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教育系统动态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举办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教师培训会

  • 发布时间:2022-03-18 16:28:33
  • 来源: 广州市教育局
  • 浏览量:-
  • T浏览字号

  教材培训助推劳动教育必修课落地见效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举办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教师培训会

  为进一步加强广州市首套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使用的专业指引,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近日,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出版社承办的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培训活动开班仪式暨第一期培训在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湾区实验学校举行。

图一 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教师培训会_副本.jpg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所长邹立波、副所长朱朝晖,广州出版社副社长李良婷,市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副理事长周广星、陈妙姬,市劳动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陈丙生以及各区劳动教研员,市综合实践/劳动专委会正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各学段中心组正、副组长参加了线下现场活动。各区综合实践/劳动专委会理事、特约教研员、各学段中心组成员,劳动教材试验学校校级领导和劳动教师,省劳动教研基地实验校校级领导和劳动教师,省、市属学校劳动科组长及劳动教师等1900多人参加了线上培训。

  开班仪式上,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的主编邹立波以《劳动教材·理念与实施》为题,从研发教材的目的、教材培训的学习重点与学习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专业的学习指引。他从宏观上解读教材,让参训老师对教材有更深刻的价值认识,并提出“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反思性学习、操作性学习”四个学习策略。

图二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所长邹立波作专题讲座.JPG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所所长邹立波作专题讲座。

  当天开展的第一期培训是一年级专场,由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副理事长、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劳动教研员陈妙姬作一年级教材分析。陈妙姬从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如何处理教材内容、如何开展教材教学、如何开展学生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对一线劳动学科教师把握教材内容,开展日常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图三 陈妙姬作一年级教材分析_副本.jpg

  ▲陈妙姬作一年级教材分析。

  随后,广州市综合实践/劳动学科中心组新秀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海珠区赤沙小学卢钰洁老师展示了一年级劳动课例《我给树木浇浇水》。课堂上,卢老师注重现场教学示范,引导学生反思劳动实践,体会劳动艰辛,感受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图四卢钰洁老师展示劳动课例《我给树木浇浇水》_副本.jpg

  ▲卢钰洁老师展示劳动课例《我给树木浇浇水》。

  最后,广州市劳动教育专委会教研部主任、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综合实践/劳动教研员刘琨对课例进行精彩点评。刘老师认为本节课例具备“劳动场景体现自然生态和真实性;学生在课堂上亲历劳动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分工;课堂创新劳动评价的方式”等优点。

图五 刘琨进行课例点评_副本.jpg

  ▲刘琨进行课例点评。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2021学年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学科各学段中心组正、副组长聘任仪式。

图六 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学科中心组正、副组长聘任仪式现场.JPG

  ▲广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学科中心组正、副组长聘任仪式现场。

  劳动教材是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进程,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组织研发广州市首套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该教材由广州出版社出版,并于2020年12月经广东省教育厅审定通过。教材的出版改变了广州市一直以来劳动教育缺少统一教材引领和教学指导以及区域间、校际间课程实施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奏响“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新篇章,在全国范围内树典范、走前列。

图七+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研发、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该套教材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编制,每个年级分上下学期(全一册),共十二册,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三个维度十二个方面设计劳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_副本.jpg

  ▲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研发、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教材《劳动》。该套教材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编制,每个年级分上下学期(全一册),共十二册,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三个维度十二个方面设计劳动主题和具体内容,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接下来,《劳动》教材培训活动于本学期陆续面向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师分期开展。培训内容丰富充实,包括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十二个年级的教材分析、优秀课例展示及专家点评,主讲人由部分教材编者、区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等担任。培训活动内容充实,指导性强,对提升我市劳动教师教学能力,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