点,因为它不符合公益要求。
直播主持人:
方晓波介绍,目前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学校大体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实验,二是跨界,三是集群。他说,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实验”,就是教研机构要把项目、课程、研究的内容,通过集团化学校来实验。“所以我们在集团的两所幼儿园就开展一些项目,比如说足球,开展了足球游戏,后来成为教育部试点学校。例如,围棋要进校园,在我们的实验学校里面,先把幼儿园的围棋游戏和小学的围棋教育开展起来,看能不能用课程开展起来,这些是要实验的。”什么叫“跨界”?方晓波说,广州市教研院在广州6个区,办了幼儿园,还办了特殊学校(融合教育),还办了高中,办了初中。
直播主持人:
今天,在由广州市教育局、广州日报社主办的“2020校长论坛”上,广东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朱伯东介绍,广东实验中学扎根广州,辐射省内,已经形成了“一校十门”的办学格局,包括今年筹办的深圳校区。他还透露,荔湾省实也是一校多区,将和万科集团、荔湾区教育局在花地湾合办一所占地几十亩、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校区。他以“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为主题作发言,介绍省实15年集团化办学的思考、做法和成效。
直播主持人:
他介绍,省实集团化办学发展思路是“择高处立”:从时代的使命和教育的本源去思考集团化办学的出发点,要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本源问题解决好,要把教育集团打造成为一个“使命共同体”;同时要“去功利化”,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成为“生长之地”;更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作用,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
直播主持人:
朱伯东介绍,省实集团化办学发展思路是“择高处立”:从时代的使命和教育的本源去思考集团化办学的出发点,要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本源问题解决好,要把教育集团打造成为一个“使命共同体”;同时要“去功利化”,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成为“生长之地”;更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作用,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另外,“寻平处坐”:集团化办学根据现有条件和办学需求,科学统筹,合理规划;重发展质量,不求发展规模;重视文化提升,重视系统合力;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教师发展规律和学校发展规律;持平常心,不为有功之功,固功莫大不为有名之名,固名莫厚。“向宽处行”:省实集团化办学有公办、民办、有托管、合作、援建等多种性质,必然要求机制、体制、资源配置做出创新;教学上,集团内课程共建增质,教学互研增效,教师互动增能,资源互享增量;另外集团内开放共享、集团向社会开放、集团之间开放合作。
直播主持人:
他介绍,省实始终强调要培养心中有“大我”,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集团化发展的重要位置。学校党委现有委员12人,其中7人兼任分校常务副校长职务。省实非常重视派出团队的培养,每学年定期组织集团全体行政干部的研讨会和研修班。另一方面,我们也特别强调各分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形成“省实气质,一校一品”的集团风貌。集团内的共建共享,是省实集团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师资联合培养、教育教学相互促进、课程共同开发建设、教研联合开展等。省实充分发挥名师“一对多”的辐射示范效应,“十二五”以来省实共有16位教师成为省中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各分校都有骨干教师成为这些工作室的入室成员或跟岗学员。其中,黄冬玲、丁之境、刘立雄等主持人是省实派往分校的行政干部。在本部名师、骨干教师们的引领和传授下,省实“体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三大特色在各分校蓬勃生长,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直播主持人:
朱伯东还介绍了以信息化助力集团化的做法,“办学不是人海战术,在教学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更多需要信息技术手段”。他介绍,“十三五”以来,省实把信息化作为促进集团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顶层规划为引领,坚持“大教育”、“一盘棋”、“一体化”原则,通过集团校“三通三化”(信息网络、业务应用、数据资源互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教学及管理智慧化、资源共享化),从底层基础设施完善补缺、中间平台互联互通、顶端集成融合应用逐步推进广东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智享省实”工程。通过大数据采集,共享交流,可以把学校里管理、教学、教育、后勤、服务统一起来,提供相应的智能化分析,提供教育教学中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个性化教师、学生工作台,可以记录老师入职到退休、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个人发展。
直播主持人:
最后,朱伯东表示,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省实集团化办学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对照省教育厅于2020年8月下发的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接下来开拓思路,协同多方力量,予以重点突破,包括进一步加强集团内部治理,完善集团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对省内外相关薄弱学校的帮扶共建工作;继续探索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培养机制;加大对各分校办学行为和办学效果的考核力度,及时的诊断和纠偏;以及探索探索新课程新教材的有效实施途径,将成功的经验总结推广到集团内外,助力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改。
