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油 | 家长这样做,孩子更安心!
高考即将来临,此时,考生和家长的内心都难免紧张焦虑,虽说适量的压力可以转化成动力,但压力过大就可能“弦绷得太紧容易断”。
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帮助孩子纾解压力,调整心情,做好备考工作?
看看这些做法能否帮到您?
01
沟通要诀
在高考临近时,如何与孩子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
良好的沟通既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又能让孩子听进家长的建议,但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听话”呢?
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
比如“我看你没戏”“我看你考不上”“以前不努力,现在有什么用”“早干嘛去了”等,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心理波动。
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些孩子可能会旁敲侧击用各种理由逃避复习,这个时候与其强迫孩子看书,不如顺着孩子的意思放任孩子休息一下,让孩子暂时脱离高压的束缚。
用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谈
忘记自己的“经验”,不要总用“过来人”的口吻对孩子说教,才能让孩子感到轻松自在。
做孩子的顾问,提建议
关于孩子的未来,家长只能是建议者,而孩子才是最后的决策人,尊重他的喜好和他对未来的选择,平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孩子参考,而不要一味地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努力。
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家长不要人盯人。这是很痛苦的事情。孩子在房间复习,不要一会查岗,一会递水。给孩子空间感是尊重的表现。
沟通不畅用书面交流
当与孩子在语言上产生矛盾了,不妨用纸笔和短信等方式进行文字沟通,这样或许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
02
“高考焦虑症”
症状一:“晚上睁着眼睛能熬一宿”
有孩子想要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冲刺一把,拿下之前遗漏的所有知识盲点,挑灯夜战,晚上睡眠没法得到保证,白天也打不起精神。
对症下药:
对于这部分学生,家长要从观念上帮助他们放松,在学习方法上,考生首先要学会劳逸结合,注意适度的休息、娱乐和锻炼,在临考前为了争取时间拼命开夜车,挤占娱乐和锻炼时间,这种做法不可取;
其次,考生应避免通篇复习,学会进行重点突破,复习完一个难题,就多给自己一分鼓励。尽可能采取一些新的复习方法,或与同学交换学习心得,避免单调机械的复习使人产生厌烦心理。
症状二:看到同学努力慌了神
有些平时成绩不错的孩子随着复习的进度条慢慢接近终点,眼看着身边那些平时成绩不如自己的小伙伴儿们考得越来越好,心里会有些不是滋味。
对症下药:
对于这类孩子,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看到自己的优势,平时一直很努力,说明这类孩子的基础比较扎实,这与别的临时发力的同学相比,是不小的优势,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症状三:成绩差想放弃
有的孩子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内心已经给自己的高考判了“死刑”,因为觉得自己考不上而完全放弃了复习。
对症下药:
对于这类学生,家长不可硬逼。家长对孩子的目前的整体现状应该有个客观的认识,不要整天强调孩子必须考多少分,必须考什么学校。家长要接受“孩子学习的状态和习惯不是一时就能扭转过来的”这个现实,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恰当的调适。
症状四:家长大动干戈“帮倒忙”
除了考生之外,同样焦虑的还有各位家有考生的家长。
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吃不下饭,焦虑症比孩子还要严重。
对症下药:
家长尽量避免对孩子过度关注,比如每天都问孩子:“今天复习怎么样啊,有没有遇到难题啊?”这样过多的询问,可能会增加孩子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其次,不要将高考冲刺搞得跟如临大敌一般,比如在家里走路的脚步都很轻、不敢开电视……总是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备考复习。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有时候家长过于谨慎,虽然你没有在口头表达出什么,可是孩子时刻都能感受到这种如临大敌般的紧张,反而可能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03
减压诀窍
孩子不会减压怎么办?
赶快将这几招教给他!
04
心理话
不只你一个人焦虑。
高考前每个人都会焦虑,这是每个人在面临重大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其中适度运动非常重要,建议每天运动不少于1个小时。
如果没有“整块儿”的时间,可利用课间等碎片化时间做“俯卧撑”等快捷的运动。
正常交往,多与同学或其他考生沟通。
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了解到大家都有“焦虑”的感觉,就不会再为自己的“焦虑”感到羞愧和紧张;同时还会从别人身上学会一些应对焦虑的方法,从而实现社交性“互助”。
父母平静从容胜过千言万语。
父母和孩子一样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切记不要“围着孩子转”,各自像平常一样“忙自己”的即可,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睡眠永远是人的本能。
万一高考前一天睡不好甚或通宵未眠,也没有关系,说明你暂时不需要这么多的睡眠,也说明你的大脑处于更积极的兴奋的状态,会确保你考试时拥有足够的能量。
顺应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紧张、害怕、生气、厌恶或者疑惑,那就坦然接受这些情绪的存在。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增加压力。
掌握一项“放松”的技巧。
具体做法:
找一个舒适环境,坐或躺在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尽可能让肌肉放松;
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吸气,想象一下吸气的时候闻着花香,心理默数3秒,停留1秒,手放在肚子上,慢慢感受隆起;
微微撅起嘴唇,慢慢匀速用鼻子和嘴呼气,默数6秒。手放在肚子上,并在呼气时轻轻按下;
重复10-15分钟,直到你再次感到平静。
每天练习1-2次,用途:在过度紧张焦虑时快速放松;紧张的学习间隙休息放松;入睡困难时助眠。
必要时果断向专业人员求助。
如果焦虑过于严重,通过自己的努力难以调整过来,甚至伴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如头昏、头紧、头皮发麻、肠胃功能失调、睡眠欠佳、食欲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质量,就要第一时间向专业人员求助,切忌拖延。
05
学会接受不完美
从人生起步阶段,我们就在有意无意地教导孩子一个叫“完美”的游戏。
从此,追求出色成为孩子一生的追求。
但如果孩子的人生目标是“完美”,那这场疲惫的游戏也许永远不会结束……
让孩子放下压力的最后一个方法,就是告诉他:
如果你“平庸”,我并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