直播主持人:
紧接着,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校长周洁做了《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好学校》的主题演讲。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机遇,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使命,广州华阳教育集团于2018年9月成立,拉开了天河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序幕。集团化办学作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推进公平而又有质量教育的“破题之道”,我们很荣幸成为先行者。她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一是,共同目标谋发展“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好学校”。20年前,在世纪之交各种教育思潮喷薄之际,华阳小学选择了坚持“生本教育”,成为“全国生本教育重镇”。
直播主持人:
二是,共建品牌项目缩差距。比如“集团教育年会如火如荼”、“集团少年科学院孕育而生”。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是集团内的品牌发展的未来方向。借鉴华阳小学的国家教学成果奖,成员校既要自主发展创设特色课程,还要推进集团全方位的课程共建。
直播主持人:
三是,多元发展丰内涵。各成员校保留底色突出特色培育优质新学校。华阳小学因为"生本教育"而声名鹊起。集团成员校保留底色突出特色,破解“优质均衡”教育命题。
直播主持人:
“我们既是石牌人,我们也是集团人”。石牌小学对集团在行为上和在情感上的双重融入使得他们开展了新实践、取得了新突破、攀登了新高度。集团化办学让百年村小焕发新活力。珠村小学加入集团之后,“生本”教学更有效率了。华阳小学在集团会议中提出“成员校不能作为旁观者,要力所能及参与进来,并现场研究申报参与的主题”,同时询问“成员校还有什么需求,对核心校还有什么要求”,这两个细节让成员校珠村小学倍感暖心,也坚定了其与华阳共进步的决心。奥体东小学的创办则是“在高原上建高峰”,其教师全部是华阳小学派过去的。
直播主持人: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尽情成长”、“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好学校”,这是集团的初心与使命。面向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新机遇下,在“互联网+教育”大时代里,集团将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线下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各类研修工作坊,提高集团内研修效率。聚焦培养目标,在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小学阶段育人模式。
直播主持人:
“依托教育集团,我们将打造湾区基础教育优质学校群做出贡献。”周洁表示。
【圆桌论坛】
直播主持人:
广报求学工作室副总监刘晓星:目前很多教育集团成员校众多,您认为集团化办学发展的度如何把握?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华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的发展可以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01年华附番禺学校创办,至今已经20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只办了4所分校。集团化发展规模上是否该有个度,答案是肯定的。上海规定原则上不能超过10所,深圳南山不能超过7所,广东省文件原则上不超过9所。
直播主持人:
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我有几个观点:尽力而为。集团化办学是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重要手段,这个是我国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政策导向。政府希望我们所有的学校都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政府举办的学校,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直播主持人:
量力而行。为什么华南师大附中赶了个晚集?我们这几年集团化发展的步伐比较“稳健”,因为我们是根据我们自己办学的力量,特别是管理、教师队伍的力量,来权衡的。办10所、20所、30所集团学校,看起来会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如果主体学校品牌被稀释的时候,我对办好家门口中的每一所学校就没有信心了。老百姓对插上华南师范附中牌子的学校,也不会有太多认同。办校和办企业不一样,不是今天挂了一个牌,明天就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了,需要校本部的资源统筹、教师队伍流动、品牌文化塑造等。
直播主持人:
教育集团不要内卷。教育集团在办学过程中有三个地方不要“内卷”:学校和合作方不要内卷;办学学校和同行不要形成内卷。有的集团化办学是为了抢生源,在全市、全省布很多点。当一个区里只有你一所好的教育集团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教育集团里面,本部和分校之间不要内卷。现在我们经常说教育集团化,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考试,我一看到统一这个词,我就有点担心。我希望当老百姓知道华师附中要在家附近办学校的时候,不是希望是和华附本部一模一样、同质化的,而是学校有其特色。假如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那是办企业,不是办学校。
直播主持人:
广报求学工作室副总监刘晓星:家长们对家门口的好学校最大的认可来源于师资。作为龙头学校,如何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优质师资的需求?与此同时,如何加大师资队伍管理,让一线老师在集团内的流动再加强?
广州市第二中学校校长张先龙:首先,说一句题外话。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抗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广州二中和广州二中教育集团,不要塑造成所谓的精英、所谓的第一。集团化办学的逻辑是优质教育的拓展,但是现在有的地方走到了它的反面,变成一些超级大校“掐尖”,触角伸到全省。
直播主持人:
第二,学校办得好,和企业做得产品好,二者有本质区别。名校没有可以炫耀的核心技术,这是不存在的。人们讲人的能力,有从脑出发的,有从心出发的,办教育是从心出发的。如果你立志成为成为一个好人,你不会很差的。我们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崇尚的是“不尚贤”和“见贤思齐”,“不尚贤”是《老子》中提出的。中学的教育,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们要求每个老师都是好老师,能力有差异,但不一定要有差距,要全心全意,真正爱学生。“名师”不是固定在某一个人头上,而是希望每个老师真正爱学生,对国家、民族、现有制度有高度认同。这样,他的工作都是从心出发。当然,我们也渴望主管部门能够形成很好的顶层设计,让我们集团的学校能实现比较顺畅的交流和流动,使得老师之间能够有观念、情感、智慧的交融和碰撞。我们学校有句话说,教育其实就是示范。交流的目的不是所谓的名师居高临下,而是共享这种观念。
直播主持人:
面对教育集团精细化管理的提问,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表示,虽然广州有教育集团这个名词是从2017年开始的,但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很早就开始了,执信中学的集团化起点是1999年,现在已经覆盖了广州各个区,明年还将在南沙和增城办学,“主要发挥了城市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辐射的作用”,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很大挑战。
直播主持人:
大家发现,执信中学每个校区的大门都不变,“校门和校训都是文化的象征,我们希望每个校区将办学理念传承下去。”他表示,集团化办学必须坚持多样化,发挥各个校区的特色,充分尊重和给予每个学校办学自主权,包括教师队伍管理上也要有自主权。谈到集团内教师流动的话题,他说,因为集团化办学是跨区域的,所以教师流动起来并不容易,“集团校之间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保证核心校质量不下降,也包括政府给了多少支持,这是集团化办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直播主持人:
广报求学工作室副总监刘晓星:优质学校特色和质量都重在课程,教育集团内部核心校的优质课程怎么输送到成员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王守亮: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原因,核心校和成员校在师资、课程上存在差异。如何把核心校优质资源辐射到成员校?我们有几个做法。
直播主持人:
首先接办成员校后,核心校广大附中除了派出管理团队,还有专业团队做专业引领,这样才能带动一大片。第二,我们让成员校派一些骨干来半年、一年的长时间跟岗,体会核心校办学理念、文化,教学课程等,全方面领悟学习,回去成员校作为业务骨干。
直播主持人:
第三,我们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对成员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一个学期就有多次业务研讨、交流、比赛。把核心校好的做法、办学理念进行渗透。教师发展中心对于培养成员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我们还成立了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心。办一个成员校不是挂一个牌子、去一个领导就能解决问题。一个优质的学校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我认为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引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办一个成员校,一定要求广大附中的文化品牌贯彻下去,保证成员校一定要按广大附中的文化进行渗透。每学期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对教师的态度、工作积极性引领。
直播主持人:
第一位家长提问:现在许多教育集团都涵盖了不同学段,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同一个集团内升学,学校在学段衔接上有何安排?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我们希望多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这起码减少了一次小升初的选择。这是解决大家对义务教育焦虑的一大办法。至于学生能否在集团内各个学校之间互换,这就涉及到招生政策,就必须和各区教育部门讨论。
直播主持人:
刘晓星:名校如何调动薄弱学校求变创新的积极性?
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面对集团办学内部帮扶,广雅中学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了探索。广雅教育集团规模比较大、类型比较多、地域比较广。我们采取了先输血再造血模式,头5年派团队培训,5年后团队就回来。后来,这就成为一种常态,但我们也每年进行督导、培训、定期派驻教育总监。尝试下来后,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直播主持人:
办学过程中,也有许多地方政府来找我们,但我们意识到,办一所学校不是“贴牌子”,一定要给“广雅”两个字增色。到目前为止,阳东广雅、江门广雅、东江广雅、白云广雅、荔湾广雅、西关广雅,这些是挂了“广雅”牌子,他们中基本是民办学校,只有西关广雅公办的,是荔湾区让我们托管的。现在,上述民办学校在当地基本上是数一数二的。这不单单是对当地教育的帮扶,而是引领,不单单是补差。
直播主持人:
输血模式是教育集团帮扶的1.0版,后来是共建共享。广雅讲和谐教育,一定是和而不同,各具特色。教育本来就追求共建共享的境界,哪怕不贴名字,我们也在清远、梅州、河源等地全覆盖,资源共享。现在这个年代,我们就要追求这种教育生态竞争,我觉得这才是作为名校的责任。教育集团根本的出路,我认为今后要达到“共生共享”,一定要通过“两自一包”,即资金包干、自主招聘、自主管理。要实现共生的教育生态,我们真的拭目以待。我们也高度期待,无论是补差,还是各自共建,走向共生,也需要顶层设计。我希望我们直击问题,面对挑战,迈出关键一步。
【互动环节】
直播主持人:
家长提问:我们注意到今年几所名校都招了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是都留在龙头校,还是有可能会分配到成员校呢?
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广雅和集团内学校,机制是统一的,我们可以对人员统一管理安排。按照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有流动。所以我们花都校区,选择了最靠近广雅中学的一个点,方便老师来回两个校区。
直播主持人:
家长提问:我是小学家长,教育集团在招聘老师时是统一各自招聘还是各自各个不同学校各自招聘?如果新的老师很多,编制又不够的情况下,会不会存在老师稳定性的问题?
广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张先龙: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不管是哪个成员小品招聘,都是集团统一招。第二个至于师资是否稳定的问题,在完整的学年里面,流动是很少的。就算编制不足,用人计划也是予以保护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华师附中也是差不多。核心校和分校之间,如果都是公办学校,我们会要求分校所在地教育局把招聘计划委托给华附本部招聘,标准是统一的。但是分校是民办的话,就牵涉到体制问题。现在广东民办学校的发展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教师流动性太大,稳定性太差。作为中小学老师,非常在乎编制。因此我们后面不再办民办学校,办的都是公办学校,就是希望把分校老师的流动性降下来,扎扎实实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出